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选取2009—2018年我国GDP以及各要素投入量的时间序列数据,以新古典生产函数(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本模型,用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得到每年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和贡献率。其中,我国的资本要素贡献率最高,年平均值高达55.62%;全要素生产率即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总产出的贡献率年均值为42.54%;劳动力的贡献率最低,年均贡献率仅为1.84%。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比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采用C—D生产函数法,建立适合中国烟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模型,对1983—2005年中国烟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动作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目前烟草产业在政府规制条件下,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低下,难以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以及适应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要求,应努力改变现状,从而为提高中国烟草产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和竞争力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根据生产函数理论,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安徽省现代信息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分析,结论认为,安徽省现代信息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着明显波动但波幅趋缓,"十二五"以来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呈上升趋势;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的平均贡献率已超过资本、劳动要素的贡献率;转换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安徽现代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省级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层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级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层次间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分别以第一层次的广东省、第二层次的山东省、第三层次的江西省为例从供给侧角度研究影响三个省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及差异,结果表明劳动力、资本、政策和技术是影响三个省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各层次省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各有差异,政策因素和技术因素是影响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技术因素和政策因素是影响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技术因素和劳动力因素是影响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推进供给侧改革,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以供给侧的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四大生产要素为分析对象,深入分析南宁市产业发展生产要素现状,阐述南宁市产业及结构存在的问题。从"产城融合"角度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入手,优化产业结构,促使产业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发展平台,聚焦外部资源要素,打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等角度,构建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南宁市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策略。  相似文献   

6.
产业转移的有效性在于产业转出或转入之后其与转出地或转入地要素资源是否能够实现高度耦合。由于要素配置与产业转移空间布局上的不匹配,现阶段的产业转移呈现出包括产业空心化、集群发展质量不高等诸多表征在内的效率损失。具体原因在于:产业区域转移速度与劳动力要素区域转移速度不匹配、资本与劳动力要素的空间错配、产业分工的空间锁定、技术封闭与技术转移迟滞等要素配置问题。要提高产业转移效率,一是加快发展创新主导产业,增强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外移的内在推力,加快产业转移步伐;二是要通过提高中西部地区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和其市场自由度,增强其对资本流入的拉力;三是多举措提高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四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转移与承接规划。  相似文献   

7.
统计分析了漳州市装备制造业供给侧发展现状,漳州市装备制造业供给侧目前存在着结构层次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等主要瓶颈,根据漳州市产业结构特征,提出了利用智能制造提升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层次,创造新供给和优化供给侧要素配置等具体实践路径,推动装备制造业向供给链高价值端延伸,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和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8.
新冠疫情以来,线上虚拟集聚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下产业组织新趋势。本研究探讨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程度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问题。基于2015-2020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对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水平进行测度,通过中介和调节效应模型研究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路径。研究发现:(1)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提升作用;(2)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通过推动技术进步和改善技术效率的内在机制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3)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通过数字服务的“市场规模效应”“劳动力涵养地效应”与“隐性知识显性化效应”来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因此,加快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进程,加强数字技术改造和人才培育,促进产业结构数字化升级,将使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国内外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产业环境、技术环境,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模式的几点变化,提出了发展我省汽车零部件产业自主创新发展的4大战略,即:合作融入、创新平台、产业集群和财税及金融导向等战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2002-2011年期间的省际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并把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构成分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两个部分.结果显示:2002-2011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0.863.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水平的影响,技术进步的提高与下降与全要素生产率呈正相关,直接影响着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和安徽省相关政策的背景下,结合芜湖县自身发展的需要,芜湖县提出了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目前,芜湖县已成为安徽汽车零部件出口加工基地,汽车产业集群优势初步显现,并拥有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文章结合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认真分析了芜湖县现有汽车零部件产业,进行了详细的SWOT分析,并结合芜湖县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毕节试验区大力招商引资,在政策优势的感召下,围绕毕节市力帆骏马汽车整车制造厂为核心,已有32户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毕节落户,96户零部件制造企业与毕节市经济开发区签定了投资意向协议,形成了载货汽车制造产业集群的雏形。作者调研了毕节载货汽车产业基地,一方面具体分析了经济政策对促进产业集群形成的推动作用,并强调产业集群对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影响;另一方面找出产业集群在滞后发展民族地区存在的困难,提出了毕节经济开发区培育汽车产业集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农业部门、非农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多部门模型,通过反事实分析考察了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和经济增长的动力。量化分析的结果表明,农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上升是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重要原因,非农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上升、资本深化和财政支出扩张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贡献力度较小。内生性偏好变化等需求侧因素以及市场化改革推动的劳动力市场扭曲下降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不容忽视。全要素生产率上升、资本深化和财政支出扩张都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农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上升和非农业部门资本深化是1978—1994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原因;非农业部门资本深化和非农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是1995—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原因。通过分区间的对比研究发现,资本深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上升,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下降。  相似文献   

14.
发展产业集群:我国产业组织优化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产业组织优化的实践证明,仅通过培育发展大型企业集团难以达到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而发展产业集群则是实现我国产业组织优化的新途径。为此从SCP分析范式的角度,对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组织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认为产业集群不仅能实现产业组织优化的经济目标,更赋予产业组织优化社会化的内容。产业集群的发展,为我国产业组织优化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保持农业持续发展、稳定粮食供给的关键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背景下农业生产技术转型特征,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农业生产前沿技术、农业技术效率、农业规模效益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等变化,分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据此从农业要素市场发展与要素配置、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等角度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由于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传统和政策扶持,江西省产业集群在最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集聚效果.但是由于该省产业集群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尚未形成有竞争优势,要使产业集群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营造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相协调的良好环境,树立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省产业集群相融合的全新理念.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业集群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集群内的企业通过互动的合作与交流,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能够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由于产业集群的地理性和和植根性特点,各地发展产业集群的模式各不相同.研究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各地区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实现地区产业经济的高起点、跨越式发展增加新的动力的关键.本文以产业集群理论为指导,在剖析江西省产业集群的现状基础上,依据国内发展产业集群的模式,总结了江西发展产业集群的几个模式,提出了促进江西省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民工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并不是永远都可以得到满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而在我国的特定条件下则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民工荒”。因此,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因势利导地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农民工向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汽车工业的坚实基础,零部件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市汽车工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详尽地分析了柳州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背景及现状、存在的问1题、面临的形势及发展优势,在此基础上对柳州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路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与美国、日本等国家汽车零部件产业进行横向比较,进一步对全球零部件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进行深一层次的探讨与剖析。并分析我国汽车配件产业的发展前景,就如何促进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向我国转移做出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