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目前的电子政务应用情况来看.“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打造高效阳光政府”已经成为各地政务改革的热点、重点。事实上,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以来.“一站式”和“窗口式”审批服务大厅就在全国各地政府有关部门迅速挂牌,各地政府也开始努力地从审批型、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相似文献   

2.
张雯雯  李敬鹏 《科教文汇》2009,(12):212-212,225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建立服务型政府,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新公共服务的理念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都对行政审批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而且要转变行政审批人员的观念,形成新的审批文化。不仅需要责任的配套,而且需要完善的评估体系和监督体系。下放行政审批权,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为我国从“审批型”政府过渡到“服务型”政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建立服务型政府,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新公共服务的理念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都对行政审批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而且要转变行政审批人员的观念,形成新的审批文化。不仅需要责任的配套,而且需要完善的评估体系和监督体系。下放行政审批权,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为我国从"审批型"政府过渡到"服务型"政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入手,以中国政府网行政许可上网的案例为切入点,探索我国政府网站打造服务型政府、推进电子审批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分析了电子行政审批与传统行政审批的区别和联系、我国电子行政审批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电子行政审批在改善政府公共服务上的意义和作用,探讨了进一步推进我国电子行政审批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李勇  惠鸿曜 《现代情报》2012,32(1):48-51
随着电子政务的建设发展和公众需求的不断提高,现代政府将从全能的、管制型政府向有限的、服务型政府转变,着力建设和谐社会。其中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衡量社会和谐的重要指标。本文旨在通过实际调查和分析,对我国现阶段电子政务中政民交互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电子政务环境下"科技驱动型"行政成本管理的特征,依据战略成本管理思想,界定了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行政成本管理的基本目标,并且运用价值健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等现代成本管理分析工具,分析了技术应用型、管理信息化型、扁平服务型、电子民主型、全面响应型等五个电子政务发展阶段下政府应选择的行政成本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和发展性,我国的政治文化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历史演进和发展.任何国家的行政体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文化基础之上,中西方的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基础这上的公共行政体制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对中西方政治文化进行批评接受的基础上,建立服务型政府、法制政府和学习型政府是我国公共行政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通过与传统政府比较,分析了服务型政府在政府执政理念、政府定位、政府服务对象以及行政体制方面的变化;论述了服务型政府建设对电子政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并将其归纳为7个原则:中国特色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服务公众原则、“面对面”原则、和谐公平原则、无缝隙整合原则和绿色电子政务原则。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6,(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计划控制型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己成为我国政府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政府改革目标。公务员作为政府职能的履行者,是政府形象的直接代表,公务员服务理念的转变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本质要求,关系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成败。政府公务员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自觉锤炼和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整个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0.
从目前我国的财政预算体制来看,专宰们普遍认为改革的重点应当转向行政管理体制,即政府从经济建设,吃饭养人、行政管制型,转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型。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诞生以来,政府行为逐渐成为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政府干预一度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主要政策主张。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健康运行需要政府规范和系统的管制,同时,政府管制不是一成不变的。文章从市场失灵与政府管制的兴起着手,进而讲述了政府管制的理论框架、与一般社会组织和行政干预的区别,介绍了政府管制理论在国外及我国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政府管理方式转变的主要手段。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为政府机构中重要的监督管理机构,其行政职能也正由"管理型"向"服务型"不断转变,因此,行政服务标准化是未来提升质监部门行政服务水平的创新途径和与有效渠道。文章通过分析我国行政服务标准化的实践以及质监部门行政职能的特点,结合质监部门推行行政服务标准化的基础条件,提出质监部门行政服务标准化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因此,立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探讨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意义,总结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行政效能问题,提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两型"社会建设中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日前完成的《电子政务与发展环境的互动:一个行政生态学描述》报告,从行政生态学的新颖角度对电子政务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报告提出:经济要素作为行政环境的首要因素,对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和策略选择.具有决定性影响:从政府管理信息化向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转变.将是我国电子政务未来最主要的可选空间。  相似文献   

15.
"官员培训"是中国官员从传统执政理念方式向现代化蜕变的一条捷径,也是推动政府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蜕变的有力方式,但官场暗存的"潜规则"却使得官员培训的成果可能打折扣。《华商报》刊文  相似文献   

16.
论知识产权制度运行中的政府管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行政权力以法律的形式深度介入知识产权私权制度的运行成为日美等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动向,对这种现象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可以启发我国的实践。本文在对政府管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阐述了知识产权制度运行中政府管制的目标、对象和工具,提出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运行中政府激励性管制和协商性管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期行政学的范式发生了转换,随着对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无论是政府与社会、与百姓,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各级政府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不断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然而,在各地的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分析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内容与特征后,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中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人大监督、完善公民参与、发展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8.
发展电子政务 创建服务型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是实施政府改造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和信息社会的重要切入点。文章介绍了其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助推器,有效提升了政府的行政能力、以及在创建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下发展也迈向了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9.
蒋萍  胡树林  李廷翰 《现代情报》2010,30(3):154-157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繁荣更主要依赖于知识资本的积累与应用。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明确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要性,剖析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运用知识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决策科学性水平与行政服务水平,整体提升政府服务的效率和品质,进而达到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目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丁宇  刘霞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4):17-19,23
大部门体制是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的关于我国机构整合的战略部署。大部制改革是我国行政改革的新起点、新突破,现阶段在我国探索推行大部制具有现实必然性。我国的大部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中可能面临诸多困境。推进大部制改革必须根据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战略目标,树立政府行政新理念,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行政监督,加强行政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