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能全面地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辉 《中国学校体育》2013,(Z1):152-153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教师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我们只有努力去总结与尝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合理地进行心理治疗,才能保证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我们的素质教育的步伐才会迈得更坚实、更有力。  相似文献   

4.
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人的身体和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生病。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自觉的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技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能全面的得到健康发展。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属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据天津市的统计,在该市5万名大学生中,约有16%以上的学生分别患有恐怖症、焦虑症、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和情感危险。《人民日报》1989年8月15日报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健康的心理是健康身体的内在动因”。心理不健康会导致身体异常、患病,甚至会影响一生。因此,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合理的心理治疗,保汪学生能全面地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而通过体育运动,可达到身体的健康,从而实现心理的健康。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是对高中女生在体育锻炼时的抵触心理的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中女学生不爱上体育课的原因有:学生个人的生理、心理存在的问题;教师思想业务方面,师生关系;客观条件以及教材等方面的问题,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利用心理效应,可以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合理安排运动项目可调节学生的不良心理;配以适当的锻炼处方,可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心理训练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培养健全的心智以促进身体的健康,而且是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关心身体的健康,还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呈增多趋势,众多诱因导致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社会必须从认识上、行动上帮助这些学生走出“郁闷”,重新拥有阳光般明媚的健康心态。  相似文献   

10.
体育活动、心理健康与提高学生素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苓 《体育教学》2000,(5):13-13
学生素质,不外乎就是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辩证统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智、体三个方面的统一。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因此从这一观点来看,发展应包含身、心或生理、心理两个方面的健康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生理方面的健康教育,而忽视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缺疾,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卫生学研究也指出,人的身、心健康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  相似文献   

11.
谈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能力的培养,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结合体育教学,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独生子女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进行调查,揭示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社会学、心理学、体育教学等多角度出发,分析独生子女大学生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应具备的综合素质。针对目前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体育教学及校园文化等手段对他们施加干预对策,使其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也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健身健美训练不仅是1种生理训练,也是1种心理训练,身、心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健美训练的“背景”应该成为1种心理按摩,而不是1种心理折磨,至少应尽量减少心理负担.但心理方面的问题却普遍被教练员们忽视,并因此采用一些错误的手段和方法.本文对时下教练员们普遍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提高健身操教练员的教学水平,使锻炼者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更好的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思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思想应有“健康第一”为先导、以全面育人为中心、以身心协调发展为重点、以终身健身为方向。而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抓好教学大纲的制暄,其次要抓好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了心理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在体育教学中创设与优化良好的心理因素来实现运动参与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并遵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20多年中,中国体育心理学研究有了长足发展,但在研究中心理测量与统计方法应用也存在诸多问题。笔者从后现代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1)体育心理学不能视为纯自然科学,心理测量方法的滥用忽视人的社会性,容易导致测量的真实性问题;2)心理统计的取样容易忽视人的个性,其代表性值得怀疑;3)重数据处理轻理论探讨是阻碍中国体育心理学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的身心压力越来越重,各种各样的职业病、富贵病威胁着人们身体的健康,随着经济的增长,健康的身体成为人类第一追求目标。采用什么样的健身方式将成为人们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北京、武汉、桂林三个城市的居民的休闲行为、健身方式进行调查,并从健身方法、手段入手,对其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李虹  林娟 《体育科技》2007,28(4):66-68
针对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采用SCL—90对1000名广西民族大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调查结果显示:有75.5%的学生存在各种轻度的不良反应,有4.3%的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焦虑等症状。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引起各高校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9.
智力障碍儿童特殊体育教学原则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并运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体育教学论和特殊教育理论与方法,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智障学校的特殊体育教学应遵循个别化、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