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推进,数字阅读正以其快捷、便利等优势冲击着传统纸媒的阅读体验,全民阅读开始迈进微读时代.文章基于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分析1999-2014年以来我国国民阅读变迁,围绕"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争议,从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融合互补、纸本阅读情结培育、完善经典阅读制度推广和创新阅读形式着眼,提出促进国民阅读的举措,以期推动全民大阅读、深阅读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时下某些研究阅读的文章中,存在着大量习得的概念性误读,动辄将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根本对立,将“浅阅读”混同于数字阅读,不但混淆了阅读载体与阅读对象、阅读方法的差异,还将阅读效果与阅读载体混为一谈。细究起来,这种想当然的研究,结论总是牵强。阅读研究的首要前提,是必得厘清阅读的内涵与外延,高屋建瓴,把握阅读本质。本文针对阅读研究中常见的概念性误读,就阅读、阅读载体与阅读方法以及阅读宗旨展开辨析。  相似文献   

3.
阅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阅读活动,自然也涵盖在阅读心理范畴的阅读疗法.以阅读学的理论框架为基础,从阅读活动、阅读过程、阅读要素、阅读价值等方面对阅读疗法进行理论阐释,以探索、厘清阅读疗法的相关理论问题,深化阅读疗法的学科认识.  相似文献   

4.
文章梳理了民国时期关于儿童阅读的研究文章,重点探讨有关儿童阅读训练、阅读兴趣、阅读心理及阅读动机的研究成果,提炼其理念和经验,为当代儿童阅读工作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浅阅读与深阅读:读还是不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浅阅读是一种浅层次的、简单轻松的、以获取信息为主的阅读形式。其表现形式多样。出现的原因包括信息数量爆炸式增长、媒介传播渠道丰富、人们的阅读习惯改变等等。而深阅读需宁静、专注,是以获取知识为主的阅读形式。深浅阅读在阅读内容、目的、动作和心理上存在差异。深浅阅读不是阅读的对立面,而是分立面,关键在于读与不读以及该如何去读。深阅读是阅读的主流。在浅阅读中寻求秩序和逻辑,相关机构需加强阅读指导。  相似文献   

6.
本次问卷从大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动机、阅读行为、阅读需求、阅读能力、阅读评价、阅读建议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阅读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无深度、无习惯、无计划、无内容、无方法.进而探讨基于阅读心理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7.
华小琴  都蓝  毕赛 《图书馆》2023,(5):58-64
文章以优秀传统阅读文化的挖掘为出发点,介绍宋代不同阶层的阅读观念与阅读行为,突出宋人对阅读文化传承的追求,从阅读活动形式、阅读基地建设、阅读方法普及、都市化阅读等方面揭示宋代阅读文化的发展态势与特性,以更好地汲取传统阅读文化中的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8.
提升阅读理论构建阅读社会   总被引:42,自引:6,他引:42  
论述“阅读”、“阅读习惯”等理论研究的缺失。分析当前社会阅读率下降的原因,提出阅读研究要注重实际,国家应将阅读作为文化教育发展的基本指标,加强图书馆读者工作,完善阅读环境,在社会开展阅读活动,养成阅读习惯与提高阅读修养,着重“从娃娃抓起”等有关营造阅读社会的十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文以1999-2012年我国女性阅读研究的文章为依据,分别从阅读主体、阅读客体、阅读本体以及阅读史等方面,总结了我国女性阅读的研究概况、研究内容和存在的不足,认为女性阅读的研究无论对阅读研究的完整性还是对女性自身全面发展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意义]比较有声阅读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在阅读效果及认知负荷上的差异,为不同场景下阅读方式的选择及阅读资源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过程]运用对照组实验方法,选取两种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借鉴PISA阅读理解测评框架编制问卷测试阅读效果,利用NASA-TLX量表对认知负荷进行测量。而后通过描述统计与混合模型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 /结论 ]有声阅读在简单记忆阅读效果上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没有显著差别,但在深层次阅读效果层面不如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有声阅读的体力负荷与受挫负荷显著高于纸质阅读,有声阅读的努力负荷显著高于数字阅读。据此提出不同阅读方式的适用场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崇文佛山·全民阅读”的主题活动,全面了解佛山民众的阅读认知、阅读习惯、阅读方式、阅读需求等基本状况,分析并研究目前影响佛山市民众阅读的主要因素,提出进一步推动佛山全民阅读的主要策略和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2.
网络阅读的影响及图书馆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网络阅读对传统阅读的冲击,探讨了网络阅读的特点,总结了网络阅读产生的消极影响,提出了图书馆应肩负起引导主流阅读、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创新阅读环境、引导阅读方式、加强阅读指导等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近两年国内学术界关于新媒体阅读在读物内容的深浅、长短、符号、媒介体验等方面的争议,提出要客观看待浅阅读盛行、阅读的深浅与新旧媒体没有对应关系而与读者的思考深度有关系、微阅读也能带来深思考、文本和多媒体符号与是否能带来思考没有对应关系、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体验各有其长:图书馆等阅读服务机构应以读者为中心,融合纸本阅读与新媒体阅读,建立新的阅读服务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提倡阅读风气的培养,且把阅读能力的提高列为全民素质教育的重点.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全民阅读率呈持续下降趋势,如何拯救社会阅读风气、倡导读书精神,已到必须下大力气鼓励全民关注的程度.人生须得阅读,尤其是慢阅读,它能使人深思、细心领悟,最终达到阅读的理想境界,小则愉悦人生,大则有益社会.在当今信息激增的时代,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国内环境,提倡“慢阅读”对国民素养的提高、社会整体的和谐与发展,都会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慢阅读”也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和阅读革命.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与网络阅读之争——解读我国30年阅读之变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现代数字传播技术尤其是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状况正在发生着变化.回顾我国30年阅读的变迁史发现,阅读思想从精神阅读向功利阅读转变;阅读内容从整齐划一向彰显个性转变;阅读方式从传统阅读向网络阅读转变.面对这些变革,图书馆应在促进全民阅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包括倡导阅读、引导阅读、提高阅读率.  相似文献   

