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江苏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一条龙"培养体系的现状及建构策略进行研究。目前江苏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无一支队伍已建构大—中—小"一条龙"升学及训练体系;我省高校所招收的高水平运动员更倾向于"拿来主义",即体工队现役及退役队员、有体校专业训练经历的队员,"成绩至上""锦标主义"等问题仍然突出。通过高校—中学—小学书面协议式挂钩建构运动苗子资源共享和互动系统,建立不同阶段、层次运动苗子的目标体系并其细化,"一条龙"培养体系建构中要摒弃"成绩至上"、"锦标主义"。通过建立各运动项目组织联盟等策略促进江苏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一条龙"培养体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研究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1  
根据目前业余训练的实际情况,论述了我国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模式,指出大中小学课余训练一条龙模式将与体育俱乐部社会化模式并存,体教结合是我国培养和造就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三颗幽 《网球天地》2011,(11):62-63
随着近十年来网球运动在中国大地上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爱好者走上了专业网球培训之路,除了固有的地方队、业余体校、网球俱乐部和家庭式自主培养以外,一条以政府主导、企业协同、基金会运作的全新培养模式也逐渐成熟并壮大。  相似文献   

4.
《湖北体育科技》2018,(8):692-695
目的研究影响儿童网球消费动机的重要因素,引导网球消费市场的扩大以及促进后备人才数量的增长。方法以武汉市200名612岁参与网球运动和消费的儿童为研究对象,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儿童网球运动消费动机影响因素模型。结果和结论武汉儿童网球消费的主要动机在于强身健体、周围环境影响、改变生活方式及培养运动技能。家庭收入、家长受教育程度、职业、参与网球训练频率、网球消费支出、儿童年龄等因素会不同程度影响儿童网球消费的动机。对不同年龄层以及不同家庭环境的儿童进行不同策略的引导,有利于儿童网球消费市场的扩大以及后备人才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依据国内外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江门市网球后备人才资源状况、江门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培养运作方式及培养人才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阐述江门市网球培训体系的建构,旨为培养优秀的网球后备人才、提高我市网球运动竞技水平献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网球职业化前景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管理学上的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网球职业化的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中国网球职业化的最大优势是我国体育体制的保障,女子网球竞技水平迅速提高和全国网球俱乐部联赛的经验;劣势是对职业化本质认识不够,职业化培养模式与举国体制有冲突,后备人才不足,男子网球竞技水平不高。面临的机遇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球运动的普及、中网和上海大师杯等赛事充满活力和2008北京奥运会的有利契机;面临的威胁是资金短缺,职业化人才稀少,网球市场培育不够,职业化运作模式不成熟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以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为主要事例,对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职业篮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将成为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和输送的新途径和主渠道;影响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主要因素有政策与制度因子、社会经济因子、教练员因子、科技因子、观念因子;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设有比较完善的培养体制,有较充足的资金保障,全国选材,运动员的待遇好,专业化训练程度及比赛频度较高,能达到"举国体制"与"职业化"结合双赢的效果;但对后备人才的文化学习不够重视,教练员大多还是以经验进行选材和训练,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电子设备进行训练的监测和控制方面的能力不够。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网球运动管理中心隶属北京市体育局,是北京市网球运动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北京市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是优秀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成才的摇篮。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花样滑冰后备人才的培养形式,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调查法和逻辑法等对珠江三角洲多个滑冰俱乐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滑冰俱乐部现已具备培养花样滑冰后备人才的环境和能力,学员训练情况及家长的支持程度较乐观,学员已在国际业余花样滑冰赛事和国内花样滑冰赛事上取得一定成绩。结论:俱乐部具有培养花样滑冰后备人才的可行性。建议提高滑冰俱乐部与学校的实质性合作,建立健全滑冰俱乐部花样滑冰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拓展滑冰俱乐部营销。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回顾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历史,总结两个不同时期培养模式的转变。研究表明:足球管理体制改革前主要是业余训练三级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金字塔"培养模式,改革后最主要是校园足球、俱乐部后备梯队和足球学校等模式,但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建议:多方协同夯实足球发展基础;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建立流动通畅的多元立体培养模式;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完善青少年足球教练培训体系,提高执教水平。  相似文献   

11.
少儿乒乓球训练中的运动损伤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秋芬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1):37-38,41
自2000年以来,国际乒联先后对乒乓球竞赛规则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新规则和新赛制对运动员的技术、战术、心理、体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启蒙训练越来越趋于"小龄化",教练员在训练中要根据其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训练,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通过对河南、山东和河北3省的10所少年乒乓球训练班学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其损伤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为我国乒乓球运动早出人才、延长运动寿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对抗性较强的项目,运动员的发球技术对比赛成绩的影响比较大。就乒乓球发球技术在第50届世乒赛中对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影响,运用体育统计学的有关知识,分析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特点以及当前发球特点的发展趋势,旨在为乒乓球训练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杜伟 《体育与科学》2006,27(2):75-78
本文采用专家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等,对江苏省5个市有关教体结合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了江苏省体育传统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现状,指出了其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旨在建立起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培养、训练、输送完善的课余训练体系,为实现建设江苏教育强省和体育强省的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篮球后备人才业余训练"体教结合"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利用江苏省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使江苏省篮球后备人才业余训练体制进一步科学化、先进化,探索一种适合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体教结合"的模式,为省队、国家队、国内外高水平的俱乐部队输送现代型人才是我们的研究目标.逐步建立起"小学-中学-大学"(体教结合)一条龙的训练体制和培养制度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体育发展不断深入,高校网球各种训练模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网球运动需要将力量和技巧进行结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协调动作,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游戏模式能够使网球训练富于趣味化,而且通过游戏对学生的各项技能进行提高,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各项发展进行促进。本文结合游戏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高校网球训练现状,提出几点加强训练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网球运动已成为大学生爱好的运动项目之一,参加网球选修课学习的及业余训练的大学生已经占有相当比例,研究和分析大学生参加网球运动的动机、网球教学与训练尚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针对性教学与训练,对于能吸引高校更多网球爱好者参加学习与锻炼,进而深入地开展网球运动,不断提高网球运动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杜东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43-43,45
体育游戏在体育运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网球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则显得十分重要了。运用体育游戏的方法进行网球教学,需要任课老师选择正确的体育游戏,而且要突出游戏的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网球水平的作用。本文浅谈体育游戏在网球教学课程中的运用性研究,从网球课程中的准备活动、技术教学、网球教学比赛等各个方面强调了体育游戏对网球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林柔伟  陈风娟 《精武》2013,(21):88-8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方法,从少儿乒乓球培训的环境、培训的师资力量、少儿的身体素质以及家长对待乒乓球培训的态度等入手,对广州市天河区少儿参加乒乓球培训的动机进行分析和探讨,对深入开展少儿乒乓球培训,提高少儿身体素质,促进广州市天河区乒乓球运动的持续发展,都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何兴权  易东平  尹松 《精武》2012,(29):17-19
目的:利用网球运动干预中学生身体素质,探讨网球运动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实验法对实验组学生进行网球运动干预15周后,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干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经过15周的网球运动干预,实验组学生所有身体素质指标在实验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而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立定跳远、握力、50m、800/1000m成绩提高差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实验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各指标成绩优于对照组。结论:网球运动对促进中学生的上肢力量素质、爆发力素质、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干预影响效果突出,对学生的柔韧素质干预影响效果不够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班学生的网球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针对运动技术水平出现的"瓶颈期"和成绩出现的"高原现象",尝试在训练中实施阻力训练法。研究表明:阻力训练法能有效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班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但是在训练过程中要把握好训练的应用时机、负荷强度等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