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可证伪性是科学划界的标准。教育学原理作为一门学科,属于原理理论,即通过经验世界本身来确立新的基本假设,运用分析的方法揭示出现象的普遍特征,它是建立于原理(原则)基础之上的演绎推理体系。教育学原理属于基础研究学科,而且是所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基础。迄今为止的教育学原理学科仍然是教育哲学性质的,是哲学原理,而不是科学原理。教育学原理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传承自己的珍贵知识文化资源的科学原理体系,其基本问题源于教育的基本矛盾,即人类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与社会知识文化资源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教育学原理学科的基本问题是课程问题、教学问题和学习问题的“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2.
量子理论作为揭示和描述微观高速世界规律的科学体系,比起曾经统治人类思想数百年的"牛顿—笛卡儿体系",更为接近今天的社会发展状态,特别是接近作为教育和学习主体的人的意识、人的思维发展状态。以量子理论为研究基础的新教育学即"量子教育学",属于"育人型教育理论",它侧重于研究人(而不是知识)、研究人的个体(而不是群体)、研究人的质变(而不是量变)。它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发现和创造有更大、更强能量的教育形式,实现受教育者人格的飞跃和教育的超常规发展。  相似文献   

3.
胡德海先生将系统分类法引入教育领域,对教育学首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学科分层,提出了教育学原理体系由教育学概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活动论和教育事业论四部分构成的学术主张.胡先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教育学原理进行了内容迭代,赋予教育起源、教育存在与发展、教育本质、教育功能、教育与自我教育等以时代新知.胡先生的学术生涯,成果丰硕,影响广泛,其建构的教育学原理体系完整而独特,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起到了奠基与拓荒作用.  相似文献   

4.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陈桂生教授的《教育原理》可视为一个成功案例。以陈桂生的《教育原理》为对象,对其进行深度解读,认为它是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著作,是关于教育事理的理论教育学,也是科学的教育学。从陈桂生教授的治学经历可以看到,他具有四方面的素养: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二是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三是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四是元教育学的素养。这四个方面,使得他对中国教育学的研究,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植根中国传统文化,扎根中国大地,瞄准中国教育问题,建构中国教育理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教育学原理是关于教育的最基本、最宏观的理论.这种理论必须要用更为宏观的宇宙学、哲学、文化学的相关理论来支撑.我们研究教育,不能就教育论教育,而必须要把它与人类和整个物质世界联系起来,从整体的历史的角度对它进行研究.研究教育学的人,要真正在教育学领域有点建树,要真正懂得教育学,就一定要认真读书,思考一些大问题,使自己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  相似文献   

6.
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性质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认为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各门学科的全部教育过程,即在学科范围内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研究学科教育现象、教育功能、教育本质和规律。学科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范围包括学校、社会、家庭与学前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乃至特殊教育的学科教育学体系。学科教育学的性质是一门应用教育理论学科,是教育学、心理学与各专业学科的一门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7.
胡德海对于教育学原理诸多问题孜孜不倦的探讨和求索,体大思周,逐本溯源,显现出"教育哲学"的性格。他从教育学的最宏观问题如教育学的对象、性质、任务和体系等入手,构建了教育学的理论大厦。他对于教育的起源问题、教育存在形态,以及教育学的性质等诸多问题的研究,都体现出宏观视阈下的理性思考。并且对教育学体系内的具体分支学科和方法层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一个由众多教育学科组成的教育学学科群(即教育学体系)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和流行,大教育和大教育学的出现和发展已成历史发展的必然。教育学和教育科学二者其实是同义语、同义词,指的是同一事物。在教育学体系中,旨在研究教育规律、原理和方法的学科,不应称之为"教育学",而应称之为"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在教育学体系中居...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成为摆在教育理论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十年来,这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作为教育学学科体系基础学科的地位日益凸显;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在历史回顾和总结反思中得到发展;重大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为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注入了强大活力;教育史、家庭教育学等“冷门学科”得到深化研究,一批新兴学科崭露头角。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尚未实现学科自立,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主体性原创性不足,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缺乏“大教育”视野,学科体系构建的内外部逻辑关系有待理顺,交叉学科发展缓慢、回应现实关切不够。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未来发展正呈现出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思想引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总体布局的实践导向、在学科分类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学科间的融通与融合的“大学科”意识、培树一批教育领域的战略型研究人才的学科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学学科体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维水平深化等态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今天的教育学离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预言“教育学:研究人的全面生长与发展、形成和塑造的科学,可能成为未来社会最主要的学科”川的理想还有很大差距!个中缘由,见仁见智。但笔者认为恐怕与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尊严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当代中国教育学患了“教育学自卑症”。要建立起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尊严,要建立基于基础理论研究的“体系教育学”。  相似文献   

