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往的研究指出员工的权力感是预测其建言行为的重要因素,但是对权力感—建言行为关系之间的作用机制缺乏深入分析。采用在2个时间点收集的372个下属和78个领导的配对样本,探讨了员工权力感对建言行为的影响,并应用自我验证理论(self-verification theory)对此关系做出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的权力感对建言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组织自尊中介了员工权力感对建言行为的影响;主动性人格不仅调节了员工权力感和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还调节了员工权力感通过组织自尊影响建言行为的间接效应,表现为被调节的中介关系。  相似文献   

2.
郭韧  周飞  林春培 《科研管理》2018,39(10):70-78
基于组织环境释意的演化作用过程,本文构建了一个整合模型,分析组织知识共享氛围对管理创新的影响过程,并探讨员工建言行为的中介效应及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中介效应。运用301份调查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结果发现:(1)组织知识共享氛围对员工建言行为和组织管理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员工建言行为在组织知识共享氛围与企业管理创新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3)员工自我效能感在员工促进性建言行为与企业管理创新之间具有调节效应,且正向调节促进性建言行为在组织知识共享氛围与管理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3.
田在兰  黄培伦 《科研管理》2014,35(10):150-160
从以下属为中心的自我认知视角,提出员工的自我效能感是其建言行为的内源性动机,并结合社会影响理论和组织支持理论探讨家长式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以IT行业的配对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研的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家长式领导通过员工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而组织支持感则对家长式领导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8,(1):78-82
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了伦理型领导影响基层公务员建言与沉默行为的中介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结果显示:伦理型领导正向预测员工建言、负向预测员工沉默;组织认同对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建言、员工沉默之间的关系起中介作用;依存型自我建构负向调节伦理型领导与组织认同之间的直接关系以及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建言、员工沉默之间的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
上司支持感知对下属建言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员工的创新性想法和建议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珠三角地区企业组织的员工为研究对象,考察员工的上司支持感知对其建言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上司支持感知对下属的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心理所有权在上司支持感知与促进性建言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上司信任和组织心理所有权在上司支持感知与抑制性建言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相较于授权型领导影响效应的研究,很少有研究探讨员工如何有效的影响领导者并促使领导者向其授权。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追随力理论,考察了员工建言行为对授权型领导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以72个团队领导与519名下属的两阶段配对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员工的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会显著预测授权型领导;领导对下属认同在促进性建言、抑制性建言和授权型领导的关系中有着完全中介作用;员工政治技能仅调节了抑制性建言与领导对下属认同的关系;上下级关系调节了促进性建言、抑制性建言与领导对下属认同的关系;政治技能和上下级关系能调节领导对下属认同在抑制性建言与授权型领导之间的中介作用;上下级关系能调节领导对下属认同在促进性建言与授权型领导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授权型领导的前因研究,也有助于揭示领导者缘何向特定的员工授权,还可能为以往研究中关于授权型领导的"阴暗面"提供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中国本土情境的权威领导影响下属建言行为的影响过程,揭示“想不想”建言和“能不能”建言双元心理机制各自的作用和差异。通过267对主管和下属的配对样本,运用多层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权威领导对下属的抑制型建言和促进型建言均具有消极的影响且对前者的影响程度更强;权威领导通过建设性变革责任感和组织支持感双元心理机制影响下属的建言行为;两种心理机制的作用存在差异,组织支持感代表的“能不能”建言的中介作用强于建设性变革责任感代表的“想不想”建言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员工建言行为能推动组织学习和创新,改善团队和组织决策;同时,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促进他们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但现实中,员工面对组织中的问题常常"沉默不语"。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与动机协同理论,探讨双元领导通过员工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对建言行为的影响,以及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协同效应,揭示了双元领导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双元领导正向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员工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在双元领导与建言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员工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存在协同效应,即外部动机正向调节内部动机与建言行为的关系,内部动机正向调节外部动机与建言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往研究关注领导风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而忽视了领导自身的创造力对下属创造力的重要作用。依据社会学习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阐述了领导创造力对员工创造力的跨层次影响机制,检验了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以及团队权力距离氛围与组织创造力支持感的调节作用。基于448份企业主管—下属配对样本(93个团队,448个员工),采用多层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领导创造力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在领导创造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团队权力距离氛围对领导创造力与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组织创造力支持感正向调节了角色宽度效能感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即组织创造力支持感越高,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10.
邱功英  龙立荣 《科研管理》2014,35(10):86-93
以65个团队中的65位管理者以及264位下属为研究对象,运用跨层次分析方法,探讨了团队的威权领导对下属建言上司和建言同事行为的影响,以及领导-成员交换、团队-成员交换的中介效应和关系流行度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威权领导对下属建言上司和建言同事均有消极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在威权领导与下属建言上司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团队-成员交换在威权领导与下属建言同事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关系流行度正向调节了领导-成员交换与建言上司之间的关系,对团队-成员交换与建言同事之间的关系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姚楠  张亚军  周芳芳 《科研管理》2019,40(9):221-230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视角,探讨了自我牺牲性领导对员工建言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选择贵州省12家企业员工及其领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级回归等方法分析295份配对样本,结果表明: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有正向促进作用,领导认同中介自我牺牲型领导与员工建言之间的关系,领导虚伪感知负向调节着自我牺牲型领导与领导认同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负向调节自我牺牲型领导经由领导认同影响员工建言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2.
