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影片拍摄法、图像解析法对其主要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主要采用单足跳型技术;着地瞬间时相,着地角在跨步跳阶段、支撑腿膝角在跨步跳和跳跃阶段与国外优秀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支撑腿最大缓冲时相:支撑腿膝角缓冲幅度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偏小,差异显著,表明支撑腿退让性工作能力和快速蹬伸能力不强.离地瞬间时相:起跳角在单足跳和跨步跳阶段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偏小;助跑最后一步的水平速度为9.99 m/s,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主要由起跳腿的蹬伸技术与摆动腿的摆动技术所组成。目前,大多数人们集中于跳高起跳的"蹬伸"技术研究,对起跳阶段的"摆动"技术研究相对较少。文章运用现场技术录像和运动图像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起跳阶段摆动技术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前摆动腿最大缓冲幅度比较大;在起跳阶段摆动腿蹬离瞬间,摆动腿膝关节角度变化较小。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的摆动腿缓冲阶段,身体重心的高度、摆动腿膝角的变化情况与助跑水平速度的损失有显著性相关。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伸膝角度、伸膝速度与起跳腿着地时摆动腿的摆动速度、摆动腿离地后的最大摆动速度都有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女子花样滑冰优秀运动员跳跃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艾利尔软件,通过对2003年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我国优秀运动员以及国外优秀运动员跳跃动作的技术录像解析,分析所获得的起跳时水平速度、空中水平位移、腾空高度、空停时间、腾起角、关节角度等参数,并与国外优秀运动员作比较。结果显示,我国运动员起跳时水平速度与国外优秀选手还有差距,需提高滑行技术和蹬冰力量;提高起跳技术、腿部蹬伸力量和爆发力,使水平速度有效地转化为垂直速度;我国部分运动员腾起角偏大,在提高水平速度的同时,人体重心腾起角应逐渐减小;助滑末期运动员支撑腿应积极屈膝,充分后引浮腿;起跳时支撑腿应积极蹬伸,形成“小摆臂,早收臂”。  相似文献   

4.
参加这次邀请赛的有西德、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优秀运动员。我们有重点地观察了自由泳的技术。 参加自由泳各项决赛运动员的腿臂配合情况见表(一)、(二)。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1)随着比赛距离的增加,采用六次打腿技术的运动员减少,而且即使是六次腿的运动员,在游1500米时  相似文献   

5.
为探求优秀散打运动员的体重差异与鞭腿技术动作特征是否对击打速度产生影响。方法:运用VICON Nexus 3D运动捕捉系统,对小、中、大三个级别15名运动员运用鞭腿技术动作快速击打目标物时的运动轨迹进行采集。依据鞭打动作特点和下肢关节运动特征,将技术动作划分为四个时刻、三个时段,并对四个时刻下肢关节的角度以及三个时段的动作位移、时间、速度、角速度等运用VICON Polygon分析软件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启动时段(P1)小级别运动员的躯干和支撑腿各关节运动幅度呈"上大下小"状态,大级别运动员呈"上小下大"状态;三个级别运动员作用腿下肢关节的运动方向相同,运动幅度却出现差异,小级别运动员启动时段的动作速度相对较快。击打时段(P2)三个级别运动员支撑腿的髋、踝关节回旋运动方向出现差异;作用腿下肢关节运动方向相同,中级别运动员膝关节屈曲角度相对较大、转动半径相对较小,击打时段的动作速度也相对较快。回收阶段(P3)三个级别运动员支撑腿髋关节屈伸、回旋运动方向出现差异;作用腿下肢关节运动方向相同,小级别运动员作用腿下肢关节转动半径相对较小,回收时段的动作速度也相对较快。不同级别运动员鞭腿技术动作特征对击打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同级别散打运动员减轻体重、改善下肢关节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幅度,才是提高击打速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20年全国国际式摔跤锦标赛自由式摔跤女子57kg级8名运动员在比赛中对抱单腿技术的具体运用情况进行统计,找出运动员运用抱单腿技术的规律和特点。希望能够让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加强抱单腿技术的训练,提高他们抱单腿的技术能力,进而促进他们运动成绩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跳高起跳准备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明  闫洁 《体育学刊》2007,14(4):90-93
对索托马约尔等4名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的比赛技术录像和技术图片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背越式跳高的整个助跑过程所表现出的技术动作都是为完成良好的起跳做准备,所有的技术环节都直接影响运动员起跳效果。结合运动训练实践从运动员助跑节奏、倒三步起跳腿支撑、倒二步摆动腿支撑以及最后一步的起跳支撑4个方面对背越式跳高运动的起跳准备技术特点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总结出运动员采用步频型和步幅型、倾斜支撑型和屈腿支撑型等不同准备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1.摆动腿的作用 在背越式跳高的起跳中,起跳的完整技术包括起跳腿的踏跳和摆动腿的摆动技术,判断运动员起跳技术的好坏,主要有两个方面:运动员的起跳角和初速度、摆动腿摆动的方向和平衡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选取近三年来参加全国田径锦标赛8名男子跳远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三维运动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对跳远起跳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送髋技术对跳远成绩有一定影响;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送髋技术有一定缺陷;着板瞬间,起跳腿髋角较小,向上向前送髋不积极;摆动腿髋角较大,摆动腿侧以髋带腿的摆动幅度小、摆动速度慢;缓冲阶段摆动腿一味强调加快摆腿,而忽略了以髋带腿加速前摆;蹬伸阶段,起跳腿侧向前送髋速度慢、幅度小、蹬地不够充分、不能与送髋、蹬地和伸膝的运动方向保持一致,协助身体重心的交换由下到向上向前转移,且摆动腿侧送髋角度小;也有运动员过度的追求髋部前移而忽视垂直向上用力,导致离板瞬间身体重心投影点与身体重心支撑点距离增大。  相似文献   

