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力量素质的提高对掌握技术、技能和提高专项成绩有着直接影响。加强力量素质训练已是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训练中重要内容。一、青少年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应符合其生理特征青少年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主要阶段 ,所以 ,力量训练必须符合其生理特征 ,才有利于身心健康。青少年时期骨骼肌肉含水份和有机物较多 ,富有弹性和韧性 ,不易折断 ,但力量和坚固性差。同时肌肉的增长落后于骨骼 ,为适应骨骼的增长 ,肌肉向长度发展 ,肌纤维细长 ,横断面较小 ,肌肉力量较差。所以在进行青少年力量训练时 ,切不可操之过急 ,必须充分考虑此时期的生理特点 ,采用…  相似文献   

2.
对于田径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已有大量的方法和手段。但对于青少年选手本人以为还是应该符合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从长远目标的发展来考虑。因为过早或过多进行大力量练习,不利于正处于骨骼、肌肉、身高等正发育的青少年选手的身体,所以笔者以为应该多重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速度力量的培养。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得了解肌肉在不同负荷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最大速度与负荷之间的关系。人体生理学关于这两者关系的阐述是:肌肉收缩时缩短的程度和速度与负荷有关。负荷较大,肌肉缩短较少,且较慢;零负荷时速度最大;达到肌肉刚刚不能承担的…  相似文献   

3.
对如何发展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腿部力量,又如何使力量很好地适用于本人的专项,这是各级青少年教练员一直探索的问题,也是很难掌控的问题。众所周知传统的下肢力量训练的方法就是深蹲和半蹲,虽然在训练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是很理想。由于少年运动员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骨骼和肌肉  相似文献   

4.
1力量训练的原理 对运动员加强力量训练有利于身心发展.青少年的骨骼肌肉含水份和有机物较多.无机物较少。富有弹性和韧性,不易折断,关节软骨多.其周围的肌肉细长.所以力量和坚固性差,同时肌肉的增长落后于骨骼,为适应骨骼的增长肌肉必需要向长发展。因此肌纤维比较细长,横断面较小.故肌肉力量和耐力比较差.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必需考虑此时期的生理特征.合理选择训练方法,科学地安排训练负荷。  相似文献   

5.
力量训练在短跑训练中很重要,是决定运动员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运动员正处在身体成长阶段,他们的骨骼系统还未完全发育好,肌肉纤维较细长,肌肉的发育又落后于骨骼发育,因此他们的力量训练不能成人化,要结合专项特点优先发展小肌群、肌健和较弱的肌肉力量,并注意各肌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1.青少年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儿童少年力量发展第一个阶段为7—9岁,此阶段力量训练主要是提高肌梭的长度和改善肌间内协调,而不会增粗肌纤维。由于人体的神经调节机制在17岁时就基本定型,此后肌肉力量的进一步增强就只能通过使肌肉肥大的形式来实现。在18岁以前男女青少年运动员力量都是持续增长的,但并不平稳,男孩在13岁以后,力量指标逐年比女孩高。7—9岁要注意全身各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体育运动,它除了具备高超的技术和熟练的战术配合外,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而身体素质中力量素质是基础,尤其是下肢力量。作为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必须从青少年时期抓起。本文以科学化训练为指导思想,以青少年骨骼肌肉生长发育特点和篮球运动特点为主要依据,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下肢力量的训练进行分析,为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下肢力量的合理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1.力量素质训练 由于力量是克服外部阻力或通过肌肉运动抵制外部力量的能力,所以它是拳击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少儿拳击力量训练可分为速度力量训练和力量耐力训练,大力量的训练不易过多。从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情况来看,骨骼增长速度快于肌肉增长速度,肌肉的长度发展比肌肉横向发展要快,所以在低年龄期,加强训练正确的用力姿势,逐步培养儿童肌肉用力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反应力量可训练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小平 《体育科学》2004,24(2):25-28,47
以15对9~13岁无训练经历的女性单卵双胞胎和14名年龄、性别相同,具有2年以上训练经历的运动员作为本研究的实验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力量通过专门训练可以得到提高。但是,反应力量,尤其是一些对反应力量最具影响的神经—肌肉指标,极易形成“动力定型”,并且在以后的训练中难以改变。因此,在少年儿童竞技训练初期,就应当结合少儿的解剖生理特点重视反应力量的训练,优先发展肌肉的收缩速度,建立“短程式”的“拉长—缩短—周期”,使反应力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广风 《体育科研》2008,29(5):80-81
赛艇是周期性项目,人体肌肉力量是赛艇在水中行进时的动力源,只有增强运动员肌肉的快速力量,才能产生更快的速度。通过对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3年的跟踪研究,得出一些实践心得,为广大教练员在青少年赛艇运动员力量训练与教学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一、少年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赛艇是一项“速度-耐力”型项目,绝对力量和耐力力量同样重要。这直接关系着运动员的成绩。但在少年训练中,不应该过于强调绝对力量。因为10到14岁左右的少年运动员骨骼等器官发育未完成,过早接受大力量的训练容易导致运动损伤和肌肉类型变质等不良后果。所以应多进行耐力力量的训练。而且在初期训练阶段,因为技术粗糙,比赛中很容易导致运动员的某块专项肌肉过早疲劳,所以应多进行专项肌  相似文献   

