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及时捕捉课堂上学生随即出现的“错误”,迅速分析决策,及时调整教学预案,让这些稍纵即逝的“错误”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发挥作用,成就精彩。  相似文献   

2.
童亚丽 《宁夏教育》2005,(11):50-50
在音乐教学中,我常常听很多教师说:“现在的学生太闹了!老师真是难当!”如果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坐着.课堂气氛便显得死气沉沉;如果开放课堂,学生就会跃跃欲试,呈现出无序状态。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课堂“乱”的现象呢?我的经验是:乱中求序,活而不乱。  相似文献   

3.
孔锋 《广西教育》2013,(5):71-71
课堂上,教师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建自己的教学方式,这就是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有一些稍纵即逝的教学时机、资源生成,教师如果能及时把握,巧妙利用,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将错就错课堂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面对错误,是选择逃避,还是直接指出,是正面纠正,还是旁敲侧击,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有时,将错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常会出现下面现象:由于种种原因,课堂上学生出现错误后,有些教师令其坐下,而不让其陈述理由;也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争分夺秒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用醒目的色彩或着重号强调各个易错的知识点,教师随时准备着对学生的错误拨乱反正,以让他们不走弯路,直达知识的殿堂。像上面的“视若无睹”或“预防错误”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往往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学中教师们精心设计教案,预设课堂环节希望达到最好的效果,但是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卡壳"现象,学生们"节外生枝"的回答甚至是错误的回答常常打乱教师们的节奏,这些都是教学中的无法预知的"精彩"。本文结合笔者在一节公开课"认识百分数"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所思所感,谈谈如何理智地对待和驾驭学生课堂上生成性的错误资源,机智地将其转化为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让"错误"成为美丽的秘诀。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堂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面对学生出错的现象,教师如果利用得好,就会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去腐生肌”,不仅帮助学生改正了错误,而且加深了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警觉性.对以后的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们常常听许多教师感叹:自己的课堂怎么就很少有让人感动的“惊人”一幕,而更多地只是表现为平静、平淡与平凡,难以有名师课堂中时不时出现的瞬间的精彩,他们怎么就会出现那么多生成性资源?其实。课堂何处无“芳草”。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遇,它或许就在你的身边和手头,只是你没有一颗敏感的心,这可能就是你与名师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追求课堂教学的流畅,只提问好学生,不让学困生回答问题,怕学困生回答错误,耽误上课的时间,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学困生的回答往往会产生很多始料未及的错误,这些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及时捕捉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的“错误”信息,并加以巧妙利用,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建构与再创造中去,课堂将会因这些“错误”而美丽,因“探究”和“解决”这些错误而精彩。那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巧妙地利用这些错误资源,使课堂更精彩呢?下面就谈谈我个人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9.
初中阶段的学生,仍然怀揣着小学时的童真,对待学习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尤其是在课堂上,常常会犯下很多的错误.因此,要想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聚精会神,营造出高效的学习课堂,教师们就应该从学生的本身出发,去发现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方能在成绩上有所突破.其中,巧用学生们犯下的"错误",将这种"错误"当作一种资源,反馈给学生们,将是提升课堂品质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上,常常会看到两种倾向:一种是教师“口干舌燥”地在讲台前滔滔不绝地讲着,学生在下面默默地听着、练着,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按老师的要求行事;另一种是教师全面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学习”,一节课下来,不知道学生学会了什么,也不知道还有哪些不会。当然,这两种现象都值得反思和探讨。“要把学生引向一个地方,首先得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这是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的一句话。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错误出现,但是教师比较关注学生的闪亮点,对于他们正确的回答津津乐道,却忽视了课堂上的错误。课堂是不可预测的,错误也是难免的。教育专家指出:“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学生不出错的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学生不出“意外”的课堂不是好的课堂。课堂中学生出现错误是美丽的,错误是孩子最朴实的思想、经验最真实的暴露。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并能正确、巧妙地加以利用错误资源,为学生和教学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对教师而言,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尴尬”,自己本能的解脱是对“尴尬”的第一反应,但若能与学生共同探索和解脱“尴尬”,那其不是一次很好的研究性学习?下面是我在高三复习时和学生一次冲破课堂“尴尬”的研究性学习课.  相似文献   

13.
记得有人说过:“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也是纠正错误的阵地。”但是在我们听过的很多课中,教师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圆满,常常会将错误藏着、捂着,或者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把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掩盖了。其实,“错误”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在教学中加以利用,使学生在错误中成长,这样才能演绎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14.
陈爱花 《教育》2014,(6):58-58
课堂本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而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学生错误却显得那样少。这一现象在公开课上尤为突出。不是学生不犯错,而是好多错误都被老师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有意回避。其实,出错了,课堂才能生成。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才会最有价值。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往往可能是一堂课中的亮点,也是思维碰撞的焦点。“错误”有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5.
高威华 《贵州教育》2009,(24):40-41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面对学生的各种错误时,有些教师常常会觉得束手无策,甚至想简单地、“跳跃式”地绕过这块“绊脚石”,但也有些教师能及时而机智地捕捉这些形形色色的“错误”,并进行灵活处理、巧妙设计,把它变“废”为“宝”,从而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6.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学生拿着数学问题问老师:“老师,这个题目怎么解?”我们的老师很少听到这样的话:“老师,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个不同的想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需回想一下旧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津津乐道,一刻不停地讲,学生在台下鸦雀无声,一动不动地听。当然,也有不少教师喜欢课堂提问,但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如果学生的回答没有符合教师备课中的要求,就立即要其他学生回答,直至学生的回答完全符合教师的设计为止。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文化形成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相对教师角色而言,教师个性的作用更大。学生对教师情感上的“偏厌”作为课堂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其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教师的个性:静态上看是由于教师的教育思想、价值观念等因素的错误或不足;动态上看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实践能力的低下,特别是教育教学及课堂管理能力。为此,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锻炼,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上,学生解答数学题时,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在教学预设的过程中,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也作了充分的估计。教学时,总是千方百计引导启发,避免学生可能发生的错误,尤其是公开课教学,很多老师生怕学生回答错误,提问或作业展示的机会总是让给优生,确保一节课教学流程顺畅。其实,学生解题出现"错误"是一种宝贵的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巧妙利用,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素养。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每天都有学生出错,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事实。由于把“错误”看成是课堂教学中的“拦路虎”,教师常常有意无意地防止学生出错,特别是在公开课教学中,当学生出现了错误后,教师往往以冷漠的表情令其坐下再想想,而不让学生陈述理由。这样一来,严重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怎么能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呢?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理解上的错误是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必然伴随的现象之一。现实的课堂会因学生迷惑后清醒、错误后顿悟、成功后发现而充满活力。从这点意义上说,成功果然是一种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反之,失误也是一种值得反思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要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错误资源,变废为宝,巧妙地利用,让学生经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喜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