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概念内涵及其特征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现有文献对突破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的研究存在概念内涵交叉重叠的现象,对各自特征的分析和演化过程研究也尚未达成共识。本文采用系统性综述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主要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明确了突破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的概念内涵,探讨了突破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演化的底层逻辑,厘清了颠覆性创新的源起、发展及其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复杂关系,为颠覆性创新的系统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认为,突破性创新与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差异,从突破性创新到颠覆性创新是一个梯度演化的过程。突破性创新属于技术创新层面的概念,是基于组织战术层面的创新活动,而颠覆性创新是基于组织战略层面的创新活动,是以“颠覆性打破”为导向的复杂创新,注重技术和组织资源的深度融合,涵盖了创新的所有范畴。本文提出,在数字经济时代,进一步探讨突破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的内在演化逻辑、构建颠覆性创新理论分析框架、寻求颠覆性创新开放与控制的战略平衡治理方式、发现颠覆性技术的早期识别方法以及剖析中国情境下颠覆性创新的演化机制与实现路径等都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基于定量文献计量与定性文献回顾方法,对颠覆性创新国际研究领域(1995-2019)的773篇文献进行梳理,从重点期刊、核心作者、国家机构、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和演化趋势等方面分析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颠覆性创新国际研究的核心知识基础为战略联盟、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创新、分段资源配置、技术创新、颠覆敏感性与颠覆性技术7大内容;研究热点围绕主体特征、衡量维度及发展路径3个方向;研究脉络经历了概念界定、视角扩充、机理研究与理论应用4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数字技术背景下集成电路产业颠覆性创新模式是什么?现有理论鲜有系统性研究。为弥补空白,基于颠覆性创新理论并有机整合数字技术文献、产业技术轨道理论、商业模式创新理论,对欧比特与乐鑫两企业运用探索性多案例法,首先界定数字技术背景集成电路产业颠覆性创新概念,然后形成3项研究成果:①阐释数字技术创新轨迹与产业技术轨道“螺旋同构上升”机制,提出“双轨匹配结构”;②揭示商业模式创新“螺旋迭代上升”机制,提出“价值闭合循环系统”;③明晰“双轨匹配结构”与“价值闭合循环系统”作用机制,构建数字技术背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双螺旋同构迭代上升”颠覆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颠覆性技术是推动人类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纷纷进行相关战略规划和部署,期望占领技术创新的制高点。作为资源集聚的有效方式,颠覆性技术多元投入机制的构建逐渐上升为国家的战略需求,相关研究也日益得到国家的重视。文章首次以创新过程视角开展颠覆性技术多元投入机制研究。从创新理论出发,深入创新过程,系统分析了技术成长特性,明确了颠覆性技术多元投入机制内涵,并以案例研究为支撑,解析投入实践,总结投入模式,链接创新机理,实现了从创新机理到创新实践的颠覆性技术多元投入机制的系统构建。  相似文献   

5.
