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彭伟  符正平 《软科学》2012,26(4):17-22
以知识资源获取作为中介变量,环境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了联盟网络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基于我国195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所提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联盟网络的关系强度以及占据联盟网络中的中心性位置对企业竞争优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知识资源获取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此外,环境竞争性正向调节联盟网络的关系强度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正向关系,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联盟网络中的中心性位置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战略联盟中的企业绩效问题.通过引入知识获取这一中介变量,把信任和冲突与企业绩效联系起来,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127个德国联盟企业.研究结果表明,信任将通过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而冲突对知识获取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说明冲突可以不经过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直接降低企业的绩效.此外,企业的知识获取与其绩效呈现正向的相关关系,表明企业需要重视知识管理活动以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隐性知识成为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因素。研发联盟作为企业解决创新资源不足,尤其是知识资源不足的重要战略选择已受到普遍关注。因此,如何通过研发联盟获取更为重要的隐性知识资源是目前我国企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该研究探讨了研发联盟中契约完备程度与隐性知识获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竞争强度与程序公平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对来自于中国196个研发联盟样本数据的多元调节回归分析检验了本文假设。研究表明:契约完备程度与隐性知识获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倒U型关系;竞争强度负向调节该倒U型关系,而程序公平对上述关系没有显著的影响。研究结果更为准确的揭示了契约完备性影响隐性知识获取的作用机理,以及二者关系存在的边界条件。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也有助于企业通过契约有效管理知识获取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4.
联盟稳定性、伙伴知识保护与中心企业的知识获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燕  高山行 《科研管理》2012,33(8):80-89
研究了联盟依赖和联盟冲突作为联盟稳定性的两个维度分别对伙伴知识保护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联盟稳定性、伙伴知识保护、中心企业知识获取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提出了相关假设。运用270家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对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的依赖和冲突都会增强联盟伙伴对于知识的保护程度,而伙伴知识保护与中心企业知识获取之间呈U型关系。研究还发现,联盟依赖能够促进中心企业的知识获取,同时对伙伴知识保护与中心企业知识获取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而联盟冲突对知识获取有显著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晓丹  刘向阳  刘洋 《科学学研究》2018,36(9):1632-1641
由于后发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技术和市场能力差距较大,双方组建的国际研发联盟通常具有不对称的特征。那么,在不对称国际研发联盟中后发企业应该如何获取知识以促进产品创新?本研究围绕"新兴经济背景下,后发企业如何通过不对称国际研发联盟获益"这一核心问题,提出了后发企业在不对称联盟中"依赖关系——技术知识获取——产品创新"之间的作用模型,并且通过245份大样本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不对称国际研发联盟中,后发企业的依赖优势对其成熟技术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依赖劣势对其新兴技术知识获取有负向影响,而后发企业与跨国公司的联合型依赖对后发企业的成熟和新兴技术知识获取均有正向影响。同时,后发企业的成熟技术知识获取对其可负担价值创新有正向影响,新兴技术知识获取对其激进式产品创新有正向影响。本文结果对资源依赖理论和国际研发联盟研究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并对中国后发企业在不对称国际研发联盟中学习的实践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结合组织学习视角和知识基础理论,基于205家联盟企业410份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联盟企业单独及同时开展探索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均会促进其从合作伙伴处获取知识,而知识获取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此外,吸收能力正向调节知识获取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为战略联盟中企业开展组织学习、实现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企业创新网络中,外部知识的获取分为联盟型知识获取和市场型知识获取两种形式.通过对企业外部知识与双元性创新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不同类型的外部知识对双元性创新的不同影响,以及网络位置在上述过程的调节效应.文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利用175份企业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联盟型知识获取和市场型知识获取对双元性创新都有显著的影响,联盟型知识获取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程度较大;网络位置正向影响市场型知识获取和突破式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联盟型知识获取与渐进式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联盟企业知识转移、企业柔性和内部创新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如何通过联盟有效地进行知识转移和利用,实现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和学者们未来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资源理论和组织学>-7理论,分析了联盟企业知识转移、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企业内部创新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联盟知识转移、企业柔性和企业内部创新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
陶蕾  刘益 《情报杂志》2008,27(2):73-74,78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知识日益成为企业进行产品创新、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而由于自身知识的有限,企业逐渐意识到需要与其他企业建立知识联盟,通过与其他企业的知识共享来获取更多的知识.探讨了作为有效知识共享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的信任是如何影响知识联盟成员间的知识共享的,并进一步探讨了联盟成员间的个人关系对上述关系的调节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核心能力和价值创造的根源.从伙伴中学习并快速获取战略性知识是知识联盟组建的重要目的.从外部知识资源获取的角度出发,以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创业导向与联盟中组织学习绩效关系的理论假设模型,得出创业导向及创业导向各纬度对联盟中缉织学习绩效的正向影响,为提高企业在联盟中学习效果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战略管理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组织距离对战略联盟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探索知识流动在其中扮演的中介作用。同时,引入知识保护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从而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以471家战略联盟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距离越远越有利于联盟企业实现突破式创新,社会距离越近越有利于联盟企业突破式创新;知识获取和知识泄漏在技术距离和社会距离与突破式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知识保护能力负向调节知识泄漏与突破式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索尼公司1995~2011年的技术联盟网络为对象,考察了索尼与其他公司建立的联盟网络类型与知识管理动机之间的匹配关系。首先,基于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与类型,提出弱联系、强联系和标准联盟网络与知识获取、探索型知识共享和利用型知识共享、知识商业化之间的匹配假设;其次,通过对研究变量的操作化定义,分析了许可证、股权合资、合作联盟、标准联盟网络与知识管理动机之间的匹配性。最后从重视边界管理者的作用、提高联盟网络类型与知识管理动机的匹配性以及提升联盟网络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3.
