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反馈控制过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尽管国内许多学者基于技术创新过程观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解和评价,但由于对技术创新过程的认识缺乏理论指导,影响了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基于反馈控制过程观把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分为:创新投入能力、研发制造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反馈能力。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王剑文  范莉莉  刘璐 《科研管理》2021,42(10):85-96
根据熊彼特关于"创新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之新的整合’"这一经典定义,构建了创新绩效函数W_i=F_i(X_1,X_2,……X_n),其中(X_1,X_2,……X_n)为企业拥有的n个创新要素,W_i为创新绩效。本文研究(1)发现在创新绩效函数中,F_i为(X_1,X_2,……X_n)的整合方式,表示在企业各种创新要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只对这些要素进行不同整合就会为企业带来不同创新绩效,而技术创新模式正是对创新要素进行整合的方式,因此F_i即是技术创新模式。(2)提出如何选择企业最优技术创新模式的原理,即在企业(X_1,X_2,……X_n)不变条件下,能为企业带来最大创新绩效W~*的技术创新模式,就是该企业最优技术创新模式F~*_i。由于F~*_i具体关系式不易清晰界定,故本文将F~*_i的求解过程视为一个黑箱,对其进行了整体拟合。(3)根据最优创新模式选择原理,在建立并评价X、Y、Z、W、F_i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最优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模型。(4)收集川酒企业样本数据,实证分析川酒企业最优技术创新模式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3.
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评价概念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技术创新评价应是包括创新资源、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评价在内的系统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评价概念模型由以创新要素、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构成的创新资源评价,以创新风险和创新效率为主要内容的创新过程评价和以创新效益为目的的创新结果评价组成。创新要素评价、创新环境评价、创新能力评价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性评价,创新风险评价、创新效率评价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保障性评价,创新成果评价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郑刚  梁欣如 《科学学研究》2006,24(Z1):268-273
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有关技术创新过程中协同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全面创新管理(TIM)的崭新理论视角探讨了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战略、组织、文化、制度、市场等各关键要素的协同问题,首次提出了各创新要素全面协同的概念,并提出了C3IS五阶段全面协同过程模型,认为实现全面协同一般来说应该经过沟通、竞争、合作、整合、协同五个阶段。对于了解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促进技术与各非技术要素的协同,从而提升创新绩效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困境分析,将技术创新的三种模式进行综合比较,根据工业企业创新的特点和需要,把政府、企业、高校、研究和金融机构有机结合形成创新网络体系,从而优化与整合各创新要素,最后建立了工业企业开放式技术创新的模型,为其全面创新提供了模式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关于数字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融合的研究体系不够完整的现状,以数字企业作为扎根研究对象,提取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两者融合的要素,运用小世界网络模型模拟两者的融合过程,分析各要素对创新融合过程的影响程度,并对创新融合过程进行MATLAB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数字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融合要素包括企业创新能力、数字技术创新、协同创新平台等5个创新要素以及数字产品市场、政府扶持、资金与融资等6个资源要素;根据融合强度和广度,可以将各要素分为高广度高深度、高广度低深度、低广度高深度和低广度低深度4种类型;在创新融合过程中,企业创新能力、数字技术创新等要素的影响力较强,技术创新战略合作、协同创新平台等要素的影响力适中,数字产品市场、政府扶持等要素的影响力较弱。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合理调配顾客资源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赤东 《科研管理》2015,36(11):71-79
科学、客观评价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展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基于国家创新系统、创新过程理论等,构建了学习再造-价值再造-结构再造(LVS)系统分析框架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12年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结构再造力提升最为突出,价值再造力有持续、大幅提升,学习再造力有提高但存在薄弱环节,总体上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有大幅度提升,其TII指数增长了49.8%。结构分析表明,大型企业特别是民营大企业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作用最大。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提出企业创新胜任力的概念,明确其内涵、特征、功能和要素体系,提出精神-制度-行为三位一体的企业创新胜任力模型,构建企业创新胜任力要素体系。以具体企业为例,分析其在创新过程中的创新胜任力要素,发现其在创新发展历程中具备胜任创新的各项要素,研究结果表明该企业具有很高的创新胜任力。  相似文献   

9.
代虹  何谦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5):44-46,50
本文在动态能力战略观的基础上,从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入手,分析了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必须具备的四项要素:能力拥有、能力创新、能力整合和组织学习,论述了企业如何动态性地协调这些要素去形成和保持国际竞争优势,构建出了基于动态能力战略观的企业国际竞争优势模型。  相似文献   

