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2019年多场国内男子100 m跑决赛的起跑时间-压力曲线数据、前10 m用时和比赛成绩的分析,探析影响我国不同运动员技术等级的男子100 m跑运动员起跑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菲普莱电子起跑监测系统获取运动员起跑的时间-压力曲线,通过全国田径竞赛管理系统获取比赛成绩,使用视频拍摄和软件解析获得运动员前10 m用时,以其作为评价起跑能力的指标,采用皮尔森相关分析法,对起跑时间-压力曲线的数据、前10 m用时和比赛成绩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我国国际级运动健将等级男子100 m跑运动员的前10 m用时与比赛成绩(r=0.847,P=0.003)、反应时(r=0.894,P=0.016)呈显著正相关,与动作时(r=-0.946,P=0.004)呈非常显著负相关;2)运动健将等级男子100 m跑运动员的前10 m用时与峰值力(r=-0.545,P=0.024)呈显著负相关,与比赛成绩(r=0.543,P=0.024)呈显著正相关;3)一级运动员等级男子100 m跑运动员的前10 m用时与比赛成绩(r=0.505,P=0.039)、单前脚蹬伸时(r=0.410,P=0.042)呈...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辽宁省乒乓球男队运动员视觉反应时分析,探讨反应时对乒乓球运动成绩的影响.方法:选取辽宁省乒乓球男队的全体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先按年龄分层,再按运动成绩(国内比赛成绩和队内比赛成绩)分成运动成绩良好组和运动成绩一般组,用计算机视觉反应时测定软件同时测定2组运动员视觉简单反应时与视觉复杂反应时.结果:运动成绩良好组的运动员视觉简单平均反应时、视觉简单最快反应时、视觉简单最慢反应时与视觉复杂平均反应时、视觉复杂最快反应时、视觉复杂最慢反应时均比运动成绩一般组的运动员短,差异均有显著性(t平均=3.60、t最快=3.04、t最慢=2.68,P均<0.05;t'平均=3.52、t'最快=2.38、t'最慢=2.31,P均<0.05).结论:视觉反应时与乒乓球运动成绩显著相关,视觉反应快的运动员运动成绩好;可作为专业乒乓球运动员选材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少年7人制橄榄球运动员(以下简称“球员”)灵敏表现与感知决策、冲刺速度和下肢肌肉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30名上海市球员(14男,16女)为研究对象,通过Y灵敏(Y reactive agility)、Y变向(Y pre-planned agility)、30 m冲刺、反向跳(countermovement jump, CMJ)、静蹲跳(static jump, SJ)、下落跳(drop jump, DJ)和等长大腿中部拉(isometric mid-thigh pull, IMTP)测试分别对其灵敏、感知决策、速度、下肢爆发力和下肢力量进行测评。结果:1)球员的灵敏表现与感知决策能力呈非常高度正相关(r=0.748,P<0.01),与0~5、0~10和0~30 m冲刺表现呈高度正相关(r=0.536~0.641,P<0.01),与CMJ高度、SJ高度、DJ高度和反应力量指数(reactive strength index, RSI)呈高度到非常高度负相关(r=-0.547~-0.729,P<0.01),与峰值力,相对峰值力,在0~100、0~150、0~2...  相似文献   

4.
