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等教育分类的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高等教育分类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研究和引导高等教育发展而将高等教育系统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和层次,从而确定高等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相互关系的过程。高等教育分类要运用系统论和分类学原理,将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整合为统一、开放的系统。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同义词类型的划分有多种方法,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我们认为现代汉语同义词类型可以按同一标准和多标准划分,前又可以再分为以意义分类、以音节和词素的构成分类、以词的差异分类、以语境分类四种情况;后又可以从单一多标准和复合多标准两个方面划分。这种概括是符合现代汉语同义词类型研究的实际的。  相似文献   

3.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现状和改革课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翁伟斌 《江苏高教》2000,(3):115-117
一、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现状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有3,500多所高等院校。其中两千多所院校仅能授予副学士或学士学位。1994年,著名的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根据所授学位的层次将高等教育机构作纵向分类。把高等院校中的77所划分为第一种类型的研究型大学:这些院校能提供一个领域广泛的学士学位学习计划,承担直到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教育,给研究以高的优先权。并且每年授予50个或更多的博士学位。此外,这些院校还接受联邦政府超过4千万美元的资助。另外的37所院校被划分为第二种类型的研究型大学:这些学校接受联邦政府1,550———4,000万美元的资助,其…  相似文献   

4.
美国高等学校的卡内基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高等教育界目前广泛采用的卡内基分类方法 ,将目前美国高等学校划分为十个类型 ,六种范畴。特别是它公布的研究型大学和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代表了目前美国高校的最高学术水平 ,也是我国重点高校进行跟踪研究和追赶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探究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的定位与分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 《文教资料》2008,(4):153-155
本文通过探究在经济与社会转型期我国高校发展定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高等院校分类是进行定位的前提条件和主要依据;归纳现阶段国内外几种普遍认同的高等院校的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分类法的分类,提出研究型、应用型、实用型三种类型的高校分类,为适合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几种主要大学的定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学生学习性投入为切入点,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使用NSSE-China 2011调查工具及9所"985工程"院校数据,从个体活动和人际互动的学习性投入行为两个维度,划分了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性投入四种类型,即积极投入型、自我独立型、人际互动型和被动投入型。结果显示,各个类型之间具有显著异质性,在不同性别、年级、家庭及高中教育背景等个体因素变量区分的群体中,四种类型的本科生分布比例存在差异。经比较,研究所提出的学生类型划分与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不同年代所提出的分类模型之间具有共性特征,表明学生群体的分类特征具有跨时间稳定性和跨文化的普遍性。中国研究型大学在教育实践工作中应当科学甄别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学习性投入类型,关注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和异质性,有效支持不同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   总被引:176,自引:0,他引:176  
如何引导全国高校分类发展,解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与单一化的发展目标的矛盾,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难题,也是一项复杂而因难的工作。类型划分,是高校定位及确定发展方向的前提。本文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等三种分类标准的介绍,对中国不同类型高校,尤其是处在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学校之间的中间类型高校提出了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学类型划分是大学定位及发展的前提和政府制定政策的基础,具有学术和应用的双重价值。纵观目前各种高校分类模式,既符合划分的逻辑规则,又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并不多见.本文对我国现有的分类法进行梳理、总结,试图找出一种犬学分类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9.
化价值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就是化价值分类等基本问题也有必要进行再研究、再认识,化价值分类比较复杂,但可以根据主体的需要不同将化价值划分为物质类型的化价值和精神类型的化价值,精神类型的化价值可以划分为知识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宗教价值等。  相似文献   

