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孟森 《高教论坛》2006,(2):128-132,136
我国正处于快速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造成贫富差距的扩大和高等教育产业化,已经影响到我国国民享有高等教育机会权利的均等性。本文就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和教育产业市场化导致国民享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笔者关于均等高等教育机会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与社会平等:高等教育扩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首先探讨了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及高教扩展对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意义,然后讨论了高教扩展对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结果表明,高教扩展可使社会收入分配更趋公平,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则产生了相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2005》(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977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高等教育机会随时间变化在数量上越来越均等,在质量方面仍不均等,但是不同社会阶层出身的受高等教育者的教育收益率没有出现规律性变化。因此,坚持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并重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而且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4.
在MMI和EMI理论及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以福建省为例,对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社会阶层子女入学机会分布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各阶层子女总体的入学机会不均等程度有所改善。就不同层次高校而言,部属重点高校中的入学机会不均等程度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当前入学机会已开始下移,惠及部分中间阶层子女;普通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中的入学机会一直朝着均等化方向迈进,底层社会子女在此两类院校中获得的入学机会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但仍然是一种比较稀缺的资源。与此同时,我国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而且高等教育制度还比较落后。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列举了比较突出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的表现,并认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的根源是学生背景的不同,要使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最大化均等就要建立和完善尽可能公平的社会制度。另外,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还有教育制度方面的原因,本文重点在教育制度改革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努力推进大众化过程,实现均等的教育机会.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并未消除机会不均等现象,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应依据我国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做到教育机会增加与机会均等相统一.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不公平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与历史因素相比,真正值得重视的是影响教育公平的制度性因素,因为政府公共政策的不同取向,往往会加剧现实中的教育不公;同时,通过制度革新来增进教育公平,也是更容易实现的.本文试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的现状出发,对影响入学机会不均等的一些制度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处于非均衡发展的状态,没有形成效益、质量、结构、规模相统一的发展观,入学机会不均等,资源配置不均等。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解决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更为高等教育领域和社会各个阶层所关注,不同地域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一样,不同经济条件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一样,不同学校之间竞争不公平,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中存在的不均等。本文主要通过阐述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的现状,探讨当前西部高等教育公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教大众化时代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机会均等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教育机会均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入学机会的均等、学业成功机会的均等、女性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均等,享受学校公共资源配置的均等问题等等的进一步实现.因此,要进一步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建立教育公平监控体系,逐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各社会阶层在占有高等教育机会的结果方面是不均衡的,这种教育机会的阶层差异,主要是由个人背景所积累和放大的教育竞争能力差异,以及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等制度安排不当造成的,并非是高等教育机会分配过程中社会排斥的结果。对高等教育机会实现结果的改善,可以通过基础教育投入制度和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等制度安排的改革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浅谈我国公民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我国公民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原因及对策吕艳春李广达所谓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不能单一理解为由社会阶层、家庭及性别导致的入学机会的不平等,同时还指在教育过程中机会是否均等的问题。一个国家对公民教育机会问题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率,关系到教育的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获取高考加分与家庭背景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获取高考加分者绝大多数来自重点中学,大多进入重点高校;城市考生比农村考生有更多的高考加分机会;那些父母社会阶层高、文化程度高、行政职务高、经济条件好的考生,有更多的机会,反之则机会较少;高考加分已异化为社会优势阶层的特权和福利,使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更加不均等,并强化了高校中的阶层隔离。  相似文献   

14.
虽然择校并不是目前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根本原因,但择校现象的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教育具有调节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社会作用,因而有坚持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必要性,而创造教育机会均等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15.
广东于2007年进入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社会阶层发育程度差异较大,以辈出率为中心考察发现存在典型的区域和城乡差异,这种差异集中体现的社会阶层差异成为影响高教入学机会差异的重要要素。由于广东各阶层学生在家庭城乡归属、家庭职业阶层、家庭文化程度和家庭年人均收入4个要素上的差异,导致了高教入学机会的不均等,而且4个要素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和重叠性,社会资源的"马太效应"对高教入学机会公平性有显著影响。因此,在理论诠释的基础上,应通过策略重构、布局优化和行动创新来缩小城乡的高教入学机会差异。  相似文献   

16.
教育文摘     
高中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瓶颈 新华网北京2月13日电(记者吕诺、张宗堂)现实存在的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距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整个教 育体系结构性不均等的一部分,在相当程度上是高中阶段 机会不均等的一种积累和延续。 这是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 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于近期发布的研究结果。 研究表明,1998年至2002年,我国高中到高等教育的 升学率从46.1%上升到83.5%,增加了37.4个百分点;而 初中到高中的升学率从50.7%上升到58.3%,仅仅增加了 7.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和县镇的普通中学数分 别增长了0.6和6.4个百分点,而农村普通中学的数量却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阶段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地区不公平、城乡不公平、性别不公平和阶层不公平.造成这一事实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教育资源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传统文化因素、社会阶层因素等方面.促进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广泛参与,从政策、经济、制度、法律、管理等方面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8.
闽、湘、川3省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对闽、湘、川3省部分高校内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调查分析表明,当前我国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主要体现为农业劳动阶层、失业人员阶层与其它各阶层的差异;各类高校在缩小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方面有不同地位和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本提出了当前应选择公办高职院校作为缩小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突破口;在入学要求(包括学费和成绩)、学位层次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多样化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家庭资本是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家庭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三个维度考查了家庭资本对个体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社会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没有显著影响。我国当前社会条件是造成当前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主要原因,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家庭资本较少的弱势群体进行教育机会补偿,是当前条件下我国教育机会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对高等教育领域中使用的公平、效率、平等概念进行了区分厘定,然后对我国高校由于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均等,但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着复杂的公平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目前由于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学校不能够为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和学业成就机会,因此非常必要也非常急需建立以高等教育质量为导向的教育公平观及相应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