11.
特殊教育学中国化既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实现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扎根中国大地的重要途径,为了探讨其发展进程和方向,基于对文献的分析,将特殊教育学中国化分为前学科时期的文化奠基(1840年以前)、西方特殊教育经验的中国化(1840—1910年)、特殊教育学的中国化创建(1911—1948年)、特殊教育学的社会主义重构(1949—1977年)、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学初现(1978—2016年)以及新时代(2017年以来)六个演进阶段。研究表明,中国的特殊教育学并非一种全然的“舶来品”,而是深植于中国土壤、始终依靠中国主体性,交融中外理论与实践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2.
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人自身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但现行的对口升学考试、五年一贯制、自主招生、注册制入学等制度设计,均着眼于解决中职或高职的生源问题,具有明显局限性。因此,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经济社会及人自身发展需要,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度重新认识、规划和设计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3.
自然主义教育学以"自然"的不同内涵而有不同历史形态。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与卢梭为其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的自然主义教育,以人的潜能为自然,以城邦需要为其补缀,是古雅典自由教育反省的结果;他对教育艺术和良善生活艺术统一的追求,为自然主义教育学定下基调,但具有泛灵论的思维特点。夸美纽斯的自然教育,以改善宗教社会为目的,以外在世界为自然,并以其规训教育艺术,使教育世俗化成为可能,具有经验论特点。卢梭以人的内在自然为自然,提出自然教育概念,并上升其为教育本体;其教育一般方法的旨趣为教育艺术提供了余地;自然主义教育是其契约国家的教化工具,它使教育研究直面人本身,但具有机械论特点。自然教育学的历史形态反映教育科学思维发展的历史性;其共时性,在于追求教育艺术和良善生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论教育学识的习得与教育学派的创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教育学科学习者来说,学习是解构的过程,因此教育学派成为学科成熟的标志;对教育研究者来说,研究是建构的过程,因此教育学识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才是学科成熟的标志。但教育理论科学性与实效性评价标准的缺位,既为社会大众利用个案对教育理论体系进行证伪提供了机会,也为教育研究个体利用个案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予以证实提供了机会。走向教育实践,既是确定教育理论研究科学性与实效性评价标准的过程,也是教育研究者在实践问题的解决中,逐渐达成研究共识并进而形成学派的过程,也是通过教育学派间的理论竞争并最终形成教育研究范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尽管所有的学问最终都通向自由,也就是人的解放(佛教叫“解脱”),但惟有道德才是最直接的途径。道德也是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因为道德所关涉的是人的灵魂之中最深沉的部分。那么,德育就可以理解为“解放教育学”。然而,现在作为一个学科的德育,基本上只在学校里说话,也只在德性上说话,并且把德性狭隘化了,这样,学校德育工作就成了一个以否定规定的过程。德性与智慧是人类全部文化的精髓,共同形成人类的伟大观念。德育应该用人类的全部文化培养完整的人的德性与智慧。  相似文献   

16.
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育学专家杨道麟博士的新著《语文教育美学研究》,是一部让语文教育人提振学术勇气的典范之作。读过之后,深觉这是一部着意向语文教育的深度、广度、高度开掘的学理著作,既适宜于不同层次的语文教育学专家、学者们选用,又适宜于我们工作在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提高思想品德、学业知识、教学能力、科研智力等的得力助手,因此很乐意向语文教育界的同仁推荐,这种切实在专业领域能够分辨真、假善、恶、美、丑,并真正符合"语文教育的科学发展观"的煌煌大作。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学的科学化是教育基本理论的基本问题,也是教育学理论发展的重要目标。在近200年有关教育学的自我反思与自我建构中,教育学的科学化主要被理解为实证化。与教育学科学化相伴随的,是教育学的非科学化取向,即认为教育学主要是有关价值与规范的应用性理论或有关教育意义问题的人文科学理论。教育实践中不仅有事实问题,而且有规范问题、价值问题和意义问题.所以既需要教育学的实证研究,也需要教育学的规范研究和人文科学研究。不同逻辑的教育问题意味着需要采用不同的研究取向。对“教育学科学化”这一命题的不同理解,预示着教育学理论建构的不同逻辑和方法论,由此产生了不同取向的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的科学化不仅意味着教育学的实证研究,而且意味着教育学的规范研究和人文科学研究。我国教育学研究目前存在的实证化倾向,教育学对教育实践中紧迫的意义问题研究的缺失,正在呼唤人文科学取向的教育学回归。  相似文献   

18.
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与高校教学改革的原则对策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的科技革命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冲击和挑战,是极为全面而深刻的。高等教育必须面对挑战,进行全面和深刻的变革。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和重点。加强学科专业的结构化改革,加强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治理杂乱和肤浅的重要思路和有效途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科学批判精神,既是科学理性和科学思维的核心,也是现代文化的精神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19.
对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的思考——兼谈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科学求真 ,人文求善” ,“科学教人做事 ,人文教人做人”的二分观点值得商榷 ,传统的事实价值二分模式和主客二分模式是其理论渊源。科学作为一种文化 ,不仅求真而且求善求美。对真善美的追求是科学文化的价值内蕴。科学在本质上是人文的 ,这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和而不同”的根基。缺乏完整的科学文化观和科学教育观 ,是科学教育最大的不足。完整的科学教育应当并且能够既教人做事也教人做人。要充分挖掘科学文化蕴含的人文价值来教育人 ,关键在于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20.
原创性不只是评价标准,更是研究品质和知识属性。“生活教育理论”是近代中国最具原创性的教育理论体系之一,近百年来在国内和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学术影响,在新时代中国的教育学发展中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就创生路径而言,“生活教育理论”批判地借鉴了杜威教育思想,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现实于理论根源处创造性再生。就原创品质而言,“生活教育理论”原创主体的精神特质在方法论层面启示了“为什么能够实现超越和原创”,原创内容的典型特色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其“如何实现了超越和原创”,而原创体系的绵延承续意味着教育理论的原创性必然需要经过历史性评判的检验和推动,这对当代中国教育学原创性研究得以实现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