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经过近四十年的实践探索,经历了学历继续教育、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存,到今天学历继续教育向非学历继续教育转型三个阶段。由于非学历继续教育先天的边缘地位导致高校对继续教育定位的模糊和摇摆,后天的培训导向导致其教育初心的淡化和偏离,以及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叠加,使得当前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过度市场化、持续边缘化以及规范化和专业化不足等问题。只有从国家宏观层面加强政策引导、学校层面明确其职能定位、继续教育自身层面推进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运营,才能确保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均面临发展困境,整合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能够破解发展的困境,实现人员互补、教学相长、资源共享、市场共赢之利。高校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组织体系、营销体系、教学体系以及学生服务体系四个方面进行系统整合。  相似文献   

3.
高校继续教育的学历补偿功能已经基本完成,正陆续转型向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发展。以高校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为研究背景,根据座谈和调查问卷的调研结果分析高校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归纳总结高校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的办学、管理流程,借鉴工作流的思想设计高校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的流程管理,围绕高校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的特点提出了高校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管理平台的设计策略,阐述了平台功能模块的设计思想。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管理平台的建设规范了培训管理流程,推进了管理的精准化和决策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4.
在终身教育背景下,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成为市级电大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使命。市级电大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不足,并针对其不足在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地位、发展方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师资及管理队伍建设以及非学历继续教育与学历继续教育的沟通提出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基层电大是开放大学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主力军.从基层电大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意义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从项目运作市场化、管理专业化;预设多种方案,减少专业约束;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加强教育资源整合;加强教师培训,树立服务意识等四个方面对基层电大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提出了建议,为基层电大有效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继续教育在其发展变迁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定范畴。就当前我国继续教育实践看,其范畴体系是极为广泛的,包括各级各类学历教学和各级各类非学历培训,这种广泛性的范畴使得继续教育和学校教育界限模糊、继续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双轨形态难以融合、继续教育双轨文凭体制降低了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因此,从应然意义上看,继续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似性,加大了其与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学体系、师资来源、教学组织过程、教学质量管理、证书授予等五个方面。基于对继续教育范畴应然性的分析,继续教育的范畴需要重新定位,即继续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划归到学校教育,但不能是学校教育的单独形态,而是要融合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次中;继续教育专司非学历培训。这样的范畴定位,既可以推进教育的专业化分工,也可以推进继续教育的专业化发展,还能够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继续教育学科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本文尝试从战略管理中的BCG模型入手,对我国高校继续教育体系中各类教育形式的市场增长率和市场份额加以分析并提出发展策略。高校继续教育体系大体可分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各种继续教育形式在BCG矩阵都能找到相应位置:大学后继续教育、开放教育、社区教育等是大有前途的问题类业务;网络教育、非学历职业教育及各类培训属于明星类业务;成人高考、自学考试、高职等学历教育是金牛类业务;暂时没有瘦狗类业务。高校宜采取的策略是:稳固在学历继续教育这个金牛类业务领域的领导地位,培育大学后继续教育等问题类业务,并集中和整合好资源,大力发展非学历培训和网络教育等明星类业务,以获得最大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社会各界对各级各类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给高校继续教育的非学历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在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的同时,迫切需要开展一系列的非学历继续教育。本文将对高校开展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9.
非学历继续教育是指成人通过多种教育方式进行的旨在补充知识、提升技能、提升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非学历教育形式。筹建中的内蒙古开放大学,要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实非易事。由于我们的非学历继续教育起点低、基础差,所以说任重道远,必须积极应对。通过对非学历继续教育在开放大学筹建中的意义、定位和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体制障碍及提高社会知名度措施的思考,对内蒙古开放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从终身教育理念看中国继续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德娟 《继续教育》2009,23(9):19-20
本文论述了终身教育理念对继续教育的涵义,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中国继续教育体系的构成。文章主要利用统计数据,从成人教育、自学考试、非学历进修和培训等方面,考察了中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并从终身教育立法、改革政府管理、开放办学体制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丁莉婷 《成人教育》2019,39(5):11-14
智慧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融合发展势在必行。智慧教育应用于继续教育时,要在理念上高站位,在整体规划上长远布局,在系统性建设上统筹管理、教学、学习和评价四个系统协同推进。随着融合的深化,智慧教育将推动继续教育教学模式变革的快速普及、驱动继续教育理念创新和内涵拓展、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对科技人员开展继续工程教育是新时期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力量之源,是科技人员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美国继续工程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社会各界的重视程度很高,拥有多元化的办学主体,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继续工程教育体系,这些都对相对落后的我国继续工程教育有着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继续教育是伴随经济与社会发展提出的紧迫任务,基本内容是社会需求,层次应该多样。形式应更具灵活性。明确继续教育同终身教育的关系,便于理解继续教育发展方向,深刻认识其战略性与长期性。搞好教育规划和组织,并促使两结合,推进全民素质教育。继续教育实施则应着力推动,注重效能。强调开放,体现灵活。  相似文献   

14.
“远程开放继续教育”是一个混合性新概念,其中的“继续教育”概念表述则已经作了更新:包含“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对远程教育手段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非学历继续教育”可分为“行政行为”与“市场行为”两类;我们应在走稳“行政行为”这条腿的同时,尽快迈开“市场行为”的这条腿;至于它对远程教育手段效率所提出的更高要求,就正倒逼着我们加快改革速度、加大改革力度,故而既是挑战,也是优势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苏迪  韩红蕾 《成人教育》2019,39(3):7-12
依据价值哲学的视角,继续教育载体的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继续教育载体的属性与作为主体的学习型城市利益相关者需要之间的一种效用关系。继续教育载体伴随着学习型城市推进不断发展。因此,应加快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奋力办好继续教育、兼顾继续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构建绩效评估反馈体系,助力学习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6.
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是目前世界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势必会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影响.本文主要是对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做了一下简单比较,使人们在起源、概念、特点等方面更加清楚地了解它们.  相似文献   

17.
我国对高质量、国际化教育模式的追求,致使广大教师不断参加继续教育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现代远程教育以其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信息资源储备量大以及知识更新速度较快等方面的优势,正逐渐成为教师开展在职继续教育的首选形式。在此背景之下,对于远程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构建与完善的诉求也不断加强,导致了我国现有相关政策体系的变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审视我国这一政策变迁的背景,可以凸显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而通过考察变迁过程中政策的现存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则有助于我国相关政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进而保证其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远程教育是知识经济信息社会背景下,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模式,远程教育为人们寻求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有效的途径。介绍了远程教育的概念以及发展远程教育的重要意义,探讨了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远程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继续教育作为成人教育的最高阶段,在中国的发展呈现繁荣之势,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内函不同,文章对此做了分析,并指出了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市继续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文章针对重庆市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借鉴国内外继续教育的先进理念,提出重庆市继续教育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