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生活是德育的根基,而不仅是德育的手段,生活与德育具有本体的关系.德育不是“回归”生活,而是“建构”生活;不是回归“现实生活”,而是建构“可能生活”.德育不是建构“所有生活”,而是建构“道德生活”.德育不仅关注道德“生活内容”,而且关注“道德生活方式”.因此,德育就是生活德育,是个体在完整的生活内容中,以道德的生活方式,自觉建构一种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2.
古代西方哲学家提出了三大生活范式:“游戏的生活”关注人的情感,是一种美学生活,热爱美;“理性的生活”重视人的认识,是一种逻辑学生活,追求真;“自然的生活”则强调人的意志,是一种伦理学生活,向往善。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便有什么样的生活形式。生活过程是保证人成为人的重要场域,如果离开生活世界,人们的生活及人类的发展都很难想像。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密切,教育史上出现过“教育生活一体说”、“教育准备说”、“教育过程说”、“教育建构说”、“教育交往说”等,都是针对某一个时代教育与生活关系所表现出的问题而言的,都在尝试走出教育与生活脱离的困境。现代哲学中的“生活世界”理论为我们理解新时期教育与生活、教学与生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我们可以从课堂生活的构成出发,变革课堂生活的样态,进而促使教师和学生从单一的教育“专业世界”回归真正属于人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4.
论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教育与生活关系十分密切。起初,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中有教育,教育融入社会生产与生活之中。后来随着专门教育机构——学校的出现,教育与生活开始了分离,并且越来越表现为一种隔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斯宾塞提出了“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观点,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主张,当代哲学大师胡塞尔与哈贝马斯则从现象学的角度论述了“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这些都为当今理解“生活世界”与“教育世界”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高洁  王春燕 《早期教育》2013,(11):10-13
“生活世界”理论以人的主体地位为核心,以亲身体验为存在方式,以交互共同体为内在需求。然而,在幼儿园班级生活中,“制度化生活”将儿童从自己的生活世界中抽离出来,儿童主体地位的失落、儿童体验过程的缺失、师幼交互共同体的破坏,是班级“制度化生活”与儿童生活世界疏离的主要表现。只有规则与制度呈现灵活化、个别化、内需化,教师发挥引导、辅助、鼓励的作用,师幼关系中充满平等、信任和理解,才能使得儿童的“生活世界”得以回归。  相似文献   

6.
生活德育中的“生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是与德育密切相关的,生活具有人为性和为人性,它同时又具有条件性。生活德育研究中存在着生活扩大化、缺乏价值判断和选择、忽视其他基础等误区。因此科学定位生活德育中的“生活”,回归“生活”的本真是落实生活德育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7.
“快乐生活日”是学校设置的独特课程日,是生活教育背景下的社区化儿童活动,主张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协同育人。以“全人发展”为目标的校园生活日有其实践的基本路径:生活启“智”,儿童在丰富的校园创业中生长智慧;生活学“劳”“,做中学”课程是生活劳育的土壤;生活向“美”,引领学生欣赏美、创造美,向美而行“。快乐生活日”由点及面,由散到聚,日渐形成一个开放的儿童社区,实现生活育人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8.
杜威遭遇的早年生活危机与早期学术冲突构成其发展一种“非二元论”教育哲学的“本能力量”,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实验可视为这一教育哲学形成的先导。在此基础上,杜威提出以“教育即生活”为核心的三大教育命题,其中教育与“生长”“生活”“经验”相互交织,形成整体性、连续性、交互性等内涵特征。陶行知、陈鹤琴批判继承了杜威的教育思想,并结合中国社会情境分别提出了“生活教育”“活教育”理论,深刻影响了我国学前教育的中国化、科学化与平民化进程。“教育即生活”对当代幼儿园教育的启示在于:一是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给幼儿提供整体、连续、交互的儿童生活;二是从具身认知到直接经验,推动幼儿经验的持续改进;三是“安其所,遂其生”,成就幼儿蓬勃向上的生命状态。  相似文献   