杨芳娟  梁正  薛澜  邓兴华 《科学学研究》2019,37(8):1442-1451
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是目前各国政府、学术界以及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通过回顾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基于科学、技术与产业的演变关系提出了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生成机制;考察了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在项目生成、过程管理与评审评价等方面的经验实践以及资助项目的论文产出特征,提炼总结了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的关键路径与实施机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国情境下发展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条件和挑战,最后从如何激发、识别与评估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给相关科技管理部门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双重性,需要科学的治理。以治理的理念、方法系统性地推进技术创新的管理,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选择。发展颠覆性技术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颠覆性技术以快速潜入和替代的方式颠覆传统技术或主流技术,并引发相应规则和格局的变革,其影响具有潜在性、剧烈性、系统性。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治理,亟待采取前瞻性治理理念,科学、主动、有序地推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文章以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预测与消减风险为目标,构建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前瞻性治理体系,探讨该体系的基本特征,建立前瞻性治理的核心研究框架,并对前瞻性治理的程序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不断催生新兴产业是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企业是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主体,如何找到影响其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因素,对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索高技术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为创新能力生成路径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影响高技术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识别.研究表明:企业创新活力、企业知识整合能力、企业资源运营能力、创新链耦合协调度、知识链协同度、平台服务能力和政策有效度对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有影响,其中企业知识整合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平台服务能力次之,并从企业微观层面和政府宏观层面对如何提升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系统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也是企业提升绩效、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颠覆性创新为产品和服务带来了全新的功能属性、市场价值、竞争地位,准确识别出技术领域的颠覆性创新和可能发生范式转换的机会,对企业实现转型升级至为关键,对创新领域的研究也具有重大意义。考虑技术发展的动态性特点,加入时间序列并结合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对OLED技术划分技术阶段,利用动态专利引用率构建颠覆性强度——专利前3年引用率,直观地揭示出技术发展中的颠覆性创新,其实验结果与技术生命周期的分析结果一致,为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早期识别和预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商业模式下,颠覆性技术创新对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相关的理论研究对于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构建以齐美尔连接为自变量、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因变量、知识密度为中介变量、感知的知识所有权(感知的知识组织所有权、感知的知识个人所有权)为调节变量的分析框架,实证探究齐美尔连接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齐美尔连接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密度在齐美尔连接与颠覆性技术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感知的知识组织所有权在齐美尔连接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感知的知识个人所有权在齐美尔连接与知识密度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世界主要国家普遍认识到发展颠覆性技术的重要性,将颠覆性技术发展作为大国博弈的战略需要、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也逐步开始重视颠覆性技术发展和颠覆性创新,但仍存在认识不到位、基础研究不足等问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直面颠覆性技术的挑战和机遇,加强创新,补齐短板,做好战略布局。本文分析了颠覆性技术发展的观状、我国推动颠覆性技术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家重大工程的颠覆性创新理论目前仍缺乏系统性认识,本文将以中国高铁工程为例,分析国家重大工程的颠覆性创新模式。本文首先从前人对颠覆性创新相关理论的研究出发,进行系统性回溯并总结颠覆性创新的内涵;同时从中国几类典型国家重大工程的历史发展分析,总结国家重大工程的内涵;基于二者内涵的认识,构建国家重大工程颠覆性创新的理论基础。其次从技术创新水平-时间维度、市场规模-时间维度、产业分工维度分析中国高铁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实施主体、主导要素、关键爆发点的角度分析高铁发展要素的作用机理,构建中国高铁颠覆性创新的“三三三”模式,并从创新特点、适用范围、创新条件视角分析高铁模式;最后总结全文并从普适性角度分析本文的研究启示。  相似文献   

12.
《科学学研究》2021,39(4):738-748,757
人工智能与社会经济的深度融合,将为现有技术范式、产业格局和社会生活等带来巨大变革与深远影响,把握新技术领域颠覆性创新的演化特征,帮助企业及时调整技术创新战略规避风险,有利于构筑人工智能先发优势、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实现"变轨超车"。以14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和机构的深度访谈数据为基础,采用扎根理论并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1来进行资料编码,归纳出技术范式转变、组织动态演化和价值网络创新等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构建了人工智能企业颠覆性创新演化的理论模型。分析人工智能企业颠覆性创新产生与演化机理,不仅有助于深化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对于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由技术驱动转向市场推动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颠覆性创新和场景理论的视角,结合互联网典型企业的核心产品——腾讯微信的案例,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对微信的发展历程等相关素材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微信的颠覆性创新路径以及场景理论对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及创新生态系统对创新组合的链接作用,认为以微信为代表的“技术+市场”型颠覆性创新技术具有市场主流产品不具备的优点,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创新特性,能够在不同场景下被灵活运用。基于此,提出加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构建数字化场景的新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回顾新兴技术的概念界定,梳理新兴技术的主要特征,挖掘创新理论间关联性,对新兴技术的本质及内涵进行阐释。采用创新理论与案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归纳影响新兴技术发展的两类技术创新模式,总结不同创新情境下的四种创新发展路径,并进一步探究突破型路径、适应型路径、开拓型路径、开创型路径下的内部发展动力和外部影响环境。以期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高效实施提供理论支撑,为企业商业化实践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5.
