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部分省、市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从结果来看,兴趣是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枯燥、缺乏管理以及体育场馆设施不足等现象,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针对现状分析其原因,提出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冬季大学生课外冰雪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哈尔滨学院学生冬季课外冰雪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根据大学生开展课外冰雪活动的现状,指出大学生冬季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冰雪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项目、次数与时间、主要场所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意识较强,但锻炼时间少,活动频度不足;课外体育活动主要项目以球类为主,舞蹈、健身操在女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场地器材缺乏和无人组织指导等客观原因是影响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山东省师范院校课外体育活动进行研究,旨在为师范类高校课外活动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山东省师范院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和参与率较高,课外体育活动动机呈现多元性,课外体育活动场所主要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化,体育项目选择具有倾向性,锻炼强度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对皖西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态度和参与比例不够理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项目、频率、时间、地点和形式以及影响因素等呈多样性;男、女大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建议学校从教育和引导、体育场地器材建设、体育社团组织管理、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指导和教学时间段安排等方面入手,切实做好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工作。  相似文献   

6.
韦巍 《体育世界》2011,(7):52-53
本文通过常规研究方法对西安高校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寻找其存在的问题,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及改革方案,以此改善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从而促进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协调发展。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地开展、更加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时间、动机、形式、项目、场所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综合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约有84%的大学生能不同程度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但强度和时间明显不足:16%的大学生从来不参加任何课外体育活动。我国90%的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抱有明确的动机,身体健康、娱乐身心、达标是我国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没时间、无器材、无场地、无兴趣是影响我国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障碍因素。我国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本校体育场馆和宿舍;球类是我国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首选项目,以个人锻炼形式为主。建议通过建章立制,加大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宣传、辅导以及场地设施建设力度,改变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明显不足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洛阳理工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态度是积极的;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项目、频率、时间、地点和形式以及影响因素等呈多样性;男、女大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建议学校从教育和引导、体育场地器材建设、体育社团组织管理、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指导和教学时间段安排等方面入手,切实做好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工作。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若涧 《体育科技》2004,25(2):79-81
着重调查研究分析了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动机与规律 ,旨在探索如何提高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增强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地区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长三角”地区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与体育人口的界定标准差距较大;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是健身、提高体育课成绩和消遣娱乐;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运动场地器材不足和缺乏应有的组织指导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对有偿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承受力。提出了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管理范畴、健全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和拓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推行有偿服务等三条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奉化市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竺航 《浙江体育科学》2007,29(1):105-109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课的延伸,它既是校外课余活动的组成部分,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课外体育活动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对学生自觉、自主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过程,同时也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需要。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奉化市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态度、活动项目、锻炼时间、活动的场地器材以及课外活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为继续深化奉化市高中学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竞争性体育活动对中小学生体育运动动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法,探讨竞争性体育活动对中小学生体育运动动机产生的影响,寻求加强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途径。结果表明,竞争性体育活动对于提高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的体育运动动机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小学生中效果更为显著。非竞争性的教学方法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对于提高学生体育运动动机没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研究课外体育活动对初中生情绪稳定性的影响,应用自编的《宁波市初中生体育活动问卷表》和《艾克森情绪稳定性测验调查问卷》量表对宁波市江东区4所学校426名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应用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能有利于提高的学生情绪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要树立新观念,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从制度上来保障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工作目标;学校、社会、家庭要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宣传,让更多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等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江西省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现状。研究发现: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不足;活动空间以学校体育场馆为主;活动内容向娱乐化方向倾斜。提出高校应树立整体的学校体育思想,建立积极的余暇体育消费观,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突出大学生社团在余暇体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200,自引:6,他引:194  
研究旨在系统了解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依据。研究表明,我国约有86%的学生能够不同程度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但强度和时间明显不足;14%的学生从来不参加任何课外体育活动。我国77%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抱有兴趣,健身、调节心理与娱乐是我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比值取向,场地器材短缺和学习负担过重等外在客观条件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障碍因素。建议通过认真贯彻并不断完善有关法规制度等措施,改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明显不足的状况,改善学生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上海在落实国家教育教学的相关规定,体现上海特色,发展学校体育运动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体育管理、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场地设施、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学校体育的规范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单一,相当一部分学校对体育工作重视不够,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度不够或者开放的成本偏高,非体育教师缺乏运动的兴趣与基本技能,家长对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状况不关心,轻视体力劳动、体育锻炼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影响中学生余暇体育行为的因素及其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及场所的选择、态度与动机、消费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锻炼的主要因素为课程压力大、学校体育设施较差、升学竞争激烈、无较好的体育锻炼条件、希望考上好的学校、升学考试压力大等。提出个性化指导、终身意识指导、社会化指导、消费倾向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钱宏颖 《浙江体育科学》2005,27(2):72-74,82
通过对高校部分参加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学生进行SCL-90量表分析,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6周运动干预后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评价,表明各类体育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改善作用,能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9.
福建师范大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体育人口概念的界定为依据,参照其它院校课外体育锻炼开展的情况,对福建师范大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探索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成因。结果表明:我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频度低,参与课外锻炼的人口少,活动中受伤的比例大是存在的主要问题。时间、场地设施、锻炼习惯、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及锻炼氛围是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建议学校体育场馆要尽量为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提供方便,同时,加强对大学生课外锻炼的安全防范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