战略联盟提供了一个在合作者的帮助下,通过将具有不同技能和知识基础的企业联合起来,提高其合作者和企业自身能力的独特机会.分析了影响联盟知识获取能力的不同条件,明确了有助于联盟成员学习的知识联系,讨论了为什么一些公司与其他公司相比在对联盟知识的提升和开发上更加有效,最后以UT斯达康与电信的战略联盟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联盟网络的企业知识获得和技术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组织学习和网络理论,本文认为企业间的联盟网络是组织学习和知识获得的有效途径.网络的结构、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企业间的关系属性以及吸收能力是影响知识获得的关键因素.联盟网络及其社会资本是企业广泛接近最新知识和技术的路径;内部吸收能力是企业有效获得知识,并将其与企业内部知识进行整合,高效地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于旭  项亚男 《情报杂志》2021,(1):132-138,98
[目的/意义]以社会智库为研究主体,构建社会智库知识服务能力体系,以拓展社会智库相关研究,为社会智库提升知识服务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方法/过程]基于社会智库知识服务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结合社会智库“资源要素-业务流程-智库功能-服务对象”的运营流程构建社会智库知识服务能力体系,并基于此提出社会智库知识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结果/结论]构建了以知识发现和获取能力、知识整合和利用能力、知识开发和创造能力、成果应用和传播能力为核心的社会智库知识服务能力体系,并从外部主体协同、数字技术应用、知识服务联盟和媒体传播渠道四方面提出社会智库知识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6.
郑景丽  龙勇 《科研管理》2016,37(4):102-109
尽管联盟伙伴选择在联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共识,但作为一种风险控制方式,在核心知识保护的作用方面却很少受到重视。本文研究了学习型资源和非学习型资源获取两种不同的联盟动机下,企业知识保护能力对联盟伙伴关系选择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在学习型资源获取动机下,当企业知识保护能力较强时,会倾向于按"朋友熟人陌生人"的顺序选择联盟合作伙伴;当企业知识保护能力较弱时,会倾向于按"朋友陌生人熟人"的顺序选择联盟合作伙伴。在非学习型资源获取动机下,企业无论知识保护能力强弱,都倾向于按"朋友熟人陌生人"的顺序进行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Knowledge sourcing is important for firms, especially in fast-paced industries. However, few studies explore the effects of knowledge-based predictors on the comparative choice of employing acquisitions versus alliances for sourcing external knowledge. This study extends the limited existing research on this topic. It simultaneously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knowledge domain attributes, seeker and source experience-based knowledge, and dyad knowledge similarity and digestibility on whether a firm chooses an acquisition or alliance when sourcing external knowledge. Data is comprised of 209 research-driven acquisitions and alliances of biotechnology firms based in North America. Our findings reveal that external knowledge sourcing through acquisition is more likely when the knowledge domain is more complex and valuable. Acquisition is also preferred when the seeker has greater acquisition experience and when the source has accumulated a moderate level of alliance experience. Alliance, in contrast, is the chosen mode for accessing external knowledge when the knowledge is high in specificity and when the seeker has prior alliance experience. In addition, increasing similarity and digestibility of the dyad's knowledge bases streng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value and the probability of acquisition versus alliance. These results extend understanding of how firms decide to augment their knowledge resources in a knowledge-intensive industry. They also demonstrate that a multilevel KBV approach emphasizing knowledge characteristics uncovers important predictors of strategy and structure in research-driven 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战略联盟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208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实证研究联盟伙伴关系、网络嵌入性与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联盟伙伴关系对联盟绩效有正向影响;网络强度在信任、沟通、信息共享与联盟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网络稳定性在信任、沟通与联盟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信息共享与联盟绩效关系中无中介作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联盟伙伴关系对联盟绩效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拓展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对联盟内企业合理运用联盟内外网络获取知识和资源、提升联盟绩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战略联盟中的社会资本及其培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波  魏江 《软科学》2003,17(4):24-27
战略联盟是全球化竞争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联盟企业成员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影响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经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存在于联盟企业关系网络之中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战略联盟形成和运转的社会基础,因此培育它对提高联盟合作成功的可能性有重大的意义。基于Nahapiet和Ghoshal提出的社会资本理论模型,本文研究了联盟组织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三者之间如何相互影响,并相应提出提高联盟社会资本水平的几个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