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鸠摩罗什的长安传法译经,给中国佛教的发展带来巨大变化和深远影响。他所译的许多经典成为历代广为流传的版本,中观四论成为影响中国佛教哲学主要理论内容之一,同时他的许多译经还是中国佛教艺术依据的重要经典渊源。他的译经活动,促进了大乘佛教在中国甚至是东亚地区的传播发展。  相似文献   

2.
鸠摩罗什的长安传法译经,给中国佛教的发展带来巨大变化和深远影响。他所译的许多经典成为历代广为流传的版本,中观四论成为影响中国佛教哲学主要理论内容之一,同时他的许多译经还是中国佛教艺术依据的重要经典渊源。他的译经活动,促进了大乘佛教在中国甚至是东亚地区的传播发展。  相似文献   

3.
佛教入华传播是中国文化史中的一件大事,它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为主,儒、释、道三家既冲突又互相融合格局的形成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恒河文明与黄河文明的巨大差异,佛教在入华传播之初即与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冲突。佛教传播者明智地将佛教教义与中华大地上盛行的神学思想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佛教在中国立足的问题,为其后的佛教中国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佛教在中华大地上近两千年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中的佛教早期是指魏晋南北朝佛教大规模入华以前。  相似文献   

4.
敦煌传统文化与武术李金梅,刘传绪,李重申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和贯通亚欧非大陆的必经之地。伴随丝绸之路商旅使团的东来西往,中西文化得以多方位,深层次地进行交流,汉文化远播中亚、欧洲等地区,而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东入我国。特别是佛教...  相似文献   

5.
道安的佛典目录之作,不仅"总集名目"、亦"表其时世"、且"铨品新旧"、更"定其制作",这显然需要相当的洞察力、评判眼光与细致耐心的发掘、追寻、整理之工夫;安公不仅收集"古异经",并发掘"失译经"134部,且专门撰有《疑经录》,还在"众经浩然,难以折中"的状况下决计"注众经",为佛典文献作出重大贡献。"玄学佛教"的时代背景,使道安"般若本无"的核心观念,产生巨大学术影响力;而其"义学"基础上的弥勒信仰取向,又折服并影响其时的佛教学者及其后学;"道安时代"一说,表征了此期佛学的特色所在。道安在整个译经事业中充当的极其重要之角色——总勘与"译主",及其确立的"五失本"、"三不易"的译经原则,对东晋佛教译经事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东晋译经成就的取得,确实是在安公本人有一系列翻译理念并将其作为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6.
格义原本是以儒家、道家经典中的名词、概念去比拟或比配佛教经典中的名词、术语的教学方法或译经方式,后来进一步引申为以儒家、道家观念、思维方式阐释佛教思想的方法。“格义”是佛教传入之初为在中土立足不得不采取的权宜之计,同时对佛教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格义本身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与此相应,中国传统文化对佛教的影响也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前辈大师们讨论“浮屠”与“佛”的一条重要史料入手 ,对中国最早的汉译佛经《浮屠经》作了重新评价 ,认为在东汉末年译经之前 ,汉译佛经中最可靠的只有译自大月氏犍陀罗语的《浮屠经》 ,而来自大月氏地区佛教的影响 ,是汉末译经以前的汉明帝、楚王英、张衡、襄楷等人佛教知识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历代所译佛经汇集成浩淼的中华经藏,在介绍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融入了中华文化的特质。汉代译经为中华佛藏之滥觞。汉代译师以安世高、支娄迦谶为代表,他们以尚质直译的风格译写佛经。梵文佛经的宗旨、语言风格与中国思维习惯、汉语表达方式之间的差异在这一草创时期得到充分表现,遂形成有别于后来的译经风格。虽魏晋以后被“曲从方言,而趣不乖本”的新译所取代,这些经籍却是中印文化和平交流的见证。  相似文献   

9.
在佛教的宇宙结构论中,中国被称为"东胜神州",那里富庶而淫逸,欲海茫茫,是印度僧侣梦寐以求的传法之地。于是"白马"驮着经像,顺着"丝绸之路"走来了。这一支古老宗教在唐代走向巅峰,实现了判教分宗,并在传承中与本土的儒、道思想相融合,最终完成了"中国化"的全过程。见证这一历程的,就是遍布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座座辉煌的石窟。  相似文献   

10.
佛教在中国历史悠久,影响极广。佛教初传时,由于佛典多是用古梵文书写,要使它流通中原大地,势必要译成汉语。因此,译经便成为佛教徒的一项严肃而重大的工作。从东汉到唐中叶大约八百年间,涌现了许多著名的译经家。其中影响最大、译著最多的是姚秦时期的鸠摩罗什,南北朝时期的真谛,以及唐代的玄奘和不空,后人称他们为“四大译经家”。从翻译的数量和质量来看,玄奘居四人之首,但就译经的范围而言,则以鸠摩罗什所译为最广。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20.
党领导人大,人大接受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即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法治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一身二任,责任重大,惟有来自人民授权的人大对其进行监督,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性。着力培育和发展人大这种监督力量来实现对党的监督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为可行和有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