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迅速发展的今天,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然而数字鸿沟的存在影响着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和发展,本文就数字鸿沟对城乡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降低数字鸿沟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是教育信息化2.0时代基础教育信息化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支撑。文章综合应用文献研究、归纳和演绎等方法,首先,分析了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三层数字鸿沟:数字技术的接入鸿沟、数字技术的使用鸿沟、素养鸿沟;其次,从技术赋能的内涵、技术赋能的运行逻辑及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可能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技术赋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运行逻辑;最后,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出发,构建了由核心层、应用层、支撑层、基础层、保障层等五个层面组成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实施路径,以实现从数字鸿沟到技术赋能。  相似文献   

3.
大规模的线上教学真实完整地暴露出我国城乡基础教育"数字鸿沟"的客观存在.深入探讨城乡基础教育"数字鸿沟"的表征,系统分析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消弭鸿沟,有助于促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基于现有研究的分析,城乡基础教育的"数字鸿沟"可界定为城乡中小学在数字信息设备接入及师生在信息技术能力、数字使用素养等方面的差异.同时,将其作为调查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实施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实证调查,发现乡村中小学生线上学习的便捷性不如城区学生;乡村中小学教师线上教学技能不如城区教师;乡村中小学师生有效用网情况不如城区师生.究其原因,城乡二元结构、乡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动机不强与热情不足、城乡中小学师生网络使用差异等共同造成并扩大着城乡基础教育的"数字鸿沟".为此,应弱化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加强乡村基础教育数字化建设;加强激励、培训,"内外兼施"提高乡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引导乡村中小学师生有效使用网络,集中发挥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优势效应.  相似文献   

4.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2,(9):120-128
进入新时代以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不断强调“融合育人”、“终身育人”以及“智能育人”的现实背景下,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优质资源高效共享和均衡配置的有效手段,将在育人理念、育人模式、育人格局等方面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起点、过程与结果的支撑。然而,由于我国教育信息化“起步晚、发展快”等原因,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为:定位不明,育人机制不健全;资源分配不均,“数字鸿沟”大;研究能力薄弱,实际成效不足。而重抓顶层建设、着重建设基础设施、加强教师培育以及重视多学科交叉融合与示范研究是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美基础教育信息化国家项目资金管理的政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础教育信息化国家项目有助于解决数字鸿沟问题,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这部分资金投入能否发挥预期的使用效益,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将起到非常明显的政策调控和导向作用.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国家项目资金管理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借鉴美国的经验,文章在建立公平公开的分配机制、调动参与学校的积极性和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数字鸿沟现象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问题,它不仅涉及信息技术还涉及各国的国情。正视数字鸿沟现象是我国发展远程教育的关键。论文在探讨其概念与分析现象的基础上,对国外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经验进行借鉴,探寻适合我国国情发展远程教育的思路,以期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信息技术在促进社会公平和均衡发展方面的潜力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甚至推崇,但与此同时,关于信息技术是否可能导致新的不公与不均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争论。传统意义上的“数字鸿沟”指的是人们在信息技术使用机会上存在的差异,通常以个人电脑和互联网普及率作为重要测算指标,聚焦“物理接入”层面。“新数字鸿沟”更多关注因计算机或上网技能差异而导致的“技能鸿沟”,以及因网络使用带宽、时长及使用方式差异而导致的“使用鸿沟”。虽然我国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已有政策和实践从整体上看还是更多着眼于“物理接入”层面。从“新数字鸿沟”的视角看,按照解决传统“数字鸿沟”问题的惯用路径,仅仅关注“物理接入”已不足以缩小数字差距和促进教育公平,对“技能鸿沟”和“使用鸿沟”的关注应该成为决策者、研究者、学校甚至企业未来制定政策和开展实践的新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义务教育城乡间的数字差距逐步扩大,形成了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巨大阻碍,不利于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本文对义务教育城乡间数字鸿沟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城乡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数字鸿沟的存在阻碍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导致出现政治权力的不平等;缺乏致富奔小康的信息手段;进一步拉大文明差距;不利于农村城镇化进程。政府首先应承担起消弥农村数字鸿沟的重任,同时要抓住数字机遇,推进教育信息化,以跨越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人们必须拥有数字化素养(Digital Literacy)。2000年3月,欧盟制定了里斯本战略,强调培养具有竞争意识和就业能力的人才,目标是到2010年建成世界最具竞争力和动力的知识经济。2000年6月,欧盟发布了数字欧洲计划(eEurope Action Plan),把“消除数字鸿沟,构建信息社会”作为优先目标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本文着重介绍了欧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有关情况,希望对我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世界各国都把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作为促进教育变革、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前瞻性选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发达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如何贯彻落实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是我国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和新加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对三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的时代背景、战略目标、发展任务进行全面分析、比较,然后结合大量调查报告、统计数据对三国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强调缩小数字鸿沟,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美国旨在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新加坡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跟进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的步伐,教育部明确提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信息化环境发生了新的转向,由信息化衍生而来的数字鸿沟的内涵也发生了新的转变.如何平衡数字赋能与数字鸿沟,这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从新数字鸿沟的角度探讨新时代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与核心要素;其次,阐述弥合新数字鸿沟与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之间的内在逻辑;最后,以三种鸿沟为主线,提出六条相关策略,以期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弥合新数字鸿沟,推动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市信息化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新主题。推进城市信息化,能够促进我国整体信息化的建设进程,缩小区域间的“数字鸿沟”,使每个城市居民享受到和谐的信息化环境。本文重点分析城市信息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探求商业模式 对于我国的教育业,“数字鸿沟”集中体现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信息化浪潮加速了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教育水平差距拉大的速度。落后地区的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资金缺乏。 我们看到,一些信息产业供应商(TCL、联想、清华同方等),与各地区的教育部门进行了许多突破性尝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而且有可能创立一种双赢模式:企业赢得了市场,学校大幅度提高了信息化程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谁能找到填平“数字鸿沟”的商业模式,谁就能挖到教育信息化这个“金矿”。这也是中国远程教育面临  相似文献   

15.
浅论数字鸿沟的产生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鸿沟指信息获取的不平等.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数字鸿沟问题所造成的差距将越来越大.数字鸿沟不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教育信息化是消除数字鸿沟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鸿沟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高校图书馆也存在数字鸿沟,并制约着自身的发展。加快图书馆信息化进程,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解决高校图书馆数字鸿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湖南省教育厅公布了湖南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应实现的目标,届时将初步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2015年,湖南将基本建成与湖南省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在中小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所有学校10M以上宽带接入互联网,以区域网方式接入的不低于  相似文献   

18.
针对"校校通"工程建设后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走向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班班通"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史选择这一命题.从事物发展历程来看,"班班通"是由教育主体反思性行为导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行为,其建设具有较大的教育学意义.通过分析"班班通"建设中需要克服的种种问题,可以发现"班班通"建设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人们认清问题、转变观念、深化体制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消除"数字鸿沟",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数字鸿沟的含义、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负面影响,并根据中国信息化发展现状,就如何弥合数字鸿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摘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与突破口,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从设立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制定“行动计划”、加强环境资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数字南宁”信息平台、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建设工程等方面,介绍广西南宁市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做法和经验,以期对其他地方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