颠覆性技术创新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现今对颠覆性技术创新进行定量化研究分析的文献较少,大多数学者仅对该领域进行了定性的归纳总结。基于内容分析法针对WOS和CSSCI数据库中2000-2017年的文献,运用Citespace分析软件从研究现状、文献共引、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表明:颠覆性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整体处于研究蓬勃发展阶段,其中美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最大,我国的国际影响率相对较低,成果质量有待提高;从学科分布交叉角度分析,国内交叉学科的研究较少;美国、英国、德国为该领域的核心研究国家;通过共引分析该领域的核心作者、核心文献,Christensen在颠覆性技术创新领域的影响最大,Christensen、Danneeles、Adner等在该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他们前期发表的文章在该领域处于奠基地位;颠覆性技术创新结合市场企业的研究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后发企业与在位企业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创新、新兴技术的颠覆性创新在管理、经济中的发展等为国内外共同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6.
陈元志 《科学学研究》2012,30(2):194-200
 企业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考虑技术要素与其他非技术要素间的协同问题。企业的技术创新路径是在渐进式创新与突变式创新交替演进的。在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创新概念框架,梳理宝钢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和技术能力的培育过程,从“战略-知识-组织”三个维度探讨宝钢协同创新的内涵实质,印证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颠覆性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新一轮技术变革的重要抓手,颠覆性技术的精准识别对于把握技术变革机遇、布局技术创新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围绕技术或市场的单一维度特征进行颠覆性技术识别,而对于综合“技术-市场”维度的系统性识别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为此,本文从颠覆性技术特征出发,构建基于专利挖掘和Gompertz模型的系统性识别方法,并进行实证研究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1)颠覆性技术具有“技术-市场”双重维度特征,具体可围绕前沿性、独特性、影响力和扩散性四个基本特征进行颠覆性技术“漏斗式”逐层识别;(2)综合专利挖掘和Gompertz模型构建系统性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可实现对颠覆性技术的系统识别;(3)动力锂电池技术的实证研究表明,本文构建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可提升识别过程的效率和识别结果的准确性,有效克服主观判断的局限性。该方法突破了已有识别方法中特征信息获取不全面、识别结果准确性较低的局限性,可以为颠覆性技术的早期识别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8.
当前,数字经济不仅催生了产业变革,还深度影响着企业创新。从苹果的iTunes到Google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嵌入数字平台的企业颠覆性创新实践不断涌现,深入研究数字平台对企业颠覆性创新的作用机制意义显著。基于现实需求和研究缺口,从模块化视角出发并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海尔COSMOPlat平台为案例研究样本,编码提取出“模块化数字平台的重要功能”、“模块化数字平台的关键要素”、“作用机制”和“颠覆性创新”四个核心范畴,并以此构建了模块化数字平台影响企业颠覆性创新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解码案例企业如何利用模块化数字平台(即通用性机制、兼容性机制及扩展性机制三种作用机制)来赋能颠覆性创新。本研究既对数字平台和颠覆性创新理论有着独特见解,还能对企业利用数字平台加快实施颠覆性创新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9.
吴佩  姚亚伟  陈继祥 《软科学》2016,(9):108-111
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对颠覆性创新的内涵重新进行了阐释,对关于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研究从资源基础理论、能力基础理论和动态竞争理论等视角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中后发企业创新中的问题和需求,提出结合管理情境和商业模式来研究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必要性和趋势。  相似文献   

20.
颠覆性技术遵循自下而上的性能轨道,以新技术属性集为依据引入新竞争平台,替代现有技术范式,改变企业技术竞争态势。对其进行早期识别和探测,将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技术创新战略,规避风险。现有的颠覆性技术识别研究多采用主观方法,而基于专利分析的客观分析方法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个颠覆性技术的识别框架,该框架以专利数据为依据,以属性创新和改进的技术发展推动机制为基础,借鉴物种入侵模型和集对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新技术出现前后的属性集相似度,来对颠覆性强度值进行测度。最后,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的汽车锂电池技术专利为实例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