12.
肌肉力量训练是短跑训练的重要环节,在力量训练中又必须要解决好肌肉的平衡协调发展问题。在力量训练中应对短跑所需的各肌肉群进行全面系统地训练,任何一方面的薄弱与不足,都将制约肌肉力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发挥,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也不利于运动员在更高水平上的继续发展。在我们的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对力量的平衡发展重视不足,造成了青少年短跑运动员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3.
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证明力量训练是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尽早掌握专项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对于不同年龄的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内容和方法.却有不同的认识。本文将从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探讨一下青少年的力量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4.
力量训练在田径训练中的重要性,及以克服绝对重量为主的力量训练法,在现代青少年田径训练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对于不同年龄的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内容和方法.却有不同的认识。本文将从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探讨一下青少年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5.
王刚 《冰雪运动》2017,(6):50-52
在力量速度体能类竞技体育项目中,力量素质的训练水平决定了运动员在比赛中成绩的获得,力量素质特别是专项力量素质的训练水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的瓶颈因素之一.高水平运动员力量训练要符合项目比赛的特点,肌肉收缩表现出向心、离心和等长收缩等不同形式,主要体现为全面性、多元性、相持状态下体现爆发力以及无氧代谢功能状态下发挥最大力量等特点;最大力量训练普遍采用高强度短期刺激法,避免运动员肌纤维横断面明显增粗,对提高运动员肌肉内的协调性和肌肉间的协调性有很好的效果,从而可以在肌肉体积没有明显增大的情况下提高肌肉力量,有效控制体重的增长;快速力量的训练一般采用本人最大负重40%~60%负荷进行力量训练,既能发展力量,又能兼顾速度训练,肌肉收缩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首先应该发展速度力量、相对力量和力量耐力,而不是单纯的力量和绝对力量,因为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不需要粗厚的肌肉力量,而是象梅花鹿一样的肌肉力量。鹿的肌纤维长,横断面小,收缩力强、弹性好、快速耐力强。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阶段,应遵循青少年解剖、生理、心理等特征合理地安排快速力量手段、训练量和强度。根据中长跑项目特点和运动员个人特点,科学合理地保证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一、青少年运动员早期力量训练的特点 10-14岁的少年儿童的骨骼系统正处于发育成长期。该阶段骨骼组织中的水分和胶质较多, 钙质较少,骨密质较薄,所以弹性和韧性很好,容易弯曲变形。在 15~16岁时,虽然水分和胶质逐渐减少,钙质增多,但很多部位的骨组织仍未完成骨化,坚固性仍然较差。力量训练可促进骨密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比了“弹性力量训练”实验前、后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成绩的变化,结果表明,“弹性力量训练法”可以有效地加强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提高专项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9.
快速力量是指肌肉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是力量与速度的有机结合。其评定方法通常使用快速力量指数=力量的极值/达到力量极值的时间,具有速度和力量综合性的特征。因此,肌肉的最大力量与收缩时间是决定快速力量大小的两大因素,即在发展田径运动员快速力量时,必须以提高田径运动员最大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20.
在田径项目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十分关键。科学合理的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身体平衡性,减少运动损伤。在田径训练中,为确保训练工作的科学性,提升运动员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教练应指导和监督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确保他们能够在田径赛事中应用训练成果,能够在剧烈运动中调动自身肌群实施力量爆发及自我保护,进而帮助他们在田径项目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