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荸荠、莲藕、莲子中的铁、锌、钙的含量,在样品处理过程中,采用湿法消化法和干法灰化法这两种处理方法进行多元素的消解,并对这两种样品处理方法的操作效果及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在本实验的条件下,铁的线性关系是0.1~5.0 mg/L,检出限为0.19 mg/L;锌的线性关系是0.2~1.0 mg/L,检出限为0.04 mg/L;钙的线性关系是0.5~14.0 mg/L,检出限为0.22 mg/L.回收率在90.6%~103.2%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中国樱桃离体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樱桃春季刚萌发的顶芽和腋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生长调节物质对中国樱桃初代培养、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樱桃的最佳初代培养基为MS+6-BA1.0 mg/L+IBA0.2 mg/L;MS培养基中加入1.0mg/L6-BA和0.2 mg/L NAA,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系数达11.73;组培苗在1/2 MS+IBA0.5 mg/L+NAA0.1 mg/L培养基上根诱导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91.1%。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锌在平菇菌丝体和子实体中的富集及对其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锌,平菇子实体和菌丝体对锌有不同程度的富集作用.在培养基中添加5g/袋的ZnSO4.7H2O和175mg/L的锌,平菇子实体和菌丝体中锌的含量最高分别为0.013mg/g干重和0.023mg/g干重;在培养基175mg/L的Zn^2+,平菇菌丝体吸收锌的效率最高为6.30%;培养基锌含量为100mg/L时能明显促进菌丝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以仙茅的带顶芽茎作为实验材料在MS+6-BA0.1mg/L+IAA0.1mg/L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无菌的叶,再以仙茅无菌叶作为实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6-BA和NAA对其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加入6-BA1.0mg/L和NAA0.2mg/L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加入6-BA0.1mg/L和NAA0.5mg/L对不定芽的诱导最有效且有利于芽的生长;MS0培养基对生根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栽培黑豆和野生黑豆粉末对深层发酵灵芝菌丝生长、灵芝酸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菌丝活化、种子液培养、液体深层发酵培养3阶段获得灵芝菌丝体,用乙醇提取灵芝酸,香草醛法测定其含量并计算产量。结果:当培养基栽培黑豆浓度为10g/L时,灵芝酸含量和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59和2.66倍;当培养基野生黑豆浓度为10g/L时,灵芝菌丝体生物量和灵芝酸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25和3.89倍;当培养基野生黑豆浓度为4g/L时,灵芝酸含量达到最大值39.845mg/g。当培养基中野生黑豆浓度为6、8、10g/L时试验组灵芝酸产量无显著差异。结论:从经济性角度考虑,添加4g/L野生黑豆优化培养基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生姜种质资源的常温离体保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建立生姜种质资源的常温离体保存体系,本实验将扩繁培养后得到的试管苗,接种到12种不同培养基中,在光照强度为2500Lux(12小时/天)、25±1℃下保存5个月,观察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甘露醇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培养基中加入甘露醇和蔗糖均可有效抑制试管苗生长;不同浓度的蔗糖对试管苗株高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在一定范围内,蔗糖浓度越高,保存效果越好;而甘露醇对试管苗生长的抑制效果更明显.综合试验结果得出,蔗糖浓度30g/L,甘露醇浓度20g/L的培养基对生姜试管苗保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宜宾学院学报》2017,(12):116-119
以‘银叶’野鸦椿带芽茎段为材料,研究其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75%酒精处理30 s结合0.1%升汞处理8 min,消毒效果最好;MS+1.0 mg/L 6-BA+0.1 mg/L NAA为适宜的初代培养基;MS+2.0 mg/L 6-BA+0.5 mg/L NAA为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达4.07;‘银叶’野鸦椿组培苗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显著低于野鸦椿组培苗的叶绿素a含量.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采自大连沿海的13种速生海藻的无机营养元素的含量,并针对不同生长季节,不同海域对分属于不同门类的4种海藻富集无机元素的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3种海藻中均含有钾、钙、磷等常量元素和铁、锰、铜、锌等微量元素,其中,褐藻门的钾、钙含量最高,绿藻门的磷含量最高,微量元素中,绿藻门的铁、铜含量最高,而红藻门的锰,锌含量最高,海藻富集无机元素的能力与海藻种类,生长季节及海域有关。  相似文献   

9.
