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校高水平乒乓队赛前训练周期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高水平乒乓队赛前周期训练可以仍然依据传统训练周期理论,赛前训练周期比其他训练周期更为重要。影响高校高水平乒乓队赛前训练周期的因素很多,要运用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运动学规律来科学调控赛前竞技状态。赛前训练周期的具体时间安排应该服从于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时恰好处于发挥最佳竞技状态的时间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在竞技运动训练中存在着许多时间学规律,尤其优秀运动员在大赛前竞技状态调控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将对运动员竞技状态的科学调控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课题的研究将包括赛前训练时间调控的科学意义及影响因素、赛前训练阶段构成的时间学特征的界定及其时间构成模式,以及中短期赛前训络中各相关训练学因素的时间学特征及其全过程的总体时域模型的确立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优秀散打运动员赛前最佳竞技状态调控的时间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从时间学角度,研究优秀散打运动员赛前最佳竞技状态的调控。包括散打赛前训练的时间信息源及散打赛前训练时间系统、影响赛前时间调控的主要因素、赛前训练时间的调控等主要内容。找出优秀散打运动员赛前最佳竞技状态调控的时间学特点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田径、游泳、羽毛球和射击项目的263名教练员、专家、学者进行了有关影响赛前训练的时间学因素及其调控规律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赛前训练中时间调控的科学性对提高现代训练的效益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利于使运动员的赛前最佳竞技状态适时地、最大限度地在比赛中表现出来; 2.有利于大赛前运动负荷与恢复的科学调控; 3.有利于赛前训练的内容、手段和方法进行合理的安排;  相似文献   

5.
3.5 中短期赛前训练各相关训练学因素的时间学特征与中短期赛前训练相关的因素很多,它们都有不同程度、不同表现方式的时间学特征。本研究着重对中短期赛前训练中的比赛、负荷、恢复和高原训练等四方面安排、调控的时间学规律和特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供教练员中短期赛前训练时参考。3.5.1 比赛因素的时间学特征3.5.1.1 中短期赛前训练中热身赛的时间安排大赛前的中短期赛前训练阶段将参加一定次数的、不同等级的热身赛,以此来促使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能有计划地在重大比赛中调控出来。而这些热身赛的安排均有严格的时间要求,过早不行…  相似文献   

6.
运动员赛前减量阶段常用训练监控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赛前减量阶段常用训练监控指标变化的研究进行综述,认为现在常用的训练监控指标与标准还不能全面、精确地反映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要实现对运动员赛前状态精确的调控,必须运用多种有效的训练学、生物学、心理学的手段与方法全面监控运动员的赛前状态.同时,应注重运动员赛前训练监控指标及标准的专项化及个体化研究,应特别注意训练监控指标、标准与运动员比赛成绩关系的研究.找出真正能够准确反映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相关指标与标准,从而为运动员赛前特别是重大比赛前的训练安排、竞技状态的调控提供精确的科学依据,为运动员创造最佳的运动成绩服务.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和跟队观察的方法,对摔跤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并以山东省掉跤队的赛前训练安排作为切入点,针对影响摔跤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各项训练学因素,如训练时间、训练内容、训练方法与手段、负荷节奏安排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8.
6808.1 20022688优秀运动员大赛前竞技状态调控的时间学规律研究(中)一中短期赛前训练阶段训练安排的时间学特征=Research on the time disciplinarian of theadjusting and controlling about excellentathletes’athletics state before the big games[刊,中,A]/徐本力,葵犁,马吉光,戴金彪,杨学军,司虎克,许健//上海体育科研.-2001.-22(3).-7-11图3表10(MYL)竞技状态//赛前//优秀运动员//训练计划//时间//控制  相似文献   

