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有着紧密的联系。民办高校的工科教育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效服务社会上要有新的举措,高校的转型也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办学自主权是民办高校建立发展的基础,是保障民办高校办学质量和能力的内在要求,反映了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然而目前民办高校多项办学权力受到限制,办学自主权的实现有诸多障碍,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特色和竞争优势。应从完善教育立法、继续转变政府职能,破除体制障碍、创新完善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教育中介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来保证高校办学的自主权,从而促进民办高校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与落实,国内教育形式呈多元化发展,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教育广受社会各界重视。当前,公办高校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也无法容纳数量庞大的学生群体,民办高校得以创立,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办学模式与新办学主体,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而言具有积极影响。但是,民办高校由于办学时间短,缺乏管理经验等因素,发展受到制约,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一定不利因素。通过调查了解到,民办高校中师资力量建设存在显著问题,缺乏高素质教师培养,教育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违背了民办高校建设初衷。因此,民办高校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制定教师培养战略,组建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质量师资队伍,这是当前民办高校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民生为基础的战略观是民办高校创立的教育初衷,也是其存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河南民办高校20多年坚持在民生战略观指导下发展的成功经验,为转型时期政府与民办高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借鉴。要破解民办高校战略规划中凸显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将民办高等教育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政府设立专项的民办高等教育基金,实施名优民办高校建设工程;构建全省民办高校管理体系;建立人才供需预测及预警机制;高校间合力办学,提升河南民办高校整体服务能力;民高校自身要通过探索特色化发展战略,建立有特色的行业性高校,增强服务民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民办高校作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国家部署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民办高校要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战略发展路径,真正实现内涵发展、跨越发展、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详细介绍学校转型发展中在办学模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人才队伍体系等方面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以期为其他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面对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期,民办学校要与时俱进、发展创新,必须靠实力性竞争和法治化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办成名符其实、社会公信度高的“平民学校”。但转型的关键是办学人、治学人必须要当“明白人”,树立自身主流教育的价值观,做到“三明”,确立“三观”。一、要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定位“思路决定出路”,办学理念是办学整体发展定位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追求。定位准,办学兴;定位偏,发展难。民办教育作为一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制度创新,民办高校的立校之本,必须是“围绕市场办教育,办好教育促小康”的办学目标。民办教育贵在“民”,它…  相似文献   

7.
1998年10月24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助理巡视员翟延东同志在民办高教委表彰创业者暨常委扩大会上指出,民办高校要进一步发展,就一定要提高教育质量,要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她指出:我国目前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民办高校及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各有1000多所,民办高校及在数量上三分天下而有其一,但在规模和水平上还有差距,作为民办高校,当务之急是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质量关系到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社会进步,因此教育质量异常重要。如何认识教育质量,就是要坚持德、智、体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教育应该…  相似文献   

8.
创业型民办高校是指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秉持创业理念,通过改革自身体制机制,重视产学研结合和创业教育等途径,增加资源获取途径,在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同时实现自我发展的民办高校。建设创业型民办高校具有必然性和可行性,要实现其组织转型。需要完善规章制度,培育创业文化;加强组织建设,重视创业协调;凝聚办学特色,追求卓越发展;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开拓多种渠道,积聚创业资金。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十多年的办学探索与实践、思考与研究,以及对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几点建议:1.发挥民办高校优势,加快完善现代职教体系步伐。现代职业教育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方式转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系统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国家已做出决定,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  相似文献   

10.
蔡克勇在《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增刊撰文认为,我国民办高校应走“拾遗补缺”之路。这里讲的“拾遗补缺”,主要是指民办高校不要与公办高校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规格、学科专业发展、社会服务乃至科技开发及转化上进行正面竞争,而是要在广阔的教育供求领域里,“拾”公办高校之“遗”,“补’公办高校之“缺”,为社会提供不同于公办高校的“另类选择”。我国民办高校要“拾”的这  相似文献   

11.
卢海英 《高教论坛》2006,(6):128-13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长足发展的同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国家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与性质定位不够明确,政策和法律法规模糊,政府对民办高校的管理模式僵化,政策的失衡导致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同等的公平待遇难以落实。因此,急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加强立法,规范政策和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和公办高等教育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历史视角进行考察,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从通才教育到专才教育,再到以通识为基础的专门人才教育的线性发展过程.从比较的视角进行分析,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应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面对社会需求的“工具人”和学生需要的“全人”之间的两难选择,高校应构建“学习人”的培育理念.通过选取样本分析地方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认为应以知识线性生产过程为依据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为技术应用型和工程应用型两种.  相似文献   

13.
民办高校存在着生源质量、管理质量、办学特色和师资队伍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应寻找可行的路径,采取正确的对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民办高校只有循着可行的路径,采取正确的措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民办高校现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业工作是关系到民办高校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存在一些问题,如社会认可度不高,就业观念落后,就业层次较低,就业心态不正常等等,需要民办高校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如加强领导重视,完善机制,激发学生热情,培养面试技巧等等。本文通过对当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实际,贵州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与黔中经济区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需求之间产生了较大错位,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本科高校强化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地方本科高校应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三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强化职业技术教育,构建本科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公民社会意识的不断提高,始于新闻传播领域的"公信力"一词,逐渐开始被人们用于对各类社会组织的评价及公共政策的监督之中。"大学公信力"也随之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显性话题,其中民办高校的公信力尤为引人关注。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公信力"研究的简要回顾,重点分析了我国大陆民办高校公信力的来源与构成问题;并通过与台湾私立高校的比较,进一步探讨了大陆民办高校提升公信力的路径取向。进而指出,加强民办高校的教育评鉴、建立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提高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是推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高校社会捐赠存在规模较小、区域性差异较大等问题,并受到了高校自身和社会环境等内外制约因素的影响。多渠道筹措经费已成为地方高校的重要工作,国外高校办学经费重要来源的社会捐赠越来越受到国内重视。我国地方高校应从个人、高校、政府三个层面着手,提出相关对策,以推动地方高校社会捐赠事业的发展,促进地方乃至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保证学校健康、持续发展。地方高校办学应紧紧围绕地方性、综合性、应用性、高教性的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发展规划必须瞄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把人才培养同地方经济建设、先进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我认为地方院校贵在办学"特色"上。"特色"是一座学校的生命,办出与众不同的学校,走出属于自己开创的路子,学校才能兴旺发达,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9.
城乡教育一体化给地方高校发展带来了新的课题,对地方高校确定办学定位、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开展社会教育与服务、选择新的发展模式与战略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还对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与改革提出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iscusses problems with the prevalent view that public resources for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be reallocated from higher to lower levels of education. There may be a case for maintaining and even increasing spending on higher education, as long as public funds can be directed to research and other “public good” functions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Current measures of social returns to primary, secondary and higher education do not reflect unmeasured social benefits at each level; since we do not know the relative size of these benefits across levels, we do not know the true ranking of social returns across primary, secondary and higher education. The true social rate of return to certain components of higher education, such as research and postgraduate training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reation of other skills where social returns probably exceed private returns (such as public administration) is probably high, and in some settings, may now be as high or higher than the social rate of return 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Moreover, achieving and sustaining adequate levels of quality to capture these social returns requires minimal stability in public financing, arguing against major reallocations away from higher education. But this does not argue for more public spending on all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s. On the contrary; within the envelope of total public spending on higher education, reallocation away from public spending on undergraduate training makes sense, since such training probably has low social compared to private returns, and can be accomplished by greater reliance on private universities and by increasing tuition and other fees in public universities, while ensuring equitable access through loan and scholarship progra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