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前的对话教学研究与实践偏重于将对话视为一种原则,注重学生对话精神与对话能力的培养而轻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为目的的深度对话教学是对当前对话教学的超越。深度对话教学以其更加民主的师生关系、开放的对话内容、鲜明的高级思维能力发展目标为基本特点。通过对深度对话教学实践的系统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实现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王尚文先生在《语文教学对话论》中指出:"语文教学必须回归到感性的言语形式。"从平时的课堂教学抓起,深度挖掘文本价值,将目光聚焦在对文本独特的言语形式的感受和品味上,引领学生对言语的理解从模糊走向准确,从浅显走向深刻,对言语的训练从单篇走向群文,逐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能力,扎扎实实地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优化学生的言语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3.
论对话型课堂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 《教育科学》2008,24(1):30-33
对话型课堂是以对话精神为指导,以培养"学习共同体"为目的,教师引导学生基于教学文本,在互动和沟通过程中建构世界、他人和自身意义的学习场所。从控制走向引导、从预设走向生成、从封闭走向开放是其区别于独白型课堂的典型特征。对话型课堂具有语言运用训练、创造性思维和民主合作意识培养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4.
走向对话式教学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向民主平等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教学改革走向对话式教学必然对高校教师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高校教师应该努力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培养组织和参与对话式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崔海棠 《考试周刊》2010,(53):46-47
语文教学离不开对话教学.本篇教学心得主要是从和谐、深刻两点来阐述对对话教学的思考.和谐与深刻是对话教学的双翼,和谐是对话的润滑剂,深刻是对话的成长素.对话只有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贴近学生学习的需求、实现师生的心灵交融才能达到和谐;同时,也只有让学生认知走向深入、让学生思维走向开阔、让学生能力走向丰富的对话才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6.
对话教学(也可称教学对话)基于当代对话哲学,其目标在于培养能在对话关系中适应生存、创新和不断发展的个体。通过对话教学的含义、理念、特征的阐述证明开展对话教学的必要性。实现对话教学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对话教学的实施使教学本身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总之,对话教学完全符合当代教育教学改革走向,也能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7.
走向对话式教学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向民主平等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教学改革走向对话式教学必然对高校教师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高校教师应该努力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培养组织和参与对话式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逐渐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深度学习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采取深度对话、议题式教学、学科融合教学等方式,能更好地推动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对话教学是当今教育研究和课堂教学实践的基本方向,其理念很好地吻合了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然而当前对话教学注重形式而忽视其内在价值。指向实践活动、意义建构与人的生成的深度对话是对当前对话教学的超越,深度对话以人、事、物为出发点,以课堂、实践与反思为对话场域,实现学生的理解、运用与体验。深度对话的教学超越了纯粹的知识教学与实践活动,达到了"立德树人"的深度与高度。  相似文献   

10.
走向对话教学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正在向民主平等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应对对话式教学对高校教师素质提出的挑战,教师应该努力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思想素质;培养组织和参与对话教学的技能。  相似文献   

11.
课堂追问是对话式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是学生思维的向导和路标,引领学生走向思维的纵深,攀登思维的高度,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本文就语文课堂教学中追问与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的语文教学理念要求小学语文课堂要实现互动,使小学语文课堂真正走向个性化、民主化、生活化。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交流的过程,师生间、学生间可以进行动态的对话交流。互动的小学语文课堂,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团队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三维互动过程中,学生与文本对话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阅读教学的有效与否。可见,"生本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与核心。那么,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高效的对话呢?结合具体教学实际谈了几点让"生本对话"走向高效的教学策略:切入话题,让生本对话走向真实;多形式读,让生本对话走向充分、自主;读写结合,让生本对话走广泛、高效;深化生本对话内涵,让生本对话走向更深入。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深度对话"则是其中的主旋律。语文课堂的"深度对话",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根本,在实践性、综合性的语言活动中展开。在教学中,通过"咬文嚼字,整体感知,多元比较"等方法,能有效提高对话的深度,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打造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上课要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就要增加师生互动。师生对话是师生互动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数学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 进行创造性思维,刺激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是培养学生的一个基本目标 . 通过与学生进行必要的对话 , 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 增强他们思维的发散性,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6.
朱慧英 《学子》2011,(9):49-50
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应当包含了这四种对话关系:一是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二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三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四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能否促进学生和文本对话,推进深度阅读,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7.
儿童立场下数学教学在内容上要通过深度开发走向“儿童数学”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深度对话、体验、探究等活动,穿越数学教学的表层符号,走向意义认同;在教学评价上以儿童深度话语权确立,实现“兼听则明”,走向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走向对话教学——对话教学基本问题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授受教学、导学教学等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对话教学的游戏隐喻表明了对话教学的生成性、互动性、开放性等特征。对话教学,在教学目的上,指向师生的自我实现;在教学过程上,走向教学合作;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交往生成;在师生关系上,注重融洽而深度师生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尊重和引导学生的阅读初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导学作用从"点拨"走向"点化",体现了深度阅读和学习内化的要求. 要追求阅读教学点化之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初感.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读者,他们基于各自的经验与体悟,共同参与对话.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转变教学观念,由学科本位走向学生本位,克服表层性教学、表演式教学,立足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走向深度学习。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应根植时政评析沃土,引导学生在对时政材料进行辩证分析、思考探究和综合评述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对知识的深层加工和深度理解,让深度学习在课堂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