16.
全媒体阅读推动阅读推广向互动、合作发展。文章在对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社会合作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即建立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全媒体阅读推广平台,组织社会化阅读交流活动,推广数字阅读文化,全面发展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社会合作,着重建立合作的组织体系、监管体系和激励体系,在实践中重点关注社会合作的个性化与阅读推广渠道整合、合作阶段性与长期发展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社会化阅读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高校学生的社会化阅读行为特征,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在探讨社会化阅读行为框架的基础上,设计高校学生社会化阅读行为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基于高校学生社会化阅读行为特征的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阅读推广策略,包括:链接、介绍和宣传多种社会化阅读平台;重点利用微信平台;进行阅读主体的分众研究,帮助选择阅读交流对象,在低学历、低年级学生中增加推广活动的频次、丰富阅读引导的途径;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设置多元化的阅读交流主题;重点推介新媒体阅读设备和阅读方式;关注社会化阅读过程,提供全程服务;加强对阅读交流内容的管理与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新的阅读和交流体验.  相似文献   

18.
辩释"开卷有益"的真谛,并提出落实"开卷有益"应解决阅读习惯与阅读目的、阅读毅力与阅读方法、浅阅读与深阅读、阅读与思考、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是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手段.然而,阅读氛围的缺乏一直困扰着我国国民阅读的普及与推广,因此,阅读氛围的整体营造仍是我国推进全民阅读的工作重心,这需要从观念引导、政策指导和活动倡导等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 探究国外阅读立法对阅读推广的影响,讨论阅读立法的有效性,为我国阅读立法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采用分析和比较的方法,调研国外阅读立法的相关情况,从机构、科研、项目及评估4个视角出发研究国外阅读立法对阅读推广产生的影响。[结果/结论] 实证研究表明,①国外阅读推广机构在阅读立法后产生了职能和架构的变化;②相关文献增长趋势与国外阅读立法的进程密切相关;③国外阅读立法产生了一批成功的阅读推广项目;④国外阅读立法形成或影响了一些阅读推广评估标准,且从评估的成绩来看国外阅读立法同样卓有成效。借鉴国外阅读立法显著影响了阅读推广的经验,我国应当就全民阅读进行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