高水平女子铁饼运动员运动素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13名我国健将级女子铁饼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专项投掷速度对女子铁饼运动员专项成绩的影响最大,它对专项成绩的贡献率为56.58%.②对女子铁饼运动员专项投掷速度影响最大的是下肢爆发力,其次是躯干力量,下肢最大力量的影响相对较小;③专项投掷速度与下肢爆发力呈高度正相关、与躯干力量呈中度正相关、与下肢最大力量呈中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备战2014亚运会期间,国家女子水球队身体成分、专项身体素质和战术训练动作强度分布特征与能量摄入的关系。方法:除守门 员外,备战2014亚运会中国国家女子水球队24名队员,(22±4)岁,(23.0±2.3)kg/m2,按水球战术训练角色分为中锋(n=6)、防中锋(n=10)和外线(n= 8)3组,进行连续6天的膳食调查,同时采集该周全部战术训练动作强度分布数据,专项游泳成绩和身体成分于膳食调查前一周测量。结果:(1)外 线运动员身高、体重和去脂体重显著低于中锋和防中锋,体脂%无组间差异;(2)防中锋运动员10×200 m泳速显著慢于外线,中锋运动员10×50 m泳 速显著快于防中锋;(3)战术训练中,外线运动员低强度动作持续时间和训练时间比重显著高于中锋和防中锋,中、高强度对抗时间显著低于中锋和 防中锋;(4)外线运动员的日能量摄入总量显著高于中锋;(5)受试队员体重、体脂重量、去脂重量、BMI 和体脂%与日能量摄入总量呈显著负相关,宏 量营养素摄入量与日能量摄入总量呈显著正相关,专项游泳成绩、低强度战术动作训练持续时间和训练时间比重与能量摄入总量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战术训练不同强度动作分布特征而非身体成分和专项身体素质,是决定重大比赛备战期间国家女子水球队不同位置运动员能量摄入的重要 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赛艇运动员各项运动素质与2 000 m测功仪成绩的关系.根据训练计划安排,定期、多次对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的相关运动素质及专项2 000 m测功仪成绩进行系统测试.研究结果显示,在第1次测试时,全力2 000 m测功仪成绩与全力5 000 m(r=0.94)、全力500 m测功仪(r=0.74)和最大力量卧拉(r=-0.66)、最大力量深蹲(r=-0.56)、最大力量卧推(r=-0.54)成绩高度相关;全力2 000 m测功仪成绩与全力100 m测功仪成绩不呈显著性相关(r=0.46,P>0.05).在第2次测试时,全力2 000 m测功仪成绩与全力5 000 m(r=0.93)、全力500 m(r=0.87)、全力100 m测功仪(r=0.73)和最大力量卧拉(r=-0.68)成绩高度相关.全力2 000 m测功仪成绩与最大力量卧推(r=-0.48,P>0.05)、最大力量深蹲(r=-0.18,P>0.05)成绩不呈显著性相关.在第3次测试时,全力2 000 m测功仪成绩与全力500 m(r=0.92)、全力5 000 m测功仪(r=0.85)和最大力量卧拉(r=-0.62)、全力100 m测功仪(r=0.58)成绩高度相关;全力2 000 m测功仪成绩与最大力量卧推(r=-0.32,P>0.05)和最大力量深蹲(r=-0.38,P>0.05)成绩不呈显著性相关.研究结果说明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各项运动素质与测功仪2 000m成绩之间是一个动态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钢架雪车运动员不同推橇阶段支撑期冲量特征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和Kistler测力台,同步采集17名国家钢架雪车运动员推橇阶段的运动学(速度与制动期、推进期时长)和动力学参数(地面反作用力、冲量)。结果:1)与第3步相比,推橇20 m处的制动期时长更长而推进期时长更短,制动力和垂直力峰值更大而推进力峰值更小,水平制动冲量更大而水平推进冲量、净水平冲量更小;2)在第3步和20 m处,水平推进冲量、净水平冲量与速度均呈强的正相关关系(r=0.650, r=0.624, r=0.615, r=0.850, P<0.01);垂直冲量与第3步速度呈强的正相关关系(r=0.662, P<0.01);水平制动冲量与推橇20 m处速度呈中度正相关关系(r=0.536, P<0.05)。结论:对于我国优秀钢架雪车运动员来说,较大的推进冲量和净水平冲量对推橇阶段的速度极为重要,且在推橇加速阶段产生相对较大的垂直冲量可能更有利于提高推橇速度,但同时也不能忽视最大速度阶段制动冲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我国优秀花样游泳运动员功能性动作能力与力量素质的相关性,分析功能动作筛查测试与力量素质测试结果存在的内在联系,从专项视角探讨花样游泳运动项目的训练策略并提出建议。