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参加2008年3月全国青年女排集训的8支重点青年女排90名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青年女排队伍年龄结构跨度大,呈正三角型的人才结构;身高是教练员选材的重要依据之一,运动员不断朝着高大化、力量化的方向发展;我国青年女排副攻队员身体较为单薄,体型偏瘦。  相似文献   

2.
我国优秀女排运动员体能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参加 2 0 0 0年 - 2 0 0 1年全国排球联赛的 10支我国优秀女排 10 5名运动员的体能测试成绩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揭示我国优秀女排运动员体能现状 ,并与往年的体能测试成绩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 ,我国优秀女排总体体能水平不高 ,特别是冒尖的运动员人数偏少。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心动技术对我国优秀女排运动员安静状态、运动状态下心功能指标进行测量,并以体校业余女排运动员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优秀女排运动员具有左室腔扩大和心肌收缩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参加第28、29、30届奥运会女排前6名以及第16届女排世锦赛前6名共24支球队,288名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4项指标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揭示当今世界级优秀女排运动员非技术因素的特征,为中国排球训练及选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2004-2012年期间,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总体上没有大的变化,但运动员身材有大型化发展的趋势。中国女排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克托莱指数已达到了世界女排顶尖强队的身高指标水平,平均年龄略低于世界女排顶尖强队的年龄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5.
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国钊  郭鼎文  盖洋 《体育学刊》2007,14(2):113-116
对97名参加2006年全国青年女排集训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身高、指高和体重等身体形态指标与成年运动员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缺乏身材高大的运动员,助跑摸高、连续摸高等专项身体素质水平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中国女排后备力量身体素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参加第19届、21届全国重点女排冬训运动员、平均年龄为14.70岁的运动员为对象,对他们的身高、手长和主要身体素质进行了研究,客观揭示了我国女排基础高度和主要身体素质现状、优势、弱势及潜力所在,指出了我国青年女排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影响我国甲A女排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因素指标的相关性、各项指标与比赛成绩之间的关系及各项指标在各因素中所占的权重,建立我国甲A女排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因素的评价模型及竞技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客观、量化地评价我国甲A女排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为调控运动训练,提高训练的针对性、系统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红松 《体育科技》2006,27(4):10-12
采用“运动员职业意识指向问卷表”对体育学院68名女排运动员进行测试,从中探求大学生女排运动员的职业意识指向构成、运动成就和职业意识指向的关系、不同训练年限的职业意识指向构成的变化规律,旨在为高校女排教练员的选材、教育、管理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我国青年女排及女排后备队伍的科学训练提供相关专项身体素质的资料,就参加2008年3月全国青年女排集训的8支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测试成绩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研究,并与我国甲A女排专项素质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与甲A女排存在一定的差距,女排后备队伍各队之间身体素质呈显著性差异,网上高度对女排后备队伍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参加2018年至2020年全国青年女排集训的15支队伍183名运动员的三项下肢专项素质进行测试、分析,旨在发现青年女排的下肢专项素质特征,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青年女排下肢力量素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青年女排不同专位间运动员下肢专项力量符合排球专项位置特征,但整体下肢爆发力和快速移动能力偏低,均有上升空间;需着重加强副攻的下肢快速移动能力和二传下肢纵向爆发力。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女排运动员身体条件现状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参加全国女排职业联赛的179名运动员的身高、体重、扣球高度及拦网高度等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中国女排运动员身体条件的基本现状,并发现由于受身体条件的影响,中国女排运动员在弹跳能力等身体素质方面存在较大不足,建议中国女排应重视系统、专门的身体训练,以提高女排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2.
杨昊与古巴女排运动员后排扣球空中击球技术动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录像解析方法对中国女子排球队运动员杨昊及古巴女排4名运动员后排扣球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目的在于揭示杨昊、古巴女排运动员后排扣球空中击球挥臂方式与空中姿态的技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5名运动员表现出3种不同的挥臂方式,即肩上式、水平式、肩下式。水平式与肩下式挥臂速度快于肩上式;杨昊后排扣球空中姿态表现为“]”型→“>”型→“<”型的变化过程,古巴女子排球队4名运动员表现为“>”型→“<”型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2015年第一届青运会女子排球U19比赛的12支队伍142名运动员的身高、体重、手指间距等非技术因素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明晰我国女排后备人才的现状,为今后我国女排后备队伍选材、训练、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少年女排运动员身体素质与技评状况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参加1998年全国女排少年甲组比赛的127名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和技术测验分析认为,我国女排后备人才充足,身体条件良好,但须加强身体素质和技术规范化的全面训练,打好基础,尤其要注意对高个子队员进行全面、系统、正规训练。  相似文献   

15.
我国青年女排运动员肢体操作反应时与运动成绩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187名青年女排运动员和65名普通大学生肢体操作反应时的测量,探讨了肢体操作反应时与她们精神运动特性、专项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8支甲级女排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影响我国女排士气的团体目标一致性、团体内部结构、教练员领导方式和需要的满足4个因子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文章认为:强化运动队团体目标确立过程的科学性和运动员的广泛参与;注意以运动员为本的需要和动机管理;加强运动队的文化建设;重视奖金分配及提高教练、管理者的素质等,都是新形势下提高运动队士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三、我国女排运动员荣获世界冠军统计自1981年以来,我国女排运动员在所参加的2次世界杯赛、1次世界锦标赛和1次奥运会中,总共22人获得过4次世界冠军。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与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参加第27、28、29届奥运会女排各12支球队,576名运动员的身高、体重、扣球与拦网高度、HS、HB6项指标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近3届奥运会女排运动员身体形态和网上高度总体上没有大的变化,但运动员身材有大型化发展的趋势;前4名球队各项指标均高于总体水平,非技术性指标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通过SIMI Scout、SIMI Motion运动分析软件对2018年世界排球联赛女子组前五名国家队主攻手比赛视频进行统计,分析优秀女排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跑动能力和强度差异.而后运用SIMI Motion逐帧剪辑测量出优秀女排主攻手每次进攻所需的时间.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优秀女排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的跑动能力特征.研...  相似文献   

20.
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运动员非技术因素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200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获得前四名运动队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献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中外运动员年龄、体重、身高、克托莱指数等指标的差异及四项指标与扣球高度的内在联系,旨在从非技术因素上揭示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