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初中留守儿童安全感弹性发展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安全感量表、应对方式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04名初中留守儿童和388名非留守儿童进行测查.[结果]1.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2.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发展差异显著.3.安全感弹性发展的留守儿童与非弹性发展组儿童在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方面呈现显著差异.4.安全感弹性发展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相关显著,且自我效能感、客观支持、主观支持、自责与退避能预测安全感弹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的现状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本文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随机选取275名留守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水平较低;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弹性与其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留守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其心理弹性有正向预测作用。为有效提高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弹性,学校和教师需加强留守初中生家庭的功用并改善其自我效能感,同时注重学校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肢残者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提升其就业能力不仅可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新兴技术和新的环境,提高就业竞争力,还可以提高工作自信心和工作效率。为探讨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在自我效能感与就业能力间的中介效应,本研究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就业能力问卷对342名肢残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肢残者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就业能力两两正相关;(2)除直接路径外,自我效能感还可通过三条中介路径对肢残者的就业能力产生影响;(3)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在肢残者的自我效能感与就业能力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鉴于此,为了促进肢残者就业能力的提升,建议为肢残者设定可行目标和提供积极反馈,增强其自我效能感;重点完善肢残者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加大对其社会支持力度;构建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肢残者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服务网络,提高其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广东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幸福感心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80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2)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显著相关;(3)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4)社会支持在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问卷调查法,以3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之间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弹性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弹性的影响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58):192-193
以心理弹性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应对方式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对5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论:心理弹性对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1861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施测,以考察自我效能感在高中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主观支持、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应对均呈显著正相关;主观支持和自我效能感均对积极应对具有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在主观支持和积极应对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是17.86%.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和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关系,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大学生利他行为量表对10所高校的199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利他行为低于理论中值,自我效能感高于理论中值,获得社会支持比较高;(2)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和大学生利他行为之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3)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父母情感温暖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关系及作用机制,采用父母情感温暖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乐观量表和中文版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对92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父亲、母亲情感温暖与初中生心理弹性显著正相关;(2)自我效能感在父亲情感温暖与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3)乐观在母亲情感温暖与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增进了对父亲、母亲在情感温暖与初中生心理弹性关系上扮演着不同角色的认知,也对在家庭环境中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心理弹性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在中职生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之间的中介作用。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中职生发放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SES)、领悟社会支持问卷(PSSS)和成就动机问卷(AMS)进行施测。得出中职生的成就动机与自我效能感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在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家庭支持在自我效能感和避免失败动机之间起中介效应。结论为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和成就动机之间关系密切;自我效能感会通过家庭支持进一步促进中职生避免失败的动机。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欲了解小学生心理虐待和忽视状况对孤独感的影响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邓云龙等编制的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量表(CPNAS)、Asher等编制的儿童孤独感量表(CLS)以及文书峰等修订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山西省临汾市和某农村联校小学60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儿童孤独感与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2.儿童孤独感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小学生心理虐待和忽视对孤独感的影响中,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儿童孤独感均有影响,干预儿童孤独感可从这些方面考虑。同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小学生心理虐待和忽视对孤独感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故还可从提升儿童自我情绪调控能力中缓解儿童孤独感。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298名在校大学生,对其施以检测一般自我效能感量、领悟社会支持量和成就动机,以探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与成就动机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成就动机中的追求成功因子与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各维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自我效能感与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三维度之间也呈显著的正相关。(2)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对于成就动机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考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幽默风格(自强型幽默和自贬型幽默)和心理健康(焦虑,抑郁和自我肯定3个维度)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幽默风格量表和一般健康量表对231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在自强型幽默和心理健康的3个维度,即焦虑、抑郁和自我肯定间存在中介作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自贬型幽默无显著相关.自贬型幽默仅和心理健康3个维度中的焦虑显著相关.结论:自强型幽默通过两条路径作用于心理健康的3个维度(焦虑、抑郁和自我肯定).第一条是直接影响路径,即直接对心理健康的3个维度产生积极影响.第二条是间接影响路径,即自强型幽默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再间接心理健康的3个维度产生积极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不能充当自贬型幽默和心理健康3维度之间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4.
对924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查心理控制源,自我交通感和自尊对羞耻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羞耻感与自我效能感、自尊呈显著负相关,与心理控制源呈正相关,心理控制源与自我效能感、自尊呈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自尊呈正相关;(2)自尊对羞耻感与心理控制源、自我效能感之间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3)自我效能感对心理控制源和自尊、羞耻感之间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4)高、低自尊组的结构方程模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全模型的基础上,高自尊组少了心理控制源到自尊的路径,而低自尊组少了心理控制源到自我效能的路径,说明心理控制源对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会受到自尊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大学生的神经质、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结果发现:(1)神经质与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2)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3)神经质对心理弹性有负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对心理弹性有正向预测作用,神经质、社会支持对核心自我评价有显著预测作用;(4)核心自我评价在其神经质、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神经质与核心自我评价和心理弹性之间也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对327名西南地区留守儿童施测心理一致感量表简版(SOC-13)、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中的同伴依恋分问卷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性别差异显著,女生的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均显著高于男生;(2)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依恋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同伴信任、心理一致感显著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同伴疏远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前者显著负向预测后者;(3)心理一致感在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9%。因此,可通过调节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和同伴依恋水平对其心理健康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7.
当人们处在不确定的情形时,常常会伴随焦虑、忧伤的负性情绪。为探讨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不确定性反应风格对预期情绪的影响以及不确定性反应风格、自我效能感、预期情绪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进一步探究自我效能感在不确定性反应风格以及预期情绪之间的中介作用,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38名被试运用不确定性反应风格量表(UR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以及预期情绪量表进行测量并使用统计软件SPSS18. 0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1)不确定性反应风格与自我效能感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2)自我效能感与积极的预期情绪呈显著正相关。(3)自我效能感在不确定性反应风格与积极的预期情绪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压力应对量表及主观幸福感量表对299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探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压力应对及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呈中上等水平;(2)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分与积极应对、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3)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情绪调节自我效能对积极应对起完全中介作用,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对消极应对为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应关注主观幸福感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压力应对之间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扎实推进残障人共同富裕,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背景下,基于心理学视角,聚焦听障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探析领悟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机制。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450名在校听障大学生进行线上施测,并对所采集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价值观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在领悟社会支持与职业价值观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据此,应积极构建无障碍就业创业支持网络,推行“融合式”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536名5-8年级留守儿童公正感、自尊和心理适应(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进行测查,考察留守儿童公正感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在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上年级差异显著,而消极情感年级差异不显著;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各指标在性别和留守时间上差异均不显著;(2)留守儿童公正感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3)自尊在公正感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公正感与消极情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