10.
陈元志 《科学学研究》2012,30(2):194-200
 企业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考虑技术要素与其他非技术要素间的协同问题。企业的技术创新路径是在渐进式创新与突变式创新交替演进的。在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创新概念框架,梳理宝钢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和技术能力的培育过程,从“战略-知识-组织”三个维度探讨宝钢协同创新的内涵实质,印证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生态创新是企业走向绿色发展的根本路径,评价生态创新是小微企业推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的关键之举。以贵州省小微企业数据为样本,从内部驱动和外部驱动两方面初步设计小微企业生态创新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验证与完善,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小微企业生态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良好适用性,生态资源创新水平对小微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较大,生态文化建设水平影响相对较小。最后,提出建立环境主体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完善企业生态管理有机协调体系,加强企业生态资源要素动态整合等提升小微企业生态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技术异质性,利用共同前沿理论研究2006-2017年浙江省不同性质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差距、技术差距、变化趋势和效率损失根源。研究结果表明,(1)2006-2017年间,浙江省不同性质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均值较低。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均值依次递减,差距较小。(2)内资企业的技术水平反映了浙江省内的最优技术,外资企业和港澳台商企业与浙江省最优科技创新技术分别有12.3%和15%的差距。(3)内资企业和外商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损失源于管理水平低下,港澳台商企业的效率损失同时来源于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不佳。  相似文献   

13.
以电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基础并根据其特点,通过对电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筛选和分析,建立一套能源电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评价指标体系,首次利用云模型在电力企业技术能力评价上,构建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得出企业创新能力水平的评价结果并进行分析,证明该模型的正确性,提出提高电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构建适用于各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跨年度比较的评价体系,结合企业创新特点和区域创新管理需求,从创新实力、培育潜力、区域贡献等维度构建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评价量化基础指数体系,评价指标由40个减少至27个,客观赋权形成指标权重,通过一级指数和3个二级指数从多维度量化评价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情况,并可延伸兼容多个年度时间序列周期;进一步利用2008—2019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相关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熵值法进行量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以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指数持续快速提升,创新实力指数和区域贡献指数增长快,但是培育潜力指数下降,为此提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未来发展重点方向应由数量规模增长转变为规模效率提升,以及调整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导向、增加高新技术企业金融供给、加强高新技术企业产业组织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风险来源、风险影响因素和技术创新过程的角度,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进行了识别,构建了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评价指标主观性、模糊性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价模型,并从河南省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中选取了30项技术创新项目作为实例,说明了模糊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风险预测研究中的适用性,得出模糊BP神经网络比单纯的BP神经网络具有更强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以2013—2017年我国智能制造上市企业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交叉效率模型对样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其次通过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及程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智能制造上市企业之间技术创新效率差距较大且整体效率偏低,年平均效率集中在0.35~0.4之间,但随着时间推移,整体呈上升趋势;甄别影响因素发现,企业偿还能力、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营运能力、企业规模和智能制造领域核心产业的市场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均有正向影响,其中企业运营能力影响显著,而企业规模影响较小。最后就提高我国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韩兵  苏屹  李彤  万民 《科研管理》2018,39(3):11-19
高技术企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等特点,是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在国家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在考虑时滞效应的基础上构建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两阶段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应用动态两阶段DEA模型对两个阶段的绩效进行评价,通过对我国27个省域2012-2015年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全面分析各省高技术企业在技术研发以及技术转化两个阶段的效率。研究表明:我国各省之间的高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水平上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大部分地区的高技术企业存在重视中间成果而忽略商品化产出的问题,需针对不同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差异性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对策。研究成果为更客观的评价我国不同地区间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供了工具,为不同地区制定相应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证测度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志勇  林聃  何林 《科学学研究》2008,26(3):619-632
 大企业是国家自主创新的重要生力军,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和依托。本文基于灰色白化权函数定权聚类法构建了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并运用AHP法对测度指标进行了赋权,以33个制造业大企业为样本,对其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测度。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总体状况很不乐观,其主要测度指标的表现也很不理想,与世界知名创新型企业尚有较大差距,挑战严峻,形势紧迫。  相似文献   

19.
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出发,建立了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为该指标体系的各层次指标赋权,运用多重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某建筑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