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干预教育产业发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扶植教育产业的发展呢?本文提出如下观点:转变政府公共投资重点,在财政支出中进一步加大对教育产业的投入力度;现阶段,政府要想在其储蓄率不可能提高以及财政税收收入增幅趋于下降的情况下扩大对教育产业的投资力度,就不能单纯依靠过去那种财政直接投资的方式,而是应当积极介入到金融资本市场中,加大债务融资的力度,利用各种金融手段来为教育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对教育产业项目盈利性和非盈利性划分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教育产业投资主体;在公共教育产品的供给上,应根据其所含公式性范围的大小在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之间进行明确的权责划分;在提供教育产品方式的选择上,政府应更灵活、更合理地运用直接生产和间接生产这两种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2.
教育产业在投资上具有消费性投资和生产性投资双重属性;生产周期长而且稳定;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步,运行上有较强的计划性,工艺复杂;教育产品既是公共产品,又是私人产品,既是有形产品,又是无形产品。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人力资源配置的二元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不同层次教育的产品性质不同,我国教育人力资源配置存在本质意义上的二元结构。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性质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对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的配置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义务教育人力资源的配置,应当以政府供给和政府调控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对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应当是政府间接供给与市场配置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教育产品的属性与政府职能的调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凤英 《教育学报》2006,2(1):17-23
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对教育产品属性认定的不同标准,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由于教育产品外部性的存在,研究者们所提出的教育产品属性认定的不同标准并不矛盾,是有因果联系的;综合教育产品的消费特征和提供方式,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非义务教育是准公共产品;不同层次类型教育产品的属性存在差异。教育产品属性的公共性或准公共性决定了政府应承担提供教育服务的责任。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教育服务提供中存在着以下问题:公共教育支出总量不足、分配和使用结构不合理,教育服务提供的政府垄断,教育服务政府提供和政府经营的合一。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教育提供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 产品三种类型的服务。从教育产业的角度,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教育的成功经验,提出通过成本分担和民办学校的产业运行 将后两类和生教育推向市场,以推动教育快速发展。最后提出把产业方式引入教育后须防止的三种倾向。  相似文献   

6.
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教师教育作为服务类产品既包括直接产品,又包括间接产品。教师教育提供的直接产品主要指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的教育和培训;间接产品主要指受教育者个人和全社会效用的增加。依据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教师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范畴,其中教师教育直接产品的属性偏向于私人产品,教师教育间接产品的属性偏向于公共产品。在教师教育的提供中,政府需要发挥主体责任。政府提供教师教育的方式主要是政府生产、政府购买和政府补贴。我国政府一直是教师教育的主体提供者,但其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拓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教育可分为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两大阶段.依据公共产品理论和教育性质的不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产品应属于公共产品,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产品则表现为准公共产品属性.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应以平等为基本原则,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则应侧重效率.因此,在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实践过程中,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根据教育产品的不同属性科学地选择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教育可分为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两大阶段。依据公共产品理论和教育性质的不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产品应属于公共产品,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产品则表现为准公共产品属性。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应以平等为基本原则,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则应侧重效率。因此,在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实践过程中,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根据教育产品的不同属性科学地选择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9.
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与教育投资体制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阶段的教育具有不同的公共产品性质,区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性质,为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国力也决定了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必要性。因此,在教育投资主体上划分不同的层次和类别,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多元投资教育的局面,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政府在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与效率问题是个世界性难题。实践证明,政府自己生产教育服务产品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并不是最有效率的制度选择。实行教育服务政府采购,是一条提高政府教育投入与管理效率的新路径。实现教育服务政府采购,能让公共教育服务的安排者(政府)剥离现有的教育服务生产职能,集中力量去搞好教育行政管理,高效地提供充足的公共教育资金;能让公共教育服务的生产者(学校)通过竞争,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教育服务产品;能让公共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学生)自主选择需要的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19.
党领导人大,人大接受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即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法治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一身二任,责任重大,惟有来自人民授权的人大对其进行监督,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性。着力培育和发展人大这种监督力量来实现对党的监督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为可行和有力的。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的事物都能体现真、善、美这三种价值,而人类的心理则存在着求知、立志和追求美好这样的三种心理活动,体现在教学中,占用了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三项,智育、德育及美育。教育的功用实际上就在于顺应人类的天性,促进人的发展以实现美好的生活和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