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交叉学科融合是新时代综合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双一流人才建设的迫切需求。本研究以高等院校光学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选修课程“纳米光子学”为例,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痛点,瞄准交叉学科融合背景下的育人培养目标,遵从“以学生为中心、交叉学科相融合和学研拉链式发展”三个创新理念,开展“教学内容优化创新策略”“教学模式融合及思政融合策略”“教学—科研拉链紧密互补策略”和“教学评价考核方式改进策略”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模式,以提升“纳米光子学”课程教学质量和交叉学科融合背景下学生的综合核心竞争力,培养学研融合的复合型创新实践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针对结构力学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难以深度融合、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贯彻无力以及学生学习内动力不足,自主学习难持续这三个痛点问题,文章经过探索,开展了围绕学生为核心,以解决三个教学痛点问题为驱动,从课程资源、教学内容、课程思政、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五个方面着手的“一核三驱五翼”教学创新改革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新文科与新工科的双科融合背景下,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包装设计课程为例,在教学改革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文工融合的沉浸式体验学习方法、CDIO教学理念,将授课过程总结为“12345678”的教学模式,每一个数字代表不同的含义,覆盖教学过程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更好地凸显教学中的授课节奏和过程。  相似文献   

4.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简称SCL)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有显著的差别,尤其对于突出实践的高职教育来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有着无可比挫的优越性.在“市场营销策划实务”教学中运用SCL,以学生为中心,结合自身实践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三个方面改革传统教学.SCL成功的关键在于“参与、互动、创新”,SCL实施的难点则是有效的课堂控制.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环境管理”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文章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教师为主导,完善课程思政建设三个方面探索了“环境管理”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6.
杨宁 《甘肃教育》2014,(5):53-53
新课程改革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有“课本就是一个范例”、“整个大千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的意识。要改变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的局面,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树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校内外各种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丰富教学内容,有效落实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7.
针对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关键和痛点问题,以新工科产业需求为牵引,以培养程序设计能力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为目标,提出并实践了“能力为要、个性教学、AI赋能、产教融合”提升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新型课程建设与教学的创新路线。基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实施了“以练导学、以学定教、能力导向、设计驱动”的程序设计课程个性化教学方法,探索了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依托跨校课程组和虚拟教研室实现东西部高校协同以提升课程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对新时期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论新课标下体育教学中位置的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飞 《林区教学》2009,(7):116-117
新课标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具备随时挖掘更能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资源,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要从“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上来,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组织教学,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把新的课程理念转化到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之中。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相关背景,首先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然后论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成效,最后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0.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育部确定的五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类型之一。为解决“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传统线下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在课程教学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构建了“课前预习+课中研习+课后复习”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包括课前知识传递、课中知识内化、课后知识提升三个环节。在教学实践中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融合了课程思政、线上导学、翻转课堂、案例分析、小组辩论、模拟仿真、过程考核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学生成绩纵向比较结果表明,教学改革效果良好,为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党建引领下,依托有声语言艺术专业特色,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和主要抓手,构建培养学生业务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思想政治素养的有声语言艺术课程的教学理念。强化学科竞赛和课堂教学融合,将产学研赛紧密结合,打造“五个协同”教学模式、搭建“三个课堂”教学平台,以“三全育人”为导向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升教师团队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能力,探索适合艺术类院校有声语言艺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新工科”建设为契机,通过调研国内外10所高校相关课程,对“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内涵进行探索与实践。在“通信原理”课程基础内容指引下,讨论了不同高校的课程定位和课程体系设计,以及课程理论内容设置和考核方式比较,给出了电子信息类“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案与预期成果。课程教学方案以培养学生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以及分析和设计通信系统的能力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科研反哺教学的理念,通过数字通信系统相关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前沿技术内容与思政元素,全方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工程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字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新工科教育面临的形势与困境的基础上,针对新工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人才供需结构失衡、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不高、实践创新能力不足、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基于“OPCE”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从“开放·实践·创新”三个维度,构建多方协同的实践育人体系、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三阶段”教学体系和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实施“三模块-三阶段”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应用型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网络和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育领域后,不仅带来了教育技术上的更新,更促进了教学结构模式的发展。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同时对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教学…  相似文献   

15.
王慧博 《教育评论》2023,(2):135-138
文章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创新为例,建立“1235”教学改革模式,即“一个中心、两个导向、三个目标、五个融合”,一个中心和两个导向是教学模式的核心,三个目标是教学改革的方向,五个融合是实现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路径,以期有效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综合的“学习促进者”。经过实施教学创新的“1235”模式,学生在主动学习、提高课堂参与度、提高专业课程投入度、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相似文献   

16.
英语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英语实践教学是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构建“一个中心、两个阶段、三种技能、多种形式”的英语实践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分散性实践教学阶段,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为基点,在集中性实践教学阶段,以毕业设计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以及综合应用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黎月 《科教导刊》2023,(26):112-114
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和高等教育本科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国法律史”作为法学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其“金课”成为新时代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的标杆。文章基于“金课”和“混合式教学”的内涵,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两性一度”的二维教学理念,从教学分析、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方面,构建了涵盖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从知识、能力、价值三方进行评价的教学模式,并以“鞫谳分司”章节为例,论述“中国法律史”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8.
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转变教师角色,明确学生学习任务,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注重实践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9.
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本科院校健康发展、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和关键路径。针对目前职业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教学的现状,以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为例,构建了职业本科院校、企业“双元主体”的育人模式以及“理论课+校内实践+企业实践教学”“三课堂”的课程教学模式,并以“OBE理念+”为指导,着力实现职业本科课程教育改革的四个转变,即:以“双元主体”课程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双元主体”教学质量、通过教学效果评价持续进行优化完善。这一探索研究旨在为职业本科院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引导学生加深对“两个了解”和“四个选择”的理解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当前,“纲要”课教学中尚存在任课教师缺乏对本课程的整体把握、听课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缺乏必要认识、教学方法和理念比较陈旧等问题。在提升“纲要”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实践探索中,我们的体会是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在正确认识“纲要”课程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科学把握教材;二是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三是要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完成从“平面教学”到“立体教学”的转换;四是要积极组织社会实践和考察活动,拓展“纲要”课程学习的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