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是学校教育中和学生学习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人们往往注重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习惯于单凭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没有评价的权利,因而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程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总之,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评价提出的基本理念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数学新课标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总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目标,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掌握多种数学评价技术,注重过程性评价,努力学习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正确评价方法,充分体现评价的激励、导向、矫正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把"学生的学"放在首位,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多元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  相似文献   

9.
曾仁平 《考试周刊》2010,(25):74-75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相似文献   

10.
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是评价的重中之重。如何实施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是当今素质教育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的评价是一项长期的、周期性的工作,同其它的评价方式一样,自我评价的实效性不可能立竿见影。对此,我们在进行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评价的探索中,深刻理解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小学数学课程评价应当遵循课程改  相似文献   

13.
童欣 《教育论坛》2006,(6):28-31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结果;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评价作为教学改革的“导航棒”,在改革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教育改革的进程。符合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适应时代的发展的需要,我们在评价改革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在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的基础上,紧密围绕课改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力求在评价的功能和评价的方式上有所突破,着重体现评价内容的多维度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张扬 《考试周刊》2011,(63):85-86
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相似文献   

15.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巴班斯基在怎样评价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效果时指出:“学生的行为.他们的学习态度、个性中的优良品质数量和参与学习活动中所表现的教养水平等可使我们对教育效果作出结论。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能获得最准确的评价。”根据这一理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从对教师的评价转变为对学生的评价,并且注意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宋兴明 《陕西教育》2006,(11):28-29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从评价的这一基本指导思想出发,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进行评价,要注重“情境、情感、情商”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反思与提高,促进课程改革总体目标的评价模式与方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李升斌 《新疆教育》2012,(19):41-4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评价时,我们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不失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新课程更加注重课堂评价的激励功能,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怎样实现这一宗旨,达成教学目标呢?结合笔者近年的实践和探索,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彰显评价语言的魅力,让课堂绽放光彩。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