10.
跳远起跳技术是由起跳腿的“缓冲与蹬伸”和摆动腿的“蹬、摆”两个技术构成,作为跳远起跳动作的重要技术构成之一的摆动腿摆动技术对整个起跳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中摆动腿技术有关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探讨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中摆动腿技术的运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信息技术、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跳远决赛前三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跳远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世锦赛女子跳远运动员的起跳技术整体上已达到世界优秀水平,在起跳阶段蹬地角度、起跳扇面角度比较理想;在起跳中时间大体呈现T1> T2=T3 的特征,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运动员起跳腿的"缓冲与蹬伸"和摆动腿的"蹬、摆"技术呈现出摆动腿摆动不积极、蹬伸质量不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通过水槽的水下摄像系统,对3名上海优秀运动员和4名一线运动员进行水下打腿动作测试录像,利用图像解析软件对技术录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优秀组队员的水下潜泳腿连贯性优于一线组队员;个性化的专项技术训练、能力训练、核心力量训练等有利于打腿能力的提高,为运动成绩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对青少年跨栏运动员而言,他们的专项素质较弱,身体各方面发育不完善,如果过早地进行专项训练,对运动员的技术和心理影响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在跨栏的教学与训练过程中,进行徒手训练,加强营养恢复,对运动员专项成绩的提高有积极功效。一、跨栏专项技术的徒手练习(一)绞剪动作的徒手练习1.面对肋木,人站在两个平行的栏架之间,双腿轮流做直腿前后绕栏架练习,栏高因人而异,每组10~15次,做4~5组为宜。2.双手支撑于肋木单腿支撑,栏架置于练习腿侧成斜坡状,做提拉起跨腿练习。  相似文献   

14.
一、作用(一)改进和完善跑的技术动作 上坡跑要求运动员在练习中要积极、主动地高抬大腿,后蹬迅速,并有力地配合后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运动员身体有效地向前移动不难看出,上坡跑能改进、完善运动员的蹬、摆技术。(二)有效提高下肢力量 在上坡跑中,运动员在适当角度的坡道上,从下向上跑,需要克服较大的阻力,因此运动员需要增大摆动腿的摆动高度和后蹬腿的蹬地  相似文献   

15.
毛爱华 《体育学刊》2007,14(5):111-114
对中、外女子散打运动员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冲拳和贯拳是女子散打比赛中极为重要的进攻技术,鞭腿和侧踹腿是重要的得分技术,摔法是致胜的关键。通过比较发现:国外女子运动员拳法技术连续使用能力较强但实效性较差;中、外运动员的鞭腿技术均有较高的水准,但国外运动员的侧踹腿技术和摔法技术的意识、能力均远逊于中国选手。提出应加大高水平散打教练员和先进技术的"输出",进一步加强国外运动员踢、打、摔技术之间的互补能力训练,促进女子散打运动整体水平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从运动学的角度出发,着重从摆动腿膝关节角度的变化特点来分析不同水平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技术的异同,高水平运动员,在最后一步摆动腿蹬离地面瞬间,表现出相对较小的摆动腿膝关节角,角度变化曲线上表现为角度峰值出现在离地后0.02~0.03秒左右的瞬间,不同水平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腿着地、起跳腿膝最大屈、起跳离地3个特征时刻,摆动腿膝关节角度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正> 毽球技术是多种多样的,为了适应比赛场上不断变化的复杂情况,要求运动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比较常用的主要技术大致有如下几种:单腿内侧踢:一腿站立,另一腿屈膝外转,小腿向内上摆动,用脚内侧将毽子踢起(图1)。单腿外侧踢:一腿站立,另一腿屈膝稍内转,小腿向外上摆动,用脚外侧将毽子踢起(图2)。  相似文献   

18.
少年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和身体素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次全国性比赛及训练过程中相关因素的调研和实际测量所收集的信息作为研究的基础,诊断和评价我国优秀少年跳高运动员技术掌握的水平以及影响少年运动员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结果发现:1)造成我国少年男、女运动员H1高度的差距,除了身高之外,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2)起跳腿与摆动腿的技术动作在影响H1高度的同时又不同程度影响到H2高度;3)少年运动员的单项素质指标明显优于综合能力指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14年仁川亚运会中国男子跳高运动员张国伟与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优秀跳高运动员的绝对体重较轻,托克莱指数明显偏低;助跑速度较快但是起跳的缓冲过长;起跳时支撑腿髋、膝、踝的角度与优秀运动员均有偏差,摆动腿摆动速度偏慢.  相似文献   

20.
少儿游泳培训班教学与训练100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忠 《游泳》2001,(6):23-26
61.那么在蛙泳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好腿、腿臂配合、呼吸动作之间的关系 ?答 :在蛙泳教学中 ,腿的技术是蛙泳的基础 ;腿臂配合是蛙泳技术的关键 ;呼吸动作是蛙泳技术的难点。因此 ,在蛙泳教学中应该打好腿的基础 ,抓住腿臂配合技术这个关键 ,突击呼吸技术这个难点。根据经验 ,蛙泳的呼吸技术要贯穿于蛙泳教学过程的始终。62.爬泳技术的“动作结构”、“动作特点”、“动作要点”是什么 ?答 :爬泳技术的动作结构 :运动员俯卧于水中 ,两腿上下交替打水 ,两臂轮流划水 ;爬泳技术的动作特点 :动作连贯而自然 ;爬泳技术的动作要点 :(一 )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