以平菇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浓度的Fe^2+在其菌丝体和子实体中的富集及其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150mg/L的Fe^2+,平菇菌丝体中铁的含量最高为1.4mg/100g干重;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100mg/L和150mg/L的Fe^2+,平菇菌丝体吸收铁的效率最高为2.0%;固体培养基Fe^2+浓度为125mg/L时能明显促进菌丝体的生长;子实体中添加5gFeSO4.7H2O时能明显提高其产量,子实体中添加2.5gFeSO4.7H2O时吸收Fe^2+的效率最高,为1.19%.  相似文献   

10.
文心兰、蝴蝶兰类原球茎薄切片高频诱导PLB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文心兰、蝴蝶兰类原球茎薄切片为外植体,探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6-BA、Ad和NAA及其组合、蔗糖浓度及添加椰汁对类原球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特定浓度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合使用是PLBs高频发生的关键;培养基中添加椰汁能有效提高PLBs的诱导频率,培养基中高浓度蔗糖降低文心兰PLBs发生频率,但对蝴蝶兰没有影响;各处理诱导的PLBs在生长状况上差异不明显.适合两种兰花类原球茎薄切片高频诱导PLBs的固体培养基是1/2MS+4.0mg/L 6-BA+2.0mg/L Ad+1.0mg/L NAA+100~200ml/L椰汁+10~20g/L蔗糖+4.0g/L琼脂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镧对大豆铝胁迫的缓解效应;方法:以铝敏感大豆BD2为材料,进行50μmol/L铝胁迫处理,然后添加不同浓度氯化镧(10、100和1000 mg L/L)测定大豆幼苗抗氧化及光合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铝胁迫导致大豆幼苗根系伸长率、根冠比、鲜重及干重显著降低,叶片SOD、POD活性显著降低,且MDA含量显著升高,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_2浓度也均显著下降;而与铝胁迫处理相比,不同浓度镧处理对大豆幼苗根长、鲜重与干重、SOD与POD活性有不同程度地促进作用,并显著降低MDA含量,同时提高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强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其中以10 mg/L镧处理效果最好;结论:适宜浓度的镧处理能够通过增强大豆幼苗的抗氧化能力,提高其光合性能,提高大豆幼苗对铝胁迫的适应能力,有效缓解铝对大豆幼苗生长的毒害。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通过新鲜葡萄种子进行不同浓度的GA3浸泡、相同浓度的GA3不同浸泡时间处理,调查对葡萄发芽率、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GA3处理中,以2 500mg/L处理效果最佳;在同一浓度不同浸泡时间的处理中,以24 h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金叶日本冬青组培增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叶日本冬青(Ilexcrenata)幼嫩茎段获得的无菌苗作外植体,通过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NAA和6-BA、选取茎段不同部位、设置液体培养基琼脂不同加量、不同pH值、不同光照强度等处理,分别对金叶日本冬青离体增殖培养进行研究,从而筛选增殖效果最佳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1.0mg/L6-BA结合0.5mg/LNAA的增殖效果最佳;不同部位的外植体对增殖具有一定影响,试验发现采用茎尖培养,效果最佳;不同琼脂浓度、pH值及光照强度对其增殖均有一定影响,在生产中利用近似流体态的0.2%琼脂培养基效果较好;培养基pH值为6.0时效果最佳,芽数量多,苗生长健壮;在自然光培养下,芽增殖系数、苗高度和植株生长状况都优于相同光强的日光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氯化汞不同处理时间对草莓茎尖培养消毒的影响和不同种类、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草莓试管苗增殖、生根的影响,建立不同品种草莓茎尖脱毒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草莓品种‘红颜’‘红花’‘天仙醉’‘越丰’‘雪兔’匍匐茎茎尖为材料,设置不同的0.1%氯化汞处理时间,筛选出草莓茎尖消毒效果最佳的氯化汞处理。通过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筛选出5个草莓品种最适的增殖培养基。并通过试管苗的移栽炼苗,比较不同品种草莓的移栽成活率。结果:0.1%氯化汞处理6 min最适合草莓茎尖外植体消毒。‘红颜’品种最适增殖配方为MS+0.4 mg/L 6-BA+0.06 mg/L IBA;‘红花’品种最适增殖配方为MS+0.6 mg/L 6-BA+0.03 mg/L IBA;‘天仙醉’品种最适增殖配方为MS+0.2 mg/L 6-BA+0.06 mg/L IBA;‘越丰’品种增殖最适增殖配方为MS+0.2 mg/L 6-BA+0.03 mg/L IBA;‘雪兔’品种最适增殖配方为MS+0.2 mg/L 6-BA+0.06 mg/L IBA。草莓试管苗比较容易生根,在无激素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5.
