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作为海峡两岸乡土小说的代表人物,沈从文与黄春明的乡土创作既有一定的呼应与共鸣,也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色。一方面,由于受到沈从文文学启蒙的影响,黄春明的创作延续着沈从文的乡土精神,二人都有着相同的乡土姿态,显示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与"反现代性"色彩。另一方面,由于历史文化环境与审美理想的差异,二人在价值立场与批判指向上又有着鲜明的异质性。比较黄春明与沈从文的乡土创作,对了解两岸乡土文学的统一性与地区性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乡土书写传统由鲁迅缔造,中经沈从文与赵树理的开拓,并延续至新时期文学阶段,一直保持了与现代中国的现代性诉求和焦虑的深层关联。作为新时期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家,何士光的乡土小说创作展示了启蒙的解构、诗意的消解、时代的内化三大主题内涵,为中国现代乡土书写提供了另一种范例。  相似文献   

3.
莫言、阎连科一直都是面对乡土而执著写作的作家,他们的内心充满着对民族和土地的热爱和关注,他们的目光一直聚焦在为了生存而付出生命代价的“劳苦人”身上。他们的小说总是以独特的叙述方式给读者的心灵以极大的震撼。本文对莫言的《生死疲劳》和阎连科的《丁庄梦》.两篇文章独特的叙述视角进行了论述,分析了这种叙述的魅力,也阐释了其背后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4.
威廉·福克纳,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福克纳具有十分深厚的乡土意识,在作品当中,其不断在自己故乡本土上发掘,对故乡的历史、时间以及人物进行描写,表达那里的乡土人情观念,其"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正是以南方为背景创造的。在本文中,将就福克纳小说中的乡土意识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小说《社戏》以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再现了劳动人民纯朴、无私、善良和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6.
苦难是每个人在生命中都可能会遇到的,但在阎连科的小说中,苦难似乎成为了三姓村村民一生的宿命。在这场整个村庄的死亡宿命中,阎连科将苦难写到了极致——每个人都活不过40岁。尽管死亡贯穿了整部小说,但每个人的求生意识都从未磨灭过。这种绝地求生的精神,也彰显了生命的无限韧性和存在的原始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指出中国社会的根本属性是乡土性.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中国农村也经历着不同程度的转型,乡土中国正在发生着愈演愈烈的变化.本文以"流动的酒席"这一有趣的发现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和新时期乡土中国的变化,或者说后(新)乡土中国的表征.重点提出"后(新)乡土中国"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来阐释女作家迟子建小说的独特魅力。主要从梦幻童年、理想女性和诗意乡土三个方面具体分析迟子建的小说。童年记忆对她的小说创作有深刻影响,作家通过理想自我的不断书写,建构了一个拉康式的想象之界,成就了一个独特的北国乡土的神话。  相似文献   

9.
王鲁彦是我国继鲁迅开创乡土文学之后的一位最积极的乡土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主要以唤醒乡民的自我意识、创造新思想为创作方向,并通过对民风民俗、乡土风情为创作背景,塑造一系列独具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及乡村的历史发展景象。对此,本文从传统文化背景、外来文化背景及新形势背景出发,对王鲁彦小说创作中的乡民性格及其表现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梳理。  相似文献   

10.
废名的乡土小说看似静穆和谐,实则隐藏着哀音的变奏,这体现在三个方面:平凡人生的悲凉、几乎无事的悲剧;转瞬即逝的意象、孤寂虚空的声色;越不过去的死亡、悬置吊诡的坟墓。和谐中的变奏、静穆中的哀音构成了废名乡土小说的独特性,令人着迷也令人怅惘。  相似文献   

11.
人道新探     
所谓人道,作为人道主义道德原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其广义来说,人道是基于人是最高价值的博爱行为,是视人本身为最高价值而善待一切人、爱一切人、把任何人都当人看待的行为,简言之,就是“把人当人看”的行为:“把人当人看”是衡量一切行为是否人道的广义的、浅层的、初级的总原则。就其狭义来说,人道是视人本身的完善为最高价值而使人成为可能成为的完善的人的行为,也就是视人的创造性潜能的实现为最高价值而使人实现自己的创造性潜能的行为,也就是视人的自我实现为最高价值而使人自我实现的行为,简言之,就是“使人成为人”的行为:“使人成为人”是衡量一切行为是否人道的狭义的、深层的、高级的总原则。人道固然是一种应该如何善待他人的最高道德原则;但就其实质来说,乃是统治者应该如何善待被统治者的最高道德原则,是统治者应该如何治理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是社会治理的最高道德原则。相应地,人道主义固然是一种关于道德原则的理论;但就其实质来说,乃是一种关于理想社会的理论,是一种关于人道社会的理论,是一种将人道奉为社会治理最高原则的社会的理论,是一种关于社会治理最高道德原则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梯度推移理论在我国区域开发中起着主导作用 ,但它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却存在着很大局限性 ,急需改进。区域发展理论周期与梯度推移理论内在逻辑上的关联为梯度理论的扩展提供了可以汲取的素材。广义梯度理论将梯度扩展为自然要素、经济、社会、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制度等多维层面 ,整合了众多区域发展理论 ,实现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区域开发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和比赛观摩等方法对第十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的部分比赛进行分析对比,得出世界其他男篮强队与美国男篮差距在逐步缩小,而中国男篮自身问题较多,与世界男篮强队的差距仍然很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促进中国男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从历史的和现实的角度 ,在理清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的基础上 ,简要论述教育与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并探讨在一定社会条件下 ,教育与人、人与教育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区域对位防守战术是一种既能体现现代篮球比赛所要求的积极、多变、攻击性防守战术的特点 ,又适用于一般基层业余篮球队的防守方法。笔者在训练普通高校篮球队并参加比赛多年的实践中 ,运用这种防守战术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说"大"与人(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字展示着汉民族对人的认识,表现着做人的权利和自豪"大"是汉民族民族心理中的重要内容,它展示着一个迅速成熟的民族应有的奋斗精神和扩张意识."大"词集中地表现着这一切.  相似文献   

17.
竞技健美操男子单人项目优秀运动员训练负荷的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竞技健美操男单运动员14次训练课运动负荷的测试,认为现阶段我国竞技健美操在训练负荷上有偏小的趋势,在准备活动的量和强度上也略显不足,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的训练负荷应控制在运动后即刻平均心率165次/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对话的重要形式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语境的创造是以至上神 (天 )的出现为前提的。率先对西周天人学说提出质疑的是老子 ,在取消天的意志性方面 ,孔子远没有老子彻底。从春秋时期开始怀疑神到战国时期确认新的天人关系 ,再到汉代向旧有的天人学说的回复 ,总的趋势是使天人关系的诠释向重人伦的方面转移  相似文献   

19.
建设特色鲜明、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高水平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是实现资源有效共享、促进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为本地区培养职业型、技术性人才的有效措施.区域共享型基地的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诸多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出发,界定了人与自然资源的和谐,探讨了人与自然资源和谐、人与不可再生资源和谐、人与可再生资源和谐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