方法:选取国家花样游泳队14名健将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FMS、握力、上肢力量、股内收肌群力量、躯干核心耐力、下肢爆发力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14名花样游泳运动员FMS测试平均得分为15.21分,有5人测试得分低于运动损伤高风险的临界值(14分);2)FMS测试总分与Keiser坐姿上推(偏相关系数=0.622,P<0.05)、45°股内收肌群横向收缩力量(偏相关系数=0.652,P<0.05)、90°股内收肌群横向收缩力量(偏相关系数=0.746,P<0.01)均呈正相关;3)直线弓步蹲与Keiser坐姿上推(偏相关系数=0.711,P<0.05)、无反向纵跳(偏相关系数=0.661,P<0.05)、有反向纵跳(偏相关系数=0.614,P<0.05)和40 cm跳深跳高(偏相关系数=0.754,P<0.01)均呈正相关;肩部灵活性测试得分与Keiser下蹲上推(偏相关系数=0.575,P<0.05)、45°股内收肌群横向收缩力量(偏相关系数=0.585,P<0.05)以及90°股内收肌群横向收缩力量(r=0.867,P<0.01)均呈正相关,与仰桥耐力呈负相关(偏相关系数=0.701,P<0.05);旋转稳定性与40 cm跳深跳高呈正相关(偏相关系数=0.575,P<0.05)。结论:我国优秀花样游泳运动员髋关节主动灵活性和臀大肌-髂胫束联合等肌群的主动柔韧性较好,但存在膝关节、髋关节稳定性差、躯干核心区肌群控制力不足等问题,受主导臂和主导腿均为右侧影响,运动员身体两侧不平衡明显。运动员FMS测试得分并不能全面反映其力量素质的高低,FMS测试得分与部分力量素质测试结果存在相关性,可能与两种测试均涉及同一动力链结构系统肌群的协同工作和动作存在做功类型的相似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Meta分析定量评价运动水平对足球运动员行为指标与眼动指标的影响,为促进低水平运动员视觉搜索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内外大型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采用Stata15.1软件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并绘制森林图,采用Egger’s进行定量发表检验并绘制漏斗图。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包括230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表明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反应时短于低水平运动员(SMD=-0.135,P<0.001),高水平运动员注视点较少(SMD=0.924,P=0.187),注视次数高水平运动员少于低水平运动员(SMD=-0.440, P=0.491),注视时间高水平运动员较低水平运动员长(SMD=-0.512,P=0.259)。结论:高水平足球运动员表现出更短的反应时,水平越高、经验越丰富的运动员反应时越短。高水平足球运动员与低水平足球运动员相比注视点较少并有选择性的注视支撑脚、摆动腿与脚触球等重点部位,注视次数少并集中在腿部、髋部与头部,注视动态刺激材料较静态材料注视次数更少,注视时间长但在高压状态下注视时间短。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德国IsoMed 2000等速肌力测试仪,对17名健将(健将组)和18名一级(一级组)男子举重运动员进行双侧髋、膝和踝关节60°/s、120°/s、180°/s和240°/s向心、离心(每种角速度5次)测试。探讨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下肢关节不同角速度等速肌力的特征,比较健将与一级组间差异,对健将组下肢关节相对峰力矩与相对专项成绩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建立抓、挺举与峰力矩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的髋关节相对伸爆发力与相对抓举呈高度显著正相关,髋关节中速(120°/s)、膝踝关节相对伸爆发力与相对抓举呈中度显著正相关,而踝关节相对屈绝对力呈中度显著负相关;髋关节相对伸爆发力与相对挺举呈高度显著正相关,左膝(挺举弓步腿)相对中速(120°/s)、爆发力和踝关节相对爆发力与相对挺举呈中度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8名上海市中长跑队男子1500m跑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Wingate无氧功率、最大摄氧量、通气无氧阈、1000m跑后乳酸值等运动能力指标测试。结果显示:冲刺速度与乳酸水平显著正相关(r=0.759,P〈0.05),最大无氧功率,VT/VO2max%呈正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r=0.655,P〉0.05;r=0.621,P〉0.05)与最大摄氧量呈负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r=-0.238,P〉0.05)。  相似文献   

12.
