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了十运会蹦床比赛女子单人决赛和2006年全国蹦床冠军赛女子单人决赛。结果表明:我国女运动员的预跳能力、动作技术的稳定性和难度提高显著,动作时间已有很大提高,位移方面存在不足;动作难度成套动作完成质量方面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整体水平发展不均,竞技水平发挥不稳定,应进一步强化动作质量,增强动作稳定性,提高自选动作的难度储备。  相似文献   

2.
采用技术统计、文献资料、访谈以及比较等方法,分析了十运会、第24届世界蹦床锦标赛、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九运会4次大赛中蹦床网上单人项目前3名的年龄和比赛成绩。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比国外运动员年龄小;我国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和技术水平有显著提高,但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尤其在规定动作(资格赛第一套)的质量上差距较大;我国缺少网上单人项目世界顶尖水平的选手;国际蹦床女子单人项目已表现出对新规则的适应,并稳步向更高的水平发展,而男子单人项目的动作难度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据此,对我国蹦床网上单人项目的发展以及今后的训练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女子单人蹦床着网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2000年全国蹦床冠军赛女子单人决赛前3名运动员完成自选动作的着网技术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冠军运动员每次跳着网前身体姿势较好、着网缓冲与蹬伸压网时间比例较合理、对“最佳蹬伸瞬刻”的把握较恰当,且其压网深度曲线呈现高、低、高的总体变化趋势,这与硼床女子网上单人世界水平相一致;与冠军相比,亚、季军蹬伸压网与着网缓冲时间曲线存有较大波动,说明其着网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入网缓冲阶段3名运动员普遍存有蹬伸压网过早的毛病。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和录像方法对九运会蹦床网上决赛女子单人成套动作的编排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女运动员的预跳能力、动作时间上有所提高,但平均预跳时间上与世界水平还有差距;空翻转体的阶段变化还不算多;在两周空翻的转体度数上不如世界蹦床强国的水平.同时针对我国蹦床女子单人成套动作就今后的训练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广泛收集史料的基础上,追溯了蹦床运动的起源,比赛项目的设置以及世界蹦床运动的发展现状,特别是我国女子网上单人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铜牌后,蹦床项目如何整体快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以及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实现金牌突破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搜集了2000年9月悉尼奥运会蹦床比赛男子网上单人决赛和2000年11月我国科健杯全国蹦床冠军赛男子网上单人决赛的资料,从完成规定动作中的预跳时间、预跳次数、动作完成时间、全套动作完成时间、技术分、难度分、成功率7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我国蹦床男子单人项目与世界水平的一些差距,以及现阶段我国蹦床运动训练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05年两次全国蹦床比赛及2004年、2000年奥运会蹦床比赛资料的分析,对蹦床比赛规定和自选动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蹦床运动在规定动作上完成较好,但和国外优秀选手相比在自选动作上还存在差距;提出现阶段训练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将自选动作中不同难度的动作合理搭配可以提高成套动作的稳定性和动作质量,对提高运动员自选动作的成绩有很大意义,但国内尚无统一的界定高、中、低难动作的方法,不利于标准的统一和操作。笔青确定了高、中、低难动作的界定方法,并以2000年至2004年期间中外有代表性的6次女子网上单人决赛为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高水平女子运动员自选动作的高、中、低难动作安排情况,并总结了成套动作的搭配模式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
我国女子蹦床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与SWOT矩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我国女子蹦床项目高水平运动员的参赛风险问题,对我国备战和征战重大比赛的女子蹦床运动员的训练与竞赛,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采用列表法对我国女子蹦床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进行识别,利用AHP-FUZZY(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模型对运动员参赛风险进行评估,应用SWOT矩阵分析得出风险应对的策略。以期为我国女子蹦床运动员的竞赛、训练及备战大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奥运会蹦床比赛评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4年雅典奥运会蹦床比赛已经落下帷幕,来自20个国家的32名运动员参加了为期2天6场网上男女单人比赛.通过对参赛运动员的技术统计与对比分析,揭示出当前世界蹦床网上单人项目的实力格局.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武术经历了时代的沧桑和变迁,在历经了文化和历史的发展与洗礼之后,依然发展、繁衍至今。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伴随着以社会环境和社会人群价值取向为主的变迁与变化,当代中国武术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的发展正逐渐的呈现出某些相背离和不和谐的表象。通过研究,我们发觉中国武术中原本一些内在的东西正在不断的被遗忘,正在不断的流逝。本文试从中国武术在当代发展中的问题境域入手,解读中国武术在当今世界和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中国武术发展的"合法性"或"合时性"的内在依据,以挺立中国武术的脊梁。  相似文献   

12.
以传统的技击理论为依据,通过长期的实践和对专家的调查,总结在散手实战中运用“距离差”、“时间差”、“空间差”的打法,分析其特点、规律及产生的效果,研究其有效的训练方法,使现代散手训练更加直观和有针对性,较快地提高散手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全球化对我国体育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体育教育现代化改革正在进行之中,从阐述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实质及其与我国教育发展间的关联入手,分析了全球化下的教育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系,论证中国体育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认为全球化推动了我国教育发展并赋予了教育现代化新的历史使命。最后认为:在体育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应该做到:①西方化与民族化相结合,拒绝教育模式“同质化”;②教育现代化研究以本国问题为主题,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4.
高校在读研究生体育锻炼干预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天津地区的在读非体育类研究生体育锻炼的现状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目前在校研究生体育锻炼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其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情况不容乐观,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较差。文章在对调查结果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转变领导观念,充分重视体育教育,建立研究生体育教育长效机制,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从而为高校加强研究生体育工作的组织、管理,尽快提高研究生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就我国全民健身体系理论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提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多元化"修饰"体系"不甚科学、规范,提出"多元化体育服务模式"的概念;对"全民健身体系"与"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两个体系合而为一称为"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观点提出商榷;对"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框架","全民健身体系"与"体育服务体系"及"多元化体育服务模式"三者间的关系,以及新农村多元化体育服务模式的涵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对欧洲体育俱乐部体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欧洲是体育比较发达的地区,而我国理论界对欧洲的体育俱乐部体制的研究严重缺乏.利用文献资料、专家访问等方法,对欧洲体育俱乐部体制的发展历史,特征、类型、在欧洲体育体制中的地位以及在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正在进行的我国体育俱乐部的改革与制度创新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对地表水中化学需氧量与悬浮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地表水中化学需氧量与悬浮物具有显著相关性,并得出地表水样分析时,化学需氧量测定的正确取样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散打运动员的预见能力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训练指标与方法,使散打教师能够在教学训练中充分挖掘预见能力的潜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提高运动员预见能力的可靠性,使得散打训练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  相似文献   

19.
诗人以隐遁客观事实的方法来曲折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象征隐喻暗示来识读生活、描摹生活、叙述生活,用象征性的物象来暗示主题,暗示其他特指的事物,把直觉、幻觉、想象、回忆甚至梦境与现实融为一体,使诗人的意识活动具有更大的跳跃性和随意性,从而导致诗歌意象意境的多义与朦胧。李商隐生活时代的灰暗,让他在尴尬中不断追求自我,探索诗歌的真谛,诞生出延绵不绝的艺术创造力,并使诗人常用病态的手法来绘画一幅幅诗歌景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运动技能形成的本质,认为在教学阶段应该应用一定的活动内容诱导学生兴奋性。方法主要有:①利用多通道感觉信息与本体感觉建立联系;②充分发挥反馈信息的作用;③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延缓抑制的能力;④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注意消除学生的防御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