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32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中小学教师的智力内隐观与教学效能感、对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小学教师的智力内隐观处于中间水平,稍倾向增长智力观。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教龄和职称教师的智力内隐观都不存在显著差异;持增长智力观的教师比持固存智力观的教师有更高的教学效能感;持增长智力观的教师更重视学生努力的作用,而持固存智力观的教师更重视学生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教师的人性观和教师教育观念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邰鹭明 《教育探索》2004,(5):102-104
积极的人性观是现代教师角色观和教师学生观的有效预测变量。当前教师在人性观上的取向是积极的,因而教师在角色现和学生观上也都呈现出积极的态度。同时,教师的角色观和学生观是相对稳定且互相影响的。教师的角色观和学生观不会随着教龄的增加或职称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且这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教龄五年以上的教师身上。回归分析表明,教师对自我角色在新时期的重新定位,即现代教师角色观是影响他们对学生定位的一个关键因素。此外,当前还存在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校长的人性观比一般教师的人性观消极;二是职业中学教师的角色观和学生观比普通中小学教师的消极。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学生观之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的学生观对高等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学生观的不同,直接决定着教师教育行为的动力、方向、水平和效果,教师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有正确的学生观。为了探寻富有成效的高效教师的学生观,应从(一)大学生的思想现状:(二)对大学生的要求;三)教师对自我职业的认知;(四)教师对师生关系的看法。这四个方面着手进行调整和作出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是人们的世界观,教师对教育对象———学生的根本看法则是教师的学生观。每一位教师都会为一定的学生观所支配,学生观决定教师对青少年的态度,决定教师的工作热情及采取的方式方法,正确的学生观必将给教师增添工作热情和信心,调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提高教师德育工作的实效。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学生观各有不同。在我国三千年的教育史中,涉及学生观的部分有不少值得继承的精华,如“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含有朴素的唯物史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劝学》)生动地比喻了一代更比一代强;…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课程实施后,学校教育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正在发生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渐变化;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创造性)得以发挥;教师评价方式多元化;新课程实施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实施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的教材观、学生观、教学观正在发生变化;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渐变化;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教师评价方式多元化;新课程实施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7.
当前教师的学生观存在的偏差主要为重知识轻素质、重共性轻个性、重制度轻情感等。教师的学生观直接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影响教师的教育效能感。其应对措施是倡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发展性的学生观、主体性的学生观、个性化的学生观和移情性的学生观。  相似文献   

8.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及看法中,存在着一部分无法被教师意识与控制但又确实对教师行为产生影响的内隐学生观.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的学生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本研究即是采用刻板解释偏差问卷对熟手教师和准教师的内隐学生观进行测量,以检验这一变化是否得到落实以及是否朝被期望的方向发展.结果表明:(1)熟手教师和准教师都持有传统学生观与新学生观相混合的内隐学生观,但熟手教师略微偏向传统学生观,而准教师更偏向新学生观;(2)不同教龄和性别熟手教师和准教师的内隐学生观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正>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教学理念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自身专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对教学过程、对学生和自己的基本看法,它反映的是教师对教学工作本质的理解。在教学理念中,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和教学活动观等是最核心的内容。教学理念位于教师素质结构中的较高层次,对教师的决策、行为具有统率、引领作用,对教师的教学、学习以及专业化成长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如,职业学校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学生观,什么样的学生属于好学生;教师应具有怎样的教学作用观,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释疑还是激疑,抑或是其他;教学过程是单纯的认知过程,还是同时是师生情感  相似文献   

10.
教师学生观的形成是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与教师的教育实践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国家教师的学生观由于其社会文化背景及教育实践方式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日本教师的学生成长观大体可以分为同一内容、同一步调的成长观、同一内容、跛行步调的成长观和异质内容、跛行步调的成长观三种类型;日本教师的学生能力观经历了全五主义能力观向无数次筛选主义能力观的过渡过程;当前,日本中小学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体验基本持积极态度。随着年级的升高,日本教师对于学生学习体验的认识有从积极向消极转化的趋势;在对于竞争的积极与消极作用的取舍之中,日本教师似乎更关注竞争的消极作用,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排序竞争是不值得提倡的。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教师观消解了教师权威的角色,教师还应不应该有权威,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权威;后现代主义教师观动摇了教师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教师还需不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后现代主义教师观颠覆了"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的角色,教师和学生还有没有区分的意义,教师还要不要存在.文章在对教育"现代性"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形成的后现代主义教师观,为现代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当前教师的学生观存在的偏差主要为重知识轻素质、重共性轻个性、重制度轻情感等。教师的学生观直接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影响教师的教育效能感。其应对措施是倡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发展性的学生观、主体性的学生观、个性化的学生观和移情性的学生观。  相似文献   

13.
杨梅 《中国教师》2009,(20):7-8
<正>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及其与学生的关系的观点和看法,它直接关系到教师行为的正确性。教师要想取得教育教学的成功,首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1.学生是可爱而有尊严的人学生尽管在思想觉悟、道德水平、知识基础、思维方式等  相似文献   

14.
1 回顾基础教育新课程 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的教材观、学生观、教学观正在发生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渐变化;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教师评价方式多元化;新课程实施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教师观念的深度转变,是改革教师垄断课堂话语权的前提。作为小学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趋势将是"教"的课堂逐步走向"学"的课堂,教师在学生观、学习观、师生观、教学观、评价观和教育观等方面都需要逐步转变。二、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课堂教学是改革教师垄断课堂话语权的关键。教师要尊重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介入考试这样一个变量后,师生关系也出现了学生的教师观的"异变"、学生对教师的"反动"、教师对学生认识的"分化"、教师对学生组织角色分配的"偏差"这四方面的变化,这影响了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不利于教育教学的进行。重塑考选世界中教师与学生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的相应对策是:评价要兼顾属性本位取向;减少学校中的功利色彩;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打造专业权威;加强对学业不良学生不良同辈群体的预防、引导与瓦解。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教师的学生观是指担任思想品德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看法,思想品德教师要树立新型的正确的学生观。首先,要正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特点;其次,要正确地认识学生;再次,要理解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第四,要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已经成为当代数学教学与课程改革的基础。本文主要从知识观、学生观、教师观三个方面来阐述对数学知识的态度和数学知识应用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时的主动建构和合作学习;以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教学和教师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正>新课改背景下班级管理工作的新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新学生观、新班级观、新教师观、新德育观、新评价观。落实这些新理念,核心就是要发挥两个主体的作用,即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教师要树立全新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对自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角色进行全新定位,由传统型的管理者、组织者、协调者转变为引导者。一、班级工作的范畴班级管理工作的繁杂、琐碎是众所周知的,而且有一种无限延伸性,怎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这需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教师教学观与大学生学习风格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教学观和大学生学习风格是教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运用笔者自编的“大学生学习方式量袈’以及在对国外几个有关教学观调查量表基础上设计的“教师教学观量表”,调查了西安交通大学2003级504名本科生的学习风格以及他们感知的教师的教学观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的视角探讨了教师教学观与学生学习风格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观可以分为两类,即信息传递的教学观和促进学习的教学观;教师的教学观对学生的学习风格具有显著影响。当教师持信息传递的教学观,认为教学仅仅是以传递知识为目的时,学生更可能采用再现导向的学习方式,这将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当教师持促进学习的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并改变自己的观念时,学生就会倾向于采用意义导向和情景导向的学习方式,这将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