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打运动员在长期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和竞赛中,生理、心理负荷强度大,致使运动员极易产生运动性疲劳。对散打运动中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跆拳道运动项目的比赛特点决定了它属于激烈的对抗性比赛项目,是集力量、速度、耐力和协调性等诸多身体素质的综合,日常训练要求对运动员要求高强度、高密度、高负荷的大运动量的训练,极易导致运动员出现运动性疲劳的状况,从而影响运动员日常训练和比赛的成绩.文章主要研究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以及通过合理休息、营养学、物理疗法、心理治疗等多种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为跆拳道运动员构建出一套完善的立体式恢复方法,为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提供极其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排球运动员运动生理性、心理性疲劳的诊断和恢复方面的探讨,对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比赛成绩有实际意义。1排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和产生机制1.1排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可将排球运动员的疲劳的概念理解为:在排球训练或比赛达到一定程度后,运动员本身各组织器官及全身  相似文献   

4.
穆飒  农平 《体育世界》2011,(9):83-84
随着当今啦啦队训练和比赛任务的加重,运动性疲劳的产生越来越频繁,随之而造成的运动损伤也越来越多。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运动性疲劳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啦啦队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及其造成运动损伤的情况,采用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恢复措施,这对完善啦啦队运动训练、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增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方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咖啡与运动     
孙涛 《四川体育科学》2006,(2):25-26,47
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随着此纲要的颁布,当今人们对体育运动是越来越重视。然而运动必将产生疲劳,随着自由基理论引入运动医学领域之后,运动与自由基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最近一些科学研究也恰巧证明了咖啡有利于清除自由基。同时为竞技运动员的疲劳恢复开辟了新的出路。本文就咖啡与运动性疲劳和机体细胞的损伤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速度滑冰运动员夏季训练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冰雪运动》2007,29(4):32-33
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夏季训练中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是一种正常现象,但运动性疲劳的的长期积累,可导致过渡性疲劳的产生。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夏季训练中采取积极的疲劳恢复措施,能有效预防过渡性疲劳的产生。分析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夏季训练中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认为提高整理活动的效果、加强膳食营养和进行积极的放松等是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运动性脑疲劳是指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因运动负荷或外界刺激达到某一值时所产生的大脑疲劳。迄今,运动医学界对运动性脑疲劳现象的研究大多侧重于这种现象的发生机制和恢复办法。但对这种现象与运动员的素质、训练水平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这种现象在拟定比赛对策和在运动选材中的意义等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通过对男篮运动员运动性脑疲劳阈值的测定与分析,来寻找篮球运动员的类型、训练水  相似文献   

8.
网球运动是一项比赛时间长、强度大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很高。因此,根据网球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疲劳的原因,来探讨体能恢复措施,并应用合理有效的方法,为比赛和训练后的疲劳消除和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羽毛球运动训练的特点,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效的恢复措施,旨在为尽快消除运动性疲劳、加速机体的恢复及提高运动员训练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排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会由于体内糖的消耗、脱水和电解质的丢失,从而诱发疲劳产生,使运动能力下降。本文从排球比赛特点及运动员运动特征角度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补液方案,为排球运动员改善体内代谢过程、提高运动能力、推迟运动性疲劳的出现和加速疲劳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乒乓球项目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和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分析乒乓球项目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前提下,总结出几种判断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方法:生理指标测定法、自我感觉、一般观察法.提出几种有效的恢复手段:运动后的休息、合理的营养、物理疗法、药物恢复,以期为运动员训练比赛后疲劳的诊断和恢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绿茶活性提取物对有氧性运动疲劳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绿茶活性提取物对优秀赛艇和足球运动员有氧性运动疲劳后血清尿素(BU)含量、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表明绿茶活性提取物对骨骼肌损伤有抑制和修复作用,同时有效减少运动所造成的机体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的分解,以及通过直接清除氧自由基及其代谢产物、增强运动员机体抗氧化酶活力等机制,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过量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作用,加速对剧烈有氧运动产生的自由基的清除,从而促进机体运动性疲劳恢复。  相似文献   

13.
黄忠武 《精武》2012,(10):14-15
学校运动队的课后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训练中应该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并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了解有关篮球运动中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其恢复措施,运用心理手段为篮球运动员消除疲劳,完善篮球训练,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本文对我校近三年来女子篮球队在训练和比赛时产生运动性疲劳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疲劳的综合判断和运动员疲劳的恢复进行了探讨,针对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运动员疲劳恢复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钟丹 《体育世界》2010,(12):95-96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体能的恢复是当前体育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希望通过对武术项目在运动训练竞赛中产生运动性疲劳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地消除运动员生理和心理疲劳的手段,以期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增进运动员的健康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在了解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和诊断方法的基础上,从恢复糖原储备、修复肌肉损伤、维持内环境稳定以及改善氧化应激几方面对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营养学手段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旨在为科学训练和疲劳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便帮助运动员更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7.
通常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产生疲劳是竞技体育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没有疲劳的发生就不会有超量恢复,没有超量恢复,就不可能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只有解决好训练--疲劳--恢复,这种对立和统一的矛盾,才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因此,解决超负荷训练或比赛造成的运动性过度疲劳是当前竞技运动训练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虽然目前的训练要求运动员有一定程度的"过度负荷"来刺激机体,以提高运动能力.但是什么程度的"过度负荷"为最佳,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来衡量.高水平竞技运动员的训练和高强度、高密度的竞赛中,许多科学的训练手段孕育而生,其中恢复训练已被列入到训练计划之中.恢复训练计划的安排越系统、科学就越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冰球运动是一项极为激烈的对抗性运动,两队队员相互频繁接触,难免身体受到损伤。积极预防冰球运动员的运动性损伤,以及伤后的心理训练,对促进运动性损伤的恢复和提高个人的技、战术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思想教育,正确的训练或比赛准备活动是预防冰球运动运动性损伤的有效措施。想象训练、念动训练是运动员伤后重要的心理训练方法,心理训练时应注意排除杂念、放松身体、较好的身体条件与环境等,只有持之以恒的心理训练才会对运动员伤后恢复与技、战术水平提高产生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进行体育运动而引起的人体运动能力暂时降低的一种身体状态,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生理现象,是运动中必然发生的,它对运动技术的发挥起到了制约作用.随着人们对身体素质、健身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体育水平的不断发展,运动性疲劳及其恢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疲劳发生后,若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恢复方法和手段,就能够达到提高机体运动水平,提高机体综合素质的目的.反之,运动性疲劳不能够及时地消除,会使疲劳累积,甚至造成机体的损伤,影响健康.因此,只有科学地对待运动性疲劳,掌握有效的恢复方法和恢复手段,才能有效地巩固运动效果,提高运动成绩.目前恢复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与手段很多,但既能增强运动员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又能尽快消除疲劳,且无毒副作用的药物,是国内外体育科研人员致力寻求的目标,也是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运动性疲劳而影响运动水平的发挥.机体内自由基代谢的异常是运动性疲劳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强度或长时间运动导致体内自由基生成增多,自由基与生物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反应而使之发生过氧化,产生过量的丙二醛,从而导致生物膜通透性增加而破坏,进而引起肌肉工作能力下降,出现外周疲劳,最后导致机体能力下降而产生疲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