9.
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内涵看当前幼儿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基本命题之一,反映出其对于生活和教育关系问题的认识。本文通过对“生活即教育”内涵的探讨,阐明了其与“社会即学校”以及“教学做合一”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以幼儿的生活作为教育的基础和坚持活动原则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为改造社会生活而服务”是生活教育的重要目标。先生认为:教育这个社会现象,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为社会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先生还强调: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  相似文献   

11.
生活即课堂。无论是孔子“以天地自然为师”的主张和卢梭“世界以外无书籍”的思想,还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无不表现出倡导学校教育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观念。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学习对生活有厢的地理”,因为生活与学生的距离是最近的。我们难以想象,那种把地理知识与社会生活“骨肉分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教学回归生活世界”问题的研究大致经历了萌芽、发展、争鸣与深化四个阶段。研究问题主要涉及“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教学为何要回归生活世界;教学怎样回归生活世界;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论意义;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批判与辩护等方面。然而,“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研究存在着基本概念不清晰,教学与生活关系不明,重视移植性研究、忽视本体化研究等问题。“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研究需要改变研究思维方式,转换研究主题,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论争。  相似文献   

13.
胡金木 《中国德育》2012,(19):19-22
若说道德可教,那么教的方式一定是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只能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而不能是学科化、知识化的。这样,人们往往把生活德育理解为一种模式,仅仅认识到“生活”与“德育”之间的一种工具性关系。其实,“生活”与“德育”具有一种本体性关系,生活是德育的基石,本真的德育就表现为一种生活德育。生活德育并不是要人们把德育直接搬到日...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因此,语文教学应该让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语文教学的课堂,让语文教学散发生活的气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在大量“活”的情境中学语文、学“活”的语文。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人们把回归生活世界视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以克服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的现象。但什么是“生活世界”,回归“生活世界”仅仅是机械地回到生活细节、生活事件、生活经验甚至整个日常生活中吗?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本文试图重新审视和反思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这个话题,以便正确理解和把握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内涵和实质。  相似文献   

16.
我们要重新审视似是而非的“生活本位”观念。长期以来,在“生活”二字上积聚了太多的褒义和政治意蕴,使人见到这两个字就肃然起敬。例如“美是生活”,文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艺家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做生活的有心人”,写作要“贴近生活”“教育即生活”“生活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 “物理”来自“生活”, “物理”服务于“生活”和“社会”,这样才能学得“活”,学得“有用”,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教学之“要义”吗?教材中的“生活、物理、社会”正是这一理念指导下的产物,由是,我们还能视之为“鸡肋”吗?笔者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感到:教科书中的“生活、物理、社会”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好素材。若把“生活、物理、社会”的内容与教学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谈谈笔者使用“生活、物理、社会”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做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18.
不少教师看到儿童写作时无话可写,习作中内容空洞,就认为繁重课业负担隔断儿童与生活的联系,阻碍了儿童的生活体验,于是提出作文要走向生活,从生活中汲取源头活水。殊不知,儿童时时处处都存在于新鲜动态的生活中,他们每天栖居在“生活”之中——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怎么会与生活“隔离”呢?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与“生活”应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教学”与“生活”逐渐分离甚至疏远,所以当代教学理论与实践要提倡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教学应怎样回归生活世界?这是我国教育教学研究者与工作者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通过对我国教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与探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促进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于教学是否应“回归生活世界”,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有人另寻他途,且不同观点各有其理。教学与生活的关系之所以让人争论不休,主要是因为不同学者对“回归”和“生活世界”的理解不一,而且有的研究者在探讨这一问题过程中还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偏差。这种状态并不利于实际教学问题的解决和理想教学的建构。其实,对于教学而言,重要的不是争论它是否应回归生活世界,而是认识到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是特殊生活,是“可能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