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由于忽视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不少危害。当前,从全球来看.人类缺乏生命意识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的生存环境被破坏;二是青少年中自杀、杀人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缺乏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的物质文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呈现日益加速和全球化的趋势,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失去平衡,全球自然环境问题不断出现。于是,人类中心主义成为国际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现将近年...  相似文献   

3.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生存条件。然而,由于人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尊重自然规律,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恶果。  相似文献   

4.
人类自胎脱于动物界,就开始了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我的历史进程。因此,主客体关系就成为人类诞生以来最基本的一种关系。主客关系的实质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依被改造对象的不同性质,客体可区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这也就是说,人类既是对象的改造者,又是改造的对象,既是改造的主体,又是改造的客体。例如,人类个体在改造自己身心之际,本身既是改造者,又是被改造者,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但是,主客体关系这对范畴只是对人类活动的一种最基本的界定,要说明整个人类历史的动态过程,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5.
张琳 《甘肃教育》2013,(23):46-46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生物圈,也得益于生物圈,二者的关系非常密切。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的破坏活动也渐渐超出了生物圈的自我调节范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6.
从人与的自然的视角解读《老人与海》,会发现人类在面对自然时处于进退维谷的窘境。这种境况表现为两种相互纠葛的矛盾:其一,人类依赖自然而生存,热爱自然,希望与自然和谐相处;但人类在利用自然时却由于所谓的自信,傲慢和贪婪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二。人类可以凭借武器、经验和智慧也许可以暂时改造自然,而自然规律的不可战胜和崇高使人类有深深的负罪感并最终被征服。至此,人类面对自然时的“乐观精神”的实质值得商榷,老人的人生不能被打败的哲学也成为悖论。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我们在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在加速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人类生产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从微生物工程到航天研究工程,从探索“外星人”的飞船到“克隆羊”,无不显示出人类的智慧和才智,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大量的森林被砍伐,草场由于过渡放牧而退化,“废水、废气、废渣”未经处理便大量排放到环境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空间正受到来自人类自身的破坏,它们反过来又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人们在开发自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在为自己挖掘坟墓,这的确不是危言耸听。全球各地由于环境破坏而造成的严重恶果,诸如水旱灾害、台风飓风、土地沙化、酸雾酸雨、江河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生态学角度进行气象生态学初探,提出了气象生态学和气象生态环境的概念,进而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阐明了由于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人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同时,也日益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使气象要素或者变化剧烈,或者失去平衡,导致气象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影响到人类生存环境的气候变迁。因此,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人类只有尊重和维护气象生态环境,才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生态学角度进行气象生态学初探,提出了气象生态学和气象生态环境的概念,进而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阐明了由于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人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同时,也日益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使气象要素或者变化剧烈,或者失去平衡,导致气象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影响到人类生存环境的气候变迁。因此,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人类只有尊重和维护气象生态环境,才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1.
束红伟 《教师》2013,(25):99-99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保持地球的生态平衡.才能保证人类的生活和发展。但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对环境的需求和改造越加明显.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如滥伐森林引起大量的水土流失等。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从自然界提取的资源越来越多,排放的废弃物也与日俱增,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破坏加剧。已使地球不堪重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的时候,把握时机,适时渗透,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71):195-196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成为一种时尚,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然而,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的同时,旅游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前景下,旅游自然资源的评价与保护也不可忽视。本文以梵净山景区自然资源研究为例,旨在对旅游自然资源进行评价,进而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马琳 《成才之路》2009,(12):76-77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并不断地改造自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为人类提高生活水平提供了手段,也为人类破坏环境创造了条件。18世纪兴起的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希望和欣喜,也带来了不断深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特别是化学工业兴起之后。以大量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取代天然物质,比如各种合成纤维、塑料、有机农药、多卤联苯等的使用,给环境增加了种类繁多的新的污染物。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教材说明:《保护大自然》是人教版自然教材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环境》的最后一课。本课是这一单元内容研究的落脚点,也是本单元内容的后续和总结。教法一一、设计过程1.了解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通过回顾以前的植物和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的环境里认识人的生活,即衣、食、住、行所需材料最终都来源于大自然。让学生了解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2.认识人类对大自然的种种破坏。人为了更好地生存,就要不断了解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但是,人类不合理地利用、改造自然,给大自然造成太多的破坏。3.了解大自然对人类…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教学应贯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生存、繁衍完全依赖大自然的恩赐,人对自然处于一种被动的适应和依赖的状态;在封建社会,人类开始有目的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一种比较协调的状态;工业革命后的二三年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共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方而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适宜于人类生存、享受和发展的“人的世界”,另一方面由于受狭隘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的驱使,对自然界实施了野蛮的榨取行为,破坏了人与自然界和谐、协调的关系。人类要真正求得良性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活动唯一正确的选择。可持续发展观警示人们,必须把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环境权利与环境责任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才能真正保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建树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失当,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致造成了全球化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压力有增无减,环境危机日...  相似文献   

18.
<辞海>中对规律定义是:"亦称法规".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它是反复起作用的,任何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但能认识它,利用它来改造自然界,改造人类社会,并限制某些规律对人类生活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9.
1可持续发展,21世纪的必然选择 1.1概述 自人类产生以来,人类通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节节胜利”。然而,这却导致了人类过份依赖甚至滥用其拥有的技术,结果给环境和资源造成了较大的破坏,直接影响了当今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经济的同时,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因面在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