以野生小叶章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MS对外植体生长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种类及浓度配比激素对丛生芽增殖和生根的影响。表明小叶章茎段用75%酒精消毒30 s,再经0.01 L汞溶液浸泡4 min的灭菌效果较好;茎段直接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0.05 mg/L KT+1.0 mg/L 6-BA+0.1mg/L+TDZ 0.1 mg/L NAA,诱导率可达87.44%;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0.1mg/L KT+0.5 mg/L 6-BA+0.05 mg/L TDZ+0.1 mg/L NAA,增殖系数可达5.76;生根最适宜培养基为0.5MS+2.0 mg/L NAA,生根率为93.33%。  相似文献   

16.
采用廉价易得的钢渣作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水中磷、砷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钢渣投加量的增加,磷、砷的去除率增加,在磷的初始浓度小于50 mg/L,投加量为0.75 g/100 m L时,磷去除率达99%以上;在砷的初始浓度小于10 mg/L,投加量为6 g/100 m L时,砷去除率也可达99%以上。p H影响钢渣对磷、砷的去除性能,中性条件下,钢渣对磷的去除效果最好;p H 9~11,有利于钢渣对砷的去除。钢渣对磷、砷的吸附均符合Lan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具有"快速吸附、缓慢平衡"的特点。钢渣是一种良好的吸附除磷材料,对砷也有一定的吸附能力,磷和砷在钢渣上的吸附为竞争性吸附。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蓖麻再生体系建立的最佳配方,本研究以云杂N-2蓖麻种子为供试材料,对蓖麻种子消毒后,取胚轴分别接种在MS(Murashige and Skoog)为基本培养基上,并附加不同浓度的IAA(0.1 mg/L、0.3 mg/L和0.5 mg/L)、6-BA(0.5 mg/L、0.7 mg/L和0.9 mg/L)及不同浓度水解乳蛋白(0 mg/L、250 mg/L、500 mg/L和750 mg/L),进行愈伤组织培养和分化培养.结果表明:在IAA浓度为0.3 mg/L、6-BA浓度为0.7 mg/L时蓖麻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80%;在IAA和6-BA浓度最适,水解乳蛋白的浓度为500 mg/L时,愈伤组织生长状况最佳,呈淡黄色,褐化程度低;诱导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02 mg/L NAA,芽的增殖系数达6.15.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碳源对灵芝液体发酵灵芝酸生产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玉米粉、小麦粉、荞麦粉下灵芝液体发酵菌丝体干重、灵芝酸含量及产量。结果:培养基玉米粉浓度4g/L时,菌丝体干重和灵芝酸产量分别达到最大值,较对照组提高了1.11和1.26倍;培养基小麦粉浓度10g/L时,干重和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0.73和0.87倍;培养基荞麦粉浓度7g/L时,干重和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0.97和1.15倍。培养基玉米粉浓度7g/L时,灵芝酸含量达到最大值23.538mg/g。培养基中玉米粉浓度为4、5、7、10g/L时,灵芝酸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从生产实际考虑,应使用4g/L的玉米粉优化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配制六种含不同浓度Ca^2 的营养液进行肾蕨的水培试验,研究了Ca^2 的含量对肾蕨水培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750mg/L Ca(NO3)2的营养液配方4较有利于肾蕨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以甘薯品种豫薯12的茎尖分生组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其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豫薯12最适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在诱导茎尖成苗单因子实验中,最适宜的6-BA浓度为0.5 mg/L,最适宜的NAA浓度为0.01mg/L;在双因子实验中,诱导成苗最适宜培养基是MS+6-BA 0.3 mg/L+NAA 0.01mg/L;在茎段增殖实验中,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是MS+GA30.1mg/L+NAA 0.5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