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林燕玲  李素梅 《科教文汇》2014,(33):207-208
本文以“大学生情绪与心理健康”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了以“泰勒目标模式”和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思想相结合进行教学设计的内涵和过程,并论述了该教学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有效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钘铭 《科教文汇》2014,(32):202-20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将提升心理复原力的理念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之中是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的全新思路和有益探索;也是通过课程带动大学生真正实现心理自助这一长效目标的教学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基础上,还能够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素养.提高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从业教师整体素质素养,这是当前教育教学行业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开展基于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2018/208)及"三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育人体系的构建(19SZ06)研究并结合由姚本先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探讨和分析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措施,以供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4.
蒋韵 《科技风》2023,(6):101-103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是高校中普及和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切实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有效途径。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广泛存在于大班教学的大背景中,再加上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互动不充分,削弱了教师与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与质量。互动体验式教学突破传统课堂教学限制,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下,让学生经历、感受与成长,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探讨互动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杨立红 《科教文汇》2012,(1):173-17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已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是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定位、教学对象的认识、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后评价的关注等方面就如何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和重视,各大高校都在心理教育的模式和方式上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核心内容的隐私度和敏感度很高,因此采用适宜的教育方法极其重要。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有效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现状分析在其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并对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应用的环节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体验式教学的理念、方法,探讨将体验式教学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我体验、自我探索,构建了新认知、新情感、新技能,提高了自身心理调适能力,促进了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使自身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教学方法缺乏多元性、课程考核单一性等问题,文章从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学内容实用性、教学方法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多元化等方面分析了现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大学生情绪与心理健康"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了以"泰勒目标模式"和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思想相结合进行教学设计的内涵和过程,并论述了该教学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有效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许守琼 《科教文汇》2010,(32):187-187
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而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和核心.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运用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本文探讨了案例及案例教学的内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殊性,重点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案例设计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过于关注少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课程教学也主要围绕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心理疾病的治疗展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积极心理学主张个体积极品质的研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和课程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幸福感、乐观、希望等积极品质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关注的是学生人格的发展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也与教学紧密结合,突出学生的动态发展,促进学生的积极成长。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发展都予以了更多关注。受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活动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心理活动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程度,本文主要研究大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入性的研究和分析,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志芬 《科教文汇》2012,(28):184-185
探讨了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对课程的教学项目、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进行了设计。实践表明。采用项目化教学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黄东涛 《科教文汇》2020,(11):163-164
本文分析高校加强生命教育的原因,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加强生命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并从心理知识、教学方法、心理教师、课程考核上的融入四个方面提出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崔慧慧  严飞飞 《科教文汇》2021,(12):171-173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出现了一些大学生自杀或残害他人等恶性事件,究其原因是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因此,构建生命教育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迫在眉睫。该文分别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心理疾病预防与生命危机干预体系、实践活动体系等方面,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王兴立  白洁  孙斌  张平 《科教文汇》2013,(14):200-201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经过了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很多高职院校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不够明确,教学课堂气氛僵化,评价指标不能真实反映教学效果等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对此提出了提高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黄群瑛 《科教文汇》2011,(6):168-168,20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自身成长和高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课程改革的理念、方式和制度方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质量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心理健康水平作为研究大学生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培育研究的切入点,解析如何构建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构建新途径,从而构建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框架,依此提出构建大学生积极心态的针对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史文雷  彭学君  徐蕾 《科教文汇》2013,(13):190-190,194
综述现有文献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指标,并提出6个评价指标。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理论,依据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通用框架,建立了基于一类排序方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得到了指标权重。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陈明 《科教文汇》2020,(6):173-174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43号令)中规定了辅导员的九条工作职责,其中第六条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想要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从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对特殊情况的学生进行建档、组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家校合作工作机制四个方面来阐述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期为今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