赛前大量饮酒对运动成绩有影响,酒精有镇静作用,能降低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大脑的活跃度,影响人体一些关键的运动能力,如反应时、平衡性及手眼协调能力等.赛后运动员为庆祝胜利或放松自己,很容易喝酒,但"饮酒作乐"会影响运动员随后的恢复过程.  相似文献   

13.
利用ERP(Event Related Potential)技术考察乒乓球运动员和大学生在一般认知加工过程中的差别。研究假设:运动员由于长期训练的原因,他们在早期的视觉注意、认知控制和识别过程中将与普通大学生存在差异。研究选取10名国家二级乒乓球运动员和12名普通大学生,考察他们在视觉空间旋转判断任务中的表现。结果显示,运动员和大学生在辨别反应任务和选择反应任务的反应时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两者在ERP结果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辨别反应中,运动员在O1和OZ点P1波的振幅显著小于大学生,在FZ点N2波的振幅显著大于大学生(P<0.05);在选择反应中,运动员在OZ点的振幅显著小于大学生(P<0.05),在F3和FZ点的N2振幅显著大于大学生(P<0.05),在CZ和C3点P3波的振幅显著小于大学生(P<0.05)。在刺激呈现后 400~500 ms期间,除了顶叶的激活外,乒乓球运动员显示出额叶的激活,而大学生则显示出双侧颞叶激活。结果表明,受长期训练的影响,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视觉注意和认知控制能力,在反应选择和动作准备上,运动员倾向于采取自上而下的加工,而大学生倾向于采取自下而上的加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世界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基本情况、运动技术与综合实力(因子得分)之间的关系;构建综合实力(因子得分)与运动成绩间最优模型。方法: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沙滩排球项目所有参赛的24对(共计4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探讨运动员基本情况、运动技术与综合实力(因子得分)之间的关系,采用回归法构建综合实力(因子得分)与运动成绩间最优模型。结果:(1)基本技术因子、主动得分因子、基本条件因子和体型因子分别占世界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基本情况、运动技术构成比例的49.9%,13.8%,12.7%和11.3%。(2)对三个回归模型和模型偏回归系数进行检验,发现因子得分3和因子得分4不能被引入模型。结论:(1)世界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基本情况、运动技术构成主要体现在基本技术因子和主动得分因子。(2)综合实力(因子得分)与运动成绩间的最优回归模型应以因子得分1和因子得分2为自变量,奥运名次为因变量来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5个冬季运动项目的 431名我国优秀冰雪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其家庭社会经济状况(SES),分析家庭SES和父母支持程度与运动员运动等级、性别、地理区域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剖析家庭社会生态因素在运动员成才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本调查中的绝大多数(99.53%)运动员来自SES得分中等及以下水平的家庭,健将及以上级别的运动员家庭SES显著高于一级及以下运动员(P<0.05);男运动员的家庭SES略高于女运动员,但差异不显著(P>0.05);76.8%的运动员母亲和76.3%的父亲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多数运动员父母的职业类型为个体工商户和农业劳动者;西南地区冰雪运动员家庭SES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地区(P<0.05),东北地区运动员父母受教育程度得分显著高于西南和华东地区(P<0.05)。绝大多数冰雪运动员(82.4%)认为父母在情感和精神方面给予的鼓励和支持最多;运动等级越高的运动员父母支持程度显著越高(P<0.05);男运动员父母的支持程度,特别是经济上的支持显著高于女运动员(P<0.05);东北地区父母的支持程度最高(P<0.05)。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赛前高原体能训练对高水平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体能竞赛成绩的影响。方法:以7名优秀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2个阶段有所侧重地进行赛前高原体能训练,并分4次测定体能竞赛项目成绩。结果:经过5周的高原体能训练,参加全国冠军赛的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30 m冲刺成绩有显著性提升(P<0.05),引体向上、躯干核心力量、3 000 m跑及体能总成绩有非常显著性提升(P<0.01),垂直纵跳成绩有提高趋势(P<0.1);7名运动员在冠军赛体能竞赛中均取得最佳成绩,其中4名运动员创造了最佳游泳专项成绩。结论:高水平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进行以力量训练为主的赛前高原体能训练有助于提升体能竞赛成绩;力量训练未对高水平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的游泳专项成绩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勇  傅博  朱荣 《体育学刊》2011,(5):127-131