9.
对跳远运动员的赛前最佳竞技状态调控中的重要环节即赛前的训练内容,训练手段、训练方法及赛前心理训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期为丰富赛前竞技状态调控理论与手段提供一些方法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赛前训练的时间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证研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针对赛前训练实际,对其进行时间学分析。构建赛前训练时间学系统的理论框架,讨论了赛前训练时间系统分析设计的原理及具体的方式和方法;并对赛前训练时间系统调控的原理、主要内容及具体方法、方式进行系统分析;同时,构建了赛前训练时间管理的基本模型,并提出了以时间效益作为赛前训练时间评价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1.
在整个训练比赛周期中,心理因素随着比赛的接近而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通过对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状况的表现形式、影响赛前心理状况的因素、赛前心理状态的测试手段、干预措施以及赛前心理状态调整的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能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调整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赛前训练对比赛质量有直接影响,科学有序的赛前训练不仅可以调节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还可以让运动员快速进入比赛状态,有效防止出现伤病问题。本文从青少年拳击比赛赛前训练的实际需要出发,运用系统化的方法安排青少年运动员的赛前训练,保证运动员赛前训练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过程性,从而提高赛前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13.
当今体育竞赛正朝着高水平,强对抗的方向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战胜水平日趋完善和接近,心理素质在运动竞赛中显得尤为重要,赛前心理训练是运动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是运动竞赛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是否稳定,对比赛的成败尤为重要。文章根据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变化特点,找出影响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的因素,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心理调节方案,为今后提出训练和控制赛前心理状态的方法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归纳法等,对武汉体育学院足球代表队赛前训练与管理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对体育院校高水平足球队赛前准备期训练进行更好的监控,以促进体育院校高水平足球队训练与比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体育彩票发行回顾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访谈25名技能表现类项群的杰出运动员,总结出此项群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九个诱发因素,按重要性依次排序:适宜的身体准备、赛前和赛中的计划准备、自信心和积极的态度、赛前达到适宜的唤醒水平、良好的比赛动机、赛中感觉好、集中注意力、适宜的比赛情境、教练和团队的配合。其中,排序前5个的是主要诱发因素。流畅心理状态可控性的调查结果显示:75%的运动员认为流畅状态是可以控制的,在69条诱发因素的原始条目中,能够被控制的条目占总数的73.3%,通过赛前和赛中的心理调控帮助运动员进入并保持流畅状态是完全可行的。教练员和运动心理学研究者可以依据表现类项群9个诱发因素制定相应的心理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2008年残奥会备战期间国家残疾举重队部分血液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跟踪2008年残奥会赛前国家残疾举重队(男子12名,女子14名)8周备战集训期.集训按训练强度大致划分为准备期、基础训练期、大强度训练期、高强度期和比赛前期五个阶段.结果:(1)自基础训练期,男、女举重队血红蛋白(Hb)、血清睾酮(T)含量及血清睾酮/皮质醇(T/C)比值开始较准备期逐渐降低,并持续进行性下降至高强度训练期,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及血清皮质醇(C)含量呈现相反趋势;(2)比赛前期男,女举重队Hb、血清T含量及T/C比值较高强度训练期显著提高,血清CK活性及血清C含量则呈现相反趋势;(3)男、女举重队血清尿素(BUN)含量在整个备战周期中无显著性波动.结论:随集训强度的阶段改变,国家残疾男、女举重队Hb含量、血清CK活性、血清T、C含量及T/C比值均呈现较为一致的周期性对应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选择10名男子散打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NK细胞,NKT细胞,CD4+/CD8+,T细胞,以及Th1/Th2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检测,观察散打运动员赛前训练中免疫学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赛前训练中对男子散打运动员免疫机能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负荷的专项赛前训练对NK细胞不产生显著性影响。NKT细胞是反映免疫机能改变的敏感指标。赛前对抗实战阶段,散手运动员CD4+/CD8+出现显著性下降,并且出现了Th1/Th2失衡的临界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endurance training in athletes induces airway inflammation and pulmonary function disorders. Respiratory pattern and function were analysed in ten healthy endurance runners at rest, during sub-maximal exercise, and during the recovery. Inflammatory cells and metabolites (histamine, interleukin-8, and leukotriene E4) were measured in sputum at rest and after exercise. 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three different occasions (basic endurance training, pre-competitive and competitive periods). In spite of the absence of post-exercise spirometric changes and respiratory symptoms, airway cells counts and inflammatory markers changed significantl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xperiment, athletes' induced sputum showed an abundance of macrophages compared with neutrophils. We found a high percentage of neutrophils during the pre-competitive and competitive periods of the sport season (41% and 37%),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macrophage counts during the pre-competitive period (51%), and a significant rise in total cells, interleukin-8, leukotriene E4, and histamine during the competitive period. In conclusion, one year's training increased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in the airways of endurance runners without symptoms or changes in pulmonary function, suggesting that airway inflammation is of insufficient magnitude to markedly impact lung function in healthy athle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