10.
英语著名的语言学家利奇提出将词汇划分成七种类型,利奇的词汇分类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非常有帮助,本文将利奇词汇的七种意义应用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质量观与优质高等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过渡的过程中,大众质量观、全面质量观和评估质量观受到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高度重视。高等教育迈过大众化的门槛以后,发展优质高等教育成为各级各类高校面临的首要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以现代高等教育理念为指导,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过程,完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是现在和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大众化与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的理论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体制是高等教育体系与制度的综合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它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定类型的高等教育体制适应于一定的社会功能,因此高等教育承担的社会任务决定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采用什么样的体制。在大众化过程中,高等教育体制会发生一系列的变革。我们要注意处理好变革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以保障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analyses and discusses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social processes of nationalisation, localisation and globalisation in a single European nation state. The view of nationalisation put forward draws on a national case study based on historical and sociological research finding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rticle presents a case study of the nature of globalisation and localisation in an average Finnish university. The article shows that nationalisation of Finnish higher education has created a cultural understand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mportant for competition with other nations. As for localisation, on the one hand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upport their local communities and provinces to gain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n the other hand, local communities and provinces support thei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the hope of benefiting from them. The case studies also suggest that economic globalisation creates new dynamics with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both through strategic alliances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and commercial enterprises and through the emergence of alternative new funding sources for research.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大幅扩大招生规模以来,中央与地方高等教育系统在发展轨迹和模式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实证数据分析表明:中央普通高校研究生在全部研究生中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综合性大学所占的比例有一定的提高,生均占有较多的办学资源,表现出精英高等教育的特点;地方普通高校在校生在全部普通高校在校生中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了较快的发展,生均占有较少的办学资源,地方普通高校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这将奠定中国多层次和多样化高等教育格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会计信息,增加了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并将基建账套纳入学校大账,加强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及时性,完善了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的现行高校会计制度的种种弊端,以适应当今高校会计信息及成本核算的要求。但就目前而言,尚未有与新制度相衔接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办法,或明确成本核算对象、范围来落实成本核算工作。作业成本法采用多种动因分析、归集费用至终极产品,较传统成本法更为科学、合理。鉴于作业成本法的优越性与高校成本核算的独特性,在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宜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高校教育成本,为高校教育成本的真实、可靠计量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民办高校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办高校进行财政资助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校财政资助制度历经初步形成、法制化建设、多样化发展以及差别化扶持四个阶段,其制度变迁深受宏观制度环境、民办高校发展受重视程度以及财政资助目标转变的影响,变迁过程中存在路径依赖现象,在整体上呈现出以诱致性变迁为主、强制性变迁为辅的变迁逻辑。后续民办高校财政资助制度的发展,将注重经费投入增加与支出结构优化相协调、充分体现财政杠杆的三重作用、平衡好财政资助的效率与公平。  相似文献   

17.
近10年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高等教育研究取得显著成就的时期。"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体制与结构"、"课程与教学"、"高等学校内部管理"和"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等是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比较集中的领域;理论思辨法是作者们尤为青睐的研究方法;专职研究人员的比例有了显著的增加,获教育学博士学位作者的比例呈不断增加的趋势。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紧扣时代脉搏,研究规范不断增强,研究视野愈益宽阔,中国特色日益彰显。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还将有更大的发展,高等教育学科将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8.
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两个体系的解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按功能分化,而不是趋同。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作为两个体系,既是概念层面的划分,也是操作层面的划分。绝大部分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有清晰的定位,或者属于精英高等教育,或者属于大众高等教育。有质的差别的教育应该在不同质的教育机构内完成。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的关系既是冲突的,又是和谐的。我们既要防止精英高等教育压抑大众高等教育,又要防止大众高等教育消解精英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普及化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文章围绕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系统变革这一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梳理了相关英文文献研究成果。在理论方面,现有研究主要从社会学理论、制度理论、经济学理论等跨学科视角切入,采用定量及定性的研究方法对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系统变革进行了理论建构和阐释;在实践探析方面,现有研究发现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系统私有化趋势加剧,高校组织结构呈现多元化及综合化,进而促使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横向分化及法人化,高校质量保障外部问责力度不断加大。此外,高校教学及课程在普及化阶段呈现半结构化及信息化趋势。基于现有研究,未来相关研究应在丰富理论建构视角的基础上,加强对不同国家的差异性比较研究,并积极探索非精英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