为探讨急性力竭运动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血浆游离DNA(cf-DNA)的影响,寻找运动员机能监控的新标记物。安排16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在电动跑台上进行一次急性递增负荷力竭运动,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5 min、30 min、1 h、2 h、3 h、4 h、12 h和24 h分别测定红细胞压积(HCT)、cf-DNA、血浆丙二醛(MDA)、肌酸激酶(CK)和肌红蛋白(Mb)。用心率表监控运动过程并记录运动时间和心率,推算训练冲量(TRIMPS)。结果显示:HCT在所有监测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cf-DNA在运动后即刻显著性升高(P<0.01),30 min达峰值(P<0.01),4 h后降至安静水平(P>0.05);血浆MDA、CK和Mb在运动后即刻均显著性升高(P<0.05、P<0.01、P<0.01),并一直持续到运动后24 h(P<0.01、P<0.05、P<0.01)。TRIMPS与运动后15 min和30 min时cf-D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55,P<0.01;r=0.64,P<0.05)。结果说明:cf-DNA是组织损伤早期标志物,可作为运动员机能监控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8.
程勇民 《体育科学》2006,26(1):86-95
研究了羽毛球运动员的运动水平、知识表征和年龄对直觉性运动决策速度和准确率的影响。被试来自全国各省(市)羽毛球队,共计371人,年龄在7~26岁之间。实验采用自主开发的“羽毛球运动决策能力测试系统”。用MANOVA分析了实验结果,表明:预期对羽毛球运动水平的作用机制主要依赖预期正确率。直觉性运动决策效果主要取决于关键信息,“出手动作、被动状态、习惯球路、战术意图、比赛局势”等是羽毛球运动员直觉性运动决策的关键线索。10~14岁是羽毛球运动员直觉性运动决策能力发展的快速增长期,14~20岁为平台期,20岁以后为缓慢发展期。专项知识贫乏和传授不足可能是导致直觉性运动决策能力发展平台期的重要原因。羽毛球预期反应时的最佳定格时机在球拍击球前40ms,动作选择反应时的定格时机在球拍击球后的280ms,以此技术为核心而编制的“羽毛球运动员直觉性运动决策能力测评系统”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9.
董辉  李宁 《体育世界》2014,(4):57-58,56
对参加2012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的31名运动员以问卷方式进行心理测验,分析优秀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结果:1)男性散打运动员的消极情绪明显高于女性散打运动员,积极情绪明显低于女性散打运动员,并存在不同程度显著性差异。2)成绩优秀组散打运动员的消极情绪最低,成绩较差组最高,不同成绩组别在紧张、慌乱、成就感降低、情绪体力耗竭和运动消极评价因子上的得分呈显著性差异。3)紧张和情绪体力耗竭对优秀散打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非常显著预测作用。结论:比赛成功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优于不成功的运动员,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与运动成绩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上海市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在10运会前一年的比赛、训练情况进行连续追踪,应用SRM训练系统对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情况进行分析,对SRM训练系统在自行车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1)使用SRM训练系统可以监测自行车运动员比赛或训练中的实时情况,通过功率、速度以及频率等指标,可以反映自行车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变化情况。(2)自行车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取决于专项力量的大小,而不是绝对力量的高低。(3)自行车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是在自行车运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高频率的踏蹬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