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抓好预习环节,提高学生"自主领悟"能力预习数学时,可由教师具体指导学生抓住课本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怎样理解数学概念、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与教本、同学、教师交流,从而达到初步"自主领悟",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通过与书本的交流,梳理已获得的知识和方法,整理疑难问题,为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做好装备。为提高预习效果,教师要编制预习提纲。编制数学预习提纲要把握教材、了解学生,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在在英语课文教学实践中,我实施了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疏导为辅的语言训练过程,其模式是:预、读、讲、启、听、练.预:即学生在课堂上预习要学的课文.预习前,教师提出预习要求,学生借助字典拼读单词、试读课文.读:即学生轮流朗读单词和句子.拼读有错的,先由另一学生正音,最后由教师校正.讲:即由学生讲解句意,归纳小结所学过的内容.启:即对学生读错、讲错的词句,教师要予以启发,经过学生的"苦苦思索"后,教师再行点拨.听:即听课文录音.让学生边听、边读、边想、边记.练:即对所学内容都要进行练习、检查、巩固.通过学生对课文的范读、领读、问答、复述等形式,进行语言强化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拼写生词、连词成句、转换句型等练习,对学生掌握词、句、文等情况检查验收.辅导学生自学课文的这六个环节是一个灵活有  相似文献   

3.
一、语文互动式教学的结构与形式 1.预习的时候,教师应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信息,在小组内形成生生互动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对学生进行启发开导,打开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根据手头相关的辅导资料,认真地思考并根据自己的思路去了解课文,收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在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后,再与别的小组进行交流,以达到更好的预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1.激趣预习 起初,教师可以帮学生设计预习卡,学生根据预习提示初步对生字、词语、课文内容进行学习,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查找一些相关资料。随着学生能力不断提高,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预习提纲。甚至生生之间、组组之间交流预习.提纲,然后自主制订切实可行的预习计划,并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一、指导学生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预习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教师在课前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同时,教师还要进行预习检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汇报,展示预习成果,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例如,在教"老师伴我成长"这一课前,我让学生采访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一位老师,然后在课堂上说说  相似文献   

6.
正1.激趣预习起初,教师可以帮学生设计预习卡,学生根据预习提示初步对生字、词语、课文内容进行学习,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查找一些相关资料。随着学生能力不断提高,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预习提纲,甚至生生之间、组组之间交流预习提纲,然后自主制订切实可行的预习计划,并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自主梳理出重点问题,自主解  相似文献   

7.
"预习"是"学生预先学习"之意,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是课外到课内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初步发现问题的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先学后教"的模式能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课前的充分预习可以使课内的学习更具深入,交流讨论更加充分.而预习往往要通过完成预习作业这一渠道来完成,预习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指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的尝试性学习.要想提高预习效果,优化预习作业设计尤其重要.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加强预习作业的研究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强教师指导针对性的较好措施.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的习惯和环境都不是很好,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效利用预习学习单.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预习学习单作用及意义重大,如能反映学习问题,帮助教师合理设计教学;能引导学生预习新课,了解新知;能做到温故知新,承上启下;能展现学生困惑问题,促进教师有效辅导.  相似文献   

9.
引探教学的特点是,整个教学过程,以思考题为思维主线,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先学(探求),教师后帮(归纳),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引",启发学生去"探"."引探教学"有三个层次.一、初学.是引探教学的准备阶段.上课时,教师以预习思考题为根据,引导学生回想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并讲解引例,为学生学习新内容作好知识上的准备.二、再学.是"引探教学"的中心环节,由五个步骤组成:1.教师提出思考题,要求学生预习  相似文献   

10.
何谓互动式教学呢?互动式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或情景再现,产生互动,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学生自己学。  相似文献   

