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精髓也是现代居住文化的核心之一.该文化必然成为房地产广告的文化观照之一."天人合一"的居住文化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风水、以及山居传统上.房地产广告可以以这些传统元素作为诉求点,更重要的是把握住"天人合一"的实质,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黄清明 《科教文汇》2008,(3):190-190
儒、道、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构成,他们共有的文化“潜质”——“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坚思想”。儒从伦理道德上倡言“天人合一”,使“天则”道德化。中国古代建筑在其思想影响下,逐渐礼制化、规范化、标准化。道以“无为”为其思想基础,倡导返朴归真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古代园林构建。  相似文献   

3.
《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高校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归为三点:(1)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2)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3)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 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天人之中,人是重点,人要去认识天道,实践天道,体现天道,参与天道其中,最终实现天人合一。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本出自《易传》的两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为什么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因为天行刚健有为,地道柔顺宽容,君子只不过是在法天则地而已。 至于中庸尚和,它本来也是上天的品质之一。中就是度,就是和,就是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源泉,民族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载体,文化与民族的命运具有完全的历史同一性,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命运。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具体意义: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第二,中国传统文化还强调“天人合一”;第三,中国传统文化还要求有美好的追求,把社会利益、长远利益放在首位;第四,中国传统文化还要求将道德、讲诚信;第五,中国传统文化还要求人人平等。  相似文献   

5.
<正>传统建筑是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的文化。原始人从简单地搭建洞穴和树枝茅房时就有了遵循上天的意识。“天人合一”是几千年中华文化演绎史的基础。从古至今,各家道传,百家争鸣,都有对“天人合一”不太相同但又基本一致的阐释,并且从思想到实践,古人在建造中越来越重视体现“天人合一”思想。  相似文献   

6.
沈鹏 《中国科技纵横》2011,(12):157-157
古村落,作为一种传统的人居空间,有着它独特的人居文化思想。村落是自然与人工综合创作的艺术品,其人居环境观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聚落中的古村落,贴近自然、融于山水,有着以“山为骨架,水为血脉”的环境构想;受“世外桃源”居住模式的影响,使追求恬淡、抒情风格的村居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的向往;注重血缘,聚族而居,因此礼制秩序和睦族之风表现明显。本文从中国古村落成因、人文景观、理念基础、景观美学等角度,谈谈中国古村落空间的所具有的基本特点、以及古村落对于今人值得利用和借鉴的地方,展示古村落与我国传统建筑在人居环境文化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李桃境 《科教文汇》2012,(29):52-53
房地产广告设计的精髓在于创意,房地产广告设计的创意要受到设计师的个人艺术修养、开发商的喜好、市场的接受度、房屋所针对的客户群、客户对居住环境的需求等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广告的目的决定了他不要艺术,他要的只是宣传的形式,房地产广告设计师们力求在平庸中创作新亮点,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  相似文献   

8.
某些中国学者文人,每以中国传统文化能从事物的总体去观察,并注意人与自然协调,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自诩;对来自西方的科学,则鄙薄为分科局部,不察整体,还与自然为敌,不如所谓“东方科学”。其实这是对自然科学特别是对地球科学不了解产生的误会。 中国古代是有过“天人合一”的提法,但很多时候,这个“天”并不是自然,而是超自然的神秘;有的贤哲把自然作为  相似文献   

9.
徐琰 《科教文汇》2009,(3):232-232,235
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话题,特别是在“天人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是“天人合一”思想,西方文化主流是征服自然和“天人二分”的思维方式。“天人关系”理论的阐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文化认知的角度来看,节能减排政策的文化价值观和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有许多相通之处。中国传统哲学里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为人类生态文明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文化价值观上的理论支撑。节能减排政策所构建的自然生态文明能够服务于人类,其核心文化价值观应该与儒道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植根于传统文化深厚土壤的古代科学成就令世人所瞩目。其中,在中国思想文化中蕴藏的最根本的力量之一便是天人合一的宇宙本体哲学。本文拟就天人合一观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古代科学之影响作初步探讨,以为抛一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2.
“中”是一个重要观念,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中”,是说凡事应有一个适当的“度”,超过这个“度”,就是“过”;没有达到一定的“度”,就是“不及”。处理事情,要合乎这个标准,就是“执中”。“中”这个概念中国由来已久,是尧舜禹时代就有的思想,经孔子“祖述”过来加以弘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之一。  相似文献   

13.
优化销售流程、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创新广告推广模式是保持房地产销售成本领先的重要战略。在销售流程优化上讲究模板型与时效型并举、均衡发展与共同提高;人力资源成本节约上注重职位设计,把好人员招聘“入口”关、实行工资与绩效挂钩,提高人力效益、建立培训体系,使员工在不断地学习中成长、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创新广告推广模式上建立广告效果监控体系,提高广告投入效益、跳出旧框框,寻找新思路等措施来确立房地产销售的成本领先优势。  相似文献   

14.
滕艳娇 《今日科苑》2009,(18):162-162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特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最根本的一条。它不但是中国哲学——儒家的基本概念,而且是一切其他的思想体系,如道家、佛家、法家、阴阳家等等的出发点和归宿。古代有识之士为什么要用自己毕生的精力"究天人之际"呢?笔者认为,他们的为学和人生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天人合一"的宏大理想或为了达到"天人合一"的至真、至善、至美境域。"天人合一"理论对于克服西方文化的种种弊端,消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异化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红云 《科教文汇》2009,(23):241-242
“天人合一”说,在中国文化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既是世界观又是人生观,在人的行为方式中又表现为一种精神品质。面对着社会的转型,人们在生活方武发生转变的同时,还面临着精神信仰的缺失。本文通过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解读,从而探究其在何种意义上对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品质塑造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儒学所讲的“天人合一”,就是要求人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它的最深刻的价值之一就是承认自然界具有生命意义、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具有人文主义精神.与现代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相契合。当今社会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形成共识.企业必须顺应社会的这种潮流,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长青树。  相似文献   

17.
"天人合一"思想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命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梳理"天人合一"思想的源流演变,分析"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形式.在此基础上,揭示"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丽娜  吴黎 《内江科技》2012,(6):156-15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和谐亚运”与现代体育伦理的关系,进一步强调了“和谐”在体育比赛中的重要价值,从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中,如“顺应自然、天人合一”、“重义轻利、诚信守诺”等众多思想观念中就潜藏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意蕴。而在亚洲运动会的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论证了构建现代体育伦理的必要性;加强体育伦理的建设是亚运“和谐”价值真正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董强 《百科知识》2010,(13):50-5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对房地产进行有效监管的国家之一。“田有定主,民有定所”是历代王朝治国兴邦的首要政务,那么历代政府是如何来监管房地产的呢?  相似文献   

20.
“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是中国传统哲学四大主体思想,是中国人在五千多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国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最全面、最集中的概括,其哲学思想根据,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是中国传统哲学.现阶段我们谈中国模式,其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中国传统哲学对其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