依托内在激励理论、控制理论与认知理论,构建了一个跨层次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5个团队共235个在职员工和领导进行调查,通过Mplus检验了精神型领导、员工战略认同、差错反感文化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精神型领导对员工的创新行为有正面影响,而员工战略认同在精神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团队层次的差错反感文化能够影响这一中介作用,在差错反感文化较低的团队,精神型领导通过员工战略认同影响创新行为的正向中介作用更为显著,而在差错反感文化较高的团队,上述正向中介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3.
贾明媚  张靓婷  王琼 《科研管理》2020,41(3):238-246
本研究旨在探讨交易/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建言的促进作用,并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分析在不同的上下级双向信任情境下这种作用的有效性。基于东北三省6家企业366份上下级匹配调查问卷数据,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的实证结果表明:交易型和变革型领导均正向促进员工建言,且后者的作用更强;员工信任正向调节交易/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建言的关系;员工信任和被信任感的交互正向调节交易/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建言的关系,双向信任均高时,交易/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建言的促进作用最强;双向信任缺失时,促进作用最弱;双向信任不均衡时,相比于高信任、低被信任感,在低信任、高被信任感的情境下,交易/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建言的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4.
蒋瑞  林新奇 《科研管理》2020,41(10):248-257
威权领导是华人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领导方式,对其进行研究对华人组织有重要的意义;员工非伦理行为也广泛存在与社会各类各级组织,并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对威权领导与员工非伦理行为关系的研究目前尚未涉及。本文从社会交换和社会学习视角研究威权领导和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关系,以及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和伦理氛围的调节作用。通过406对领导-员工配对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威权领导与员工非伦理行呈正相关关系;(2)领导成员交换在威权领导与员工非伦理行为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伦理氛围负向调节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非伦理氛围的关系;(4)伦理氛围负向调节领导成员交换对威权领导与员工非伦理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员工沉默,对组织和员工的良性发展均存在极大的负面影响。从社会认知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基于自我保护动机的内隐建言信念与员工沉默行为的关系,并立足本土情境,考察了中庸思维和上下属关系在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显示,基于自我保护动机的内隐建言信念对默许沉默、防御沉默和漠视沉默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庸思维和上下属关系是内隐建言信念影响员工沉默重要的边界条件,表现为中庸思维调节了内隐建言信念与防御沉默和漠视沉默的正向关系,员工的中庸思维程度越高,内隐建言信念与防御沉默和漠视沉默的正向关系越强;上下属关系调节了内隐建言信念与默许沉默和漠视沉默的正向关系,员工与领导的上下属关系越强,内隐建言信念与默许沉默和漠视沉默的正向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16.
李悦  王怀勇 《软科学》2017,(7):80-83
基于积极心理学研究视角,探讨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的影响,并对其中的多重中介机制进行分析.基于高科技行业员工的研究结果表明,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在间接影响方面,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产生影响的路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影响员工活力而影响其双元行为;二是通过影响员工活力而正向影响其学习目标导向,进而对双元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黄杜鹃  叶江峰  张古鹏 《科研管理》2019,40(11):276-284
中层管理者建言在阐述、创造与推进组织变革中发挥重要多变的作用,但以往研究对他们的关注却非常匮乏。紧密结合中国差序格局、层级主义的文化背景,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角色理论,本研究旨在揭示与上司关系对中层管理者抑制性建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本土企业高层领导及其下属中层管理者236份匹配问卷的调查,结果表明:与上司关系融洽有利于中层管理者抑制性建言;互惠信念在这一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权力距离在与上司关系和互惠信念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并同时负向调节了与上司关系—互惠信念—中层管理者抑制性建言这一中介机制。研究为建言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有助于企业探索中层建言的困境,对组织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基于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和社会支配理论,在等级制度和高权力距离的中国文化背景下,从地位竞争视角出发研究员工主动性行为、领导-成员交换关系、领导地位威胁感知与个体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基于13个组织的630套上下级配对问卷数据,采用层级线性回归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本研究发现员工主动性行为正向影响其创新绩效,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中介了二者之间的正向关系,领导地位威胁感知削弱了员工主动性行为与创新绩效、员工主动性行为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之间的正向关系。研究结果为员工主动性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框架,同时对企业管理实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现场调查方法,以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和浙江等地企事业单位614名员工、93个不同职能的工作团队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员工建言行为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及其内在的认知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建言行为对团队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交互记忆系统中的专长和信任维度采用现场调查方法,以湘、鄂、闽、粤和浙等地企事业单位614名员工、93个团队为对象,应用多元回归方法探讨了员工建言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员工建言对团队创造力有显著的影响,交互记忆系统中的专长和信任维度在员工建言与团队创造力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而知识共享则有完全中介效应,团队学习行为在员工建言对团队创造力作用中有正向调节效应。在两条作用路径中,团队学习行为越高,员工建言对交互记忆系统(知识共享)的积极作用越大,进而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越强。  相似文献   

20.
阎亮  张治河 《科研管理》2017,38(9):97-105
本文以调查问卷方法对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的中间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280份有效员工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与组织承诺在创新氛围与创新行为间起到中介作用;绩效薪酬在组织创新氛围与组织支持感间起负向调节作用,同时创新自我效能感在组织情感承诺与创新行为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为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具有理论贡献,同时为组织提升员工创新行为给予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