11.
一、预习是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失的环节 预习,在整个新课程教学活动中往往被人轻视,可有可无。预习体现了新课程“自主学习”、“先学后教”的理念。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初始化。学生预习愈充分,课堂教学效率愈高;课堂教学是预习的继续和深化。通过预习,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学习中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自我内化知识,体会、感悟思想品德教材中的观点,建构起自己初步的知识结构。通过预习,学生把自学中经自己努力而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带进课堂,在学习小组或全班合作探究。由于思想品德课内容比较抽象难懂,通过预习,课堂上学生才能有足够时间充分交流自己的见解、展示个性风采,并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得到提升,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时间的利用率。通过预习,学生可克服被动学习、依赖教师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习惯。在预习中,学生通过搜集与课程有关的资料信息、社会热点,既开阔了眼界,拓展、积累了知识,又学会了搜集整理资料信息的方法,还可以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学习资料信息在小组或全班交流,实现资源共享。通过预习,学生可初步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预习也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自主支配学习时间、空间的需要,又有利于课堂上教师了解不同学生存在的疑惑和思想品德需提升的要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引导帮助,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有效课堂核心价值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小学数学有效课堂应注重教师与学生交谈,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抓好预习设计,真正把有效教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时代、教材与学生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模式也需要随着改变。在这个大形式下,我校推行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三步三环"式,作为一线教师,我积极参与改革,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模式。主要内容如下:一、三步,即课前、课中、课后1.关于"课前"准备,对教师要求:准备好"导学案",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对学生要求:提前完成导学案,通过预习解决重点单词、短语、句子和语法,有问题的整理出  相似文献   

14.
曾德琨  杨海艳  李琮 《现代教学》2016,(Z1):141-142
学习环节中的"预习"是尤为关键的一环,其中预习作业的布置就起到了提纲挈领、投石问路的作用。作为一个新知识点的启蒙,预习作业的布置需要教师设计合理、易于完成、承前启后,较之课后作业的安排,预习作业显然更费心思。笔者在高中化学的预习作业上做了以下的设计,在此与大家交流。一、设计体现新知识关键词的预习作业预习是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准备,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也是一个自学的过程,学生预习的成效很大程  相似文献   

15.
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过程。"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去建构对数学的理解。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经历自己"做数学"的过程,而数学预习活动正好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初中科学的课前预习存在着预习形式化、填空式预习、增加学生负担等问题,提出基于学生前概念的有效课前预习策略:通过知识课前预习,搭桥"已知"和"未知";通过实验课前预习,体验"动手"与"动脑";通过设置预习学案中的问题,鼓励"思考"与"质疑"。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让学生通过有效的预习把已知的前概念和未知的发展区连接起来,真正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都在不断地总结经验,归纳方法,反思教学,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在每位教师都有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有"七二一"教学法,即百分之十的知识由老师点拨会,百分之二十的知识学生自己预习会,百分之七十的知识由学生互相讨论会;有"三为主"教学法,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此外还有很多方法,花样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但是效果如何呢?这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  相似文献   

18.
“交互式质疑教学法”的学生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互式质疑教学法”是在学生认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质疑——释疑存疑——教师质疑——引导释疑”四个环节,辅以精当的练习,以达到培养探究品质、训练创新思维、提高读写能力之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①学生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许多疑问并亟待解答。有些疑问,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得以解决;有些问题则需要在教者的启发引导或师生交流中找到答案。所以一开始上课就大胆让学生质疑,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所有学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经过学生的互相教育和教师的点拨引导,有些问题便迎刃而解。而对一些学生一…  相似文献   

19.
预习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发现与问题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合作讨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预习后的课堂也应该更加开放,更加精彩,教师应用智慧点燃预习后的课堂,使预习后的课堂思考更加深刻,思维更加广阔,思想更加灵动。  相似文献   

20.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民在耕地前要"备耕",工人在生产前要"备料",战士在打仗前要"备战",这都是"预"。同样道理,学生在上课之前,也要作好准备,这准备就是预习。"预习"就是指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学生通过直接和文本对话,自己运用心力认真读书,自己学习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顺序,说出对课文的初步感受,并在字、词、句和内容方面提出问题,进而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读书习惯。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而且能够通过预习达到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学习目标,并且培养深入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的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