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柴青清 《文教资料》2013,(12):28-29
由于汉语结构助词自身复杂的语法功能,维吾尔族学生在汉语结构助词的学习中常出现一些偏误。作者主要对维吾尔族学生学习结构助词时产生的偏误及偏误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结构助词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汉语的维吾尔族学生的中介语系统中,词语偏误是大量的,而且几乎是随着学习的开始就发生了。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发生的词语偏误也越来越多。本文对维吾尔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出现的词语理性义偏误类型进行概括与分析,不仅有助于汉语教师预先了解学习者可能出现的偏误,在教学中掌握主动,还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者把握汉语习得的规律,增强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汉语的维吾尔族学生的中介语系统中,词语偏误是大量出现的,而且几乎是随着学习的开始就发生了。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有效地防止偏误的发生,成为语言教学理论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用偏误理论,对维吾尔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出现的词性偏误类型进行概括与分析,为学生的汉语词汇习得和教师的词汇教学提供预测要点。  相似文献   

4.
程度副词“很”是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时使用频率较高一个词,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类偏误。首先对简要阐述程度副词“很”的本体用法,然后归纳维吾尔族学生汉语程度副词“很”习得的偏误类型,并从用法上分析偏误,得出偏误原因,为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5.
存现句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句式。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存现句时会产生诸多困惑和偏误。通过检索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中介语语料库,共搜集到36条有关汉语存现句的留学生书面语偏误,类型有误加、错序、遗漏等。为了解决留学生学习汉语存现句产生的偏误,教师在讲解存现句时可以引入“构式—语块”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6.
汉语存在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基本句型,应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具有多种变化形式,是欧美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以英语为母语的欧美学生在学习汉语存在句时常受到英语存在句的影响造成偏误。目前,以欧美学生为对象的汉语存在句偏误分析的研究成果较少,因此我们认为欧美学生学习汉语存在句的偏误分析是值得研究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理论,如二语习得理论,中介语假说,偏误分析理论等归纳了偏误类型,形成原因及教学策略。通过对欧美学生学习汉语存在句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将发现的偏误类型分成三部分,分别是汉语存在句的遗漏、错序和误用。形成偏误的原因为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的过渡泛化和文化交际的影响等,针对形成偏误的原因,提出教学策略。希望通过对欧美学生学习汉语存在句的偏误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减少错误,掌握汉语存在句。  相似文献   

7.
汉语介词是现代汉语最重要的虚词,由于汉语介词自身的重要性以及汉语的特殊性,维吾尔族学生在汉语介词学习中经常出现一些偏误。文章对近年来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介词偏误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当前研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汉语与维吾尔语语气词在用法上存在着较多的不对应,致使维吾尔族学生在学习汉语语气词时出现了多种偏误。本文在对偏误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9.
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学生在汉语定语学习过程中,因受母语结构干扰常常出现某些偏误,主要表现为结构助词"的"的任意增减.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旨在总结发生偏误的一般规律,提出教学实践中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古丽更娜 《教师》2013,(26):110-110
汉语教学作为维吾尔族学生双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极大地提高了维吾尔族学生的汉语水平,促进了维吾尔族的文化事业发展。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缺点和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汉语词语偏误问题。笔者通过调查和研究,逐步总结出了维吾尔族学生汉语词语偏误的类型和产生原因,以供大家思考。  相似文献   

11.
学习汉语的过程是学习汉民族悠久深厚文化的过程,在教学中传授汉文化知识是汉语教学的不可忽视的一方面。本文简要分析了针对维吾尔族学生的汉语教学中,汉维语文化的差异在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的表现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对越南留学生8000字左右的语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越南留学生的存在句集中在叙事、写景和说明文句群中,还未掌握用存在句描写人物的穿着打扮,在存在句的主语段过度使用"在……"的介词结构,谓语段的动词明显过于单调,在句群语境中的存在句衔接手段过于生硬和单一。同时还对5本经典的对外汉语综合教材中的176句存在句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在句群背景中,存在句所特有的几种衔接手段,主要是逻辑衔接手段和句式衔接手段,希望从习惯与教学相结合的角度,能为第二语言习得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存在句是处所词语作主语,全句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什么事物的句子。在对越南留学生8000字左右的语料、5本对外汉语综合教材中的176句存在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在句群背景中,存在句所特有的几种衔接手段,希望从习得与教学相结合的角度,能为第二语言习得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焦点变式是指由于句中强调点改变而产生的语序功能变式。论文试图通过对汉维语焦点变式的分析,探讨焦点移位对语序的影响,从而发现汉维语两种语言在凸显句子焦点和配置句中语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在优选论的理论框架下,从语音、句法、语用三个层面同时对英语There—be存在句的产生过程进行分析,并且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存在句进行了比较。EPP原则、主语共现原则、信息焦点原则、末尾重心原则和完全解释原则都是促使和限制英汉存在句生成的制约条件,普遍存在于两种语言之中,但它们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等级排列顺序不同,因而导致两种语言存在句结构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汉语里的“啊”在口语中的使用率很高,而且在不同的句子当中可表示不同的语气和意义,当然在维语当中也有相应的语气和意义。它带什么样的语气在一定的范围内影响句子的具体意义,因此不能看作是都是同一个意思,而要看它的实际效果和意义。把它用维语表达时要更加注意句子的实际意义和具体语气,使用适当的语气词或词缀。  相似文献   

17.
中古汉语的描写型存在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写型存在句属于汉语的主流型存在句之一,东汉至隋是此类句的大发展时期。行为动词中介存在句和主谓谓语型存在句在语义类型、结构类型方面具有这一时期的时代特色,其演变轨迹恰与学界确认的中古汉语的历史跨度相吻合。对此项断代研究既可为相关的通史研究奠基,亦可为汉语的历史分期提供一个具体的佐证。  相似文献   

18.
"把"字句在汉语中属高频基本句式,但"把"字句特有的语用价值决定了其在结构和语义上都有诸多限制,致使维族学生在学习"把"字句时困难重重,尤其是遗漏现象比比皆是。对此,笔者对维族学生使用"把"字句的遗漏偏误(遗漏介词"把"、遗漏谓语动词、遗漏谓语动词后的补语及遗漏动词后的其他成分)从结构和语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探索教学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突厥语大词典》唯一传抄本是在《突厥语大词典》成书的190年之后从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手稿抄写,但是抄写者在传抄的过程中把一些词语的音标抄错了.因为这些拼写错误己存在传抄本和土耳其语译本.翻译的时候一样出现在维吾尔文版《突厥语词典》中。《突厥语大词典》的汉文版是根据《突厥语大词典》现代维吾尔文译本的转译,汉文版的译者同时也参考了其他文字的译本,其中包括1941年伯西姆·阿塔拉伊的阿拉伯文影印本。所以《突厥语大词典》的汉文版也没能避免这些拼写错误。  相似文献   

20.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割裂了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压制。在英汉两种语言句式差异的辨析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到汉语句式具有惜"主"如金,多用人称,较少物称的特质;英语句式具有主语必不可少,SV搭配统领全句的特质。而英汉句式尤其是主语的规律及特征,是由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