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文单元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而且是教学思想的重大转变。把似乎孤立的课文组织成为一个整体,使语文教学都“科学有序”——语文教学的“序”是由许多单元核心点组成的——地进行,使受教育者在语文训练时,树立起整体观念。因此,抓准单元核心点,是十分重要的。怎样抓单元核心点呢? 一、宏观整套教材 任何一个单元都有核心点。抓准单元核心点,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全套初中语文教材。如果“只见树  相似文献   

2.
石雨霁 《天津教育》2023,(32):98-100
<正>自20世纪中期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导组织编写语文教材开始,之后的几乎每一套语文教材,包括统编版语文教材都是依据分单元的形式编撰而成,以分单元为编写形式的语文教材指引着教学设立相应的分单元学习任务,增强了分单元任务的组织性与系统性,有利于各个单元任务的完成,最终促进课程任务的落实。单元学习任务是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整个单元教学设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改变传统教学设计模式,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贯彻科学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材按照双线结构组织单元教学,这个单元是语文知识能力的单元。教材通过双螺旋组织的方式将语文要素分布在每一篇课文的课后习题中,这样的编排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什么。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课后习题,明确语文各要素在教材中的分布,着力落实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郑云铝 《新教师》2022,(1):73-74
统编教材与之前的教材相比较,最大的特点就是双线组织单元内容,其中语文要素是单元教学的主线,也是单元学习的重点.那么,教师要如何组织单元教学内容,落实语文要素呢? 下面笔者结合统编教材,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解读要素,精准把握教学基点 统编教材将语文要素分成许多个"点",由易到难地分布在各年级的教材中.因此,教师要深入研...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统编教材是按照两条线来组织单元课文的,一条线是以内容为主题组织单元,另一条线则是以"语文素养"作为训练点组织单元。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单元文本特质,进而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本文主要以统编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为例,主张阅读教学要从解读单元主题、细读文本价值、探寻教学策略三方面入手,并结合本单元特点重点阐述了如何抓住说明要点、理清结构顺序、知晓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6.
统编语文教材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提供了展开单元学习的视角.我们应遵循单元"双线",发掘单元内教材的内在关联,统筹相关的语文资源,重构主要教学内容,发挥本单元"双线"组织的协同作用,强化单元教学的整体功能,促使单元学习彼此联动、前后融通、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7.
<正>部编小学语文教材按照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语文的人文目标尤其需要通过课文阅读和拓展阅读来实现,所以,部编小学语文教材更加重视阅读。从一年级的"和大人一起读",递至二年级的"我爱阅读""快乐读书吧",递至三年级的"阅读链接"和"单元阅读指导"。科学新颖的阅读模块和衔接紧密的分层设计,无不反映了教材编写者的阅读理念  相似文献   

8.
统编语文教材采取双线并行的方式组织教学单元,使单元成为一个教学整体。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进行整体教学;要认真研读教材,根据课后练习、单元关联确定单元教学目标;要把握教材编排特点,设计出层次分明的语文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双线组织单元、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传统文化、目标序列、立德树人……这些词语已为广大一线教师所熟知。作为一线教师,结合教学实践用心研读《课标》,准确解读教材,使用统编教材时才能更加得心应手。一、教材编排特点1.教材的变化。统编语文教材以"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五年级上册共六个普通阅读单元,两个特殊单元——阅读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  相似文献   

10.
语文单元教学是科学地处理教材,有力地推动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它以一个单元为教学单位,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从课堂实际出发,把阅读训练、作文训练、听说训练和语文知识训练等结合起来,进行总体设计。它有利于强化阅读和写作...  相似文献   

11.
统编教材以双线组织单元,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教学整体、教学单位。因此,教师不但要对单元课文进行整体教学,而且要对单元作业进行整体设计,以促进单元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在单元作业设计前,教师要掌握理论依据,如相关文件、课标等;要细心研读教材,理解单元内各个知识点、结构板块之间的内在联系;要进行全面统筹,精心设计各种语文能力、语文技能、语文思维所占的比例。一份高质量的作业应是结构科学、题型丰富的,应该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科学的、高质量的作业要对其信度、效度及难度系数进行监测,通过前后对比进行改进,这样才能使单元作业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达到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统编教材以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的双线结构组织单元。这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依托教材进行单元教学,通过异同比较法、命题开掘法、散点聚焦法等策略有效组织单元,使课堂教学突出语文知识结构,形成系统的教学思维,让学生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学会思考、分析、综合、比较,充分理解、感悟和运用语言,获得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单元,是语文教材形成科学体系的关键环节,体现了教材和教学的规定性、阶段性和系统性。但单元教学的设计,历来为一般教师所忽视。这首先是教材的缺陷所造成的;各单元缺少明确的统一要求,有些单元的选材也不严,破坏了整个单元的教材结构。其次,与语文教学研究中对单元教学的忽视有关。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二十多年中所拿到的教学参考书,有整整一捆,所见的都是单篇分析,  相似文献   

14.
统编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这种编排方式有利于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比较法是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一种科学、合理、高效的方法,教师首先通过求同比较、求异比较、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等方式寻找比较点,然后使用单项比较或多项比较的形式开展对比教学,把整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横向比较各个知识点,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5.
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保证内容的连贯性,有利于学生系统化掌握知识。教师在应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时,需要从教材出发,按照教材内容的划分设计教学活动,同时进行适当拓展,组织综合性活动,重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同时,教师要设计科学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本文的探析中,主要分析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意义和策略,希望与同行业者进行交流,争取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统编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每个单元都是一个整体,这为单元统整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要有大格局,依据教材特点,先明确每个单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再以单元为单位,围绕单元主题,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进行统整教学。这样教学,以学生为本,能有效发挥教材文本的教学价值,促进学生深入学习语文,真正习得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单元作为教材的基本组织结构,是教材教学实施的目标与内容.加强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应成为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改变语文教学效益整体不佳现状的必由之路.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从理念层面认同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而且还要在实践层面从单元目标任务、单元课程资源、单元教学过程方法等方面进行整合,实现有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柴桂萍 《小学语文》2014,(10):46-49
【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按单元形式编排,五年级下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第七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  相似文献   

19.
单元(或称分组)教学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建国后的历套小学语文教材大都按单元(分组)编排。教材这一组织形式为教学提供了依据,于是人们很早就提出小语教学特别是备课应以单元为基本单位。1978年后人教社编辑出版的小学语文全国通用教材,以读写训练的客观要求并结合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设计要点训练项目,从中年级后段开始安排,并以此编排单元教材。这一举措进一步强化了教材的单元结构,而强调单元教学的呼声也随之越来越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材内在逻辑审美化是指对语文教学内容各要素各部分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最佳排列和呈现,使物化后的语文商在逻辑更加科学和清晰,从而体现出严谨、简洁、精致的美。语文教材内在逻辑美建立在语文教学内容及其目标和教材体例这三大逻辑主线的基础上,其建构的首要步骤是整理出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各学期各单元的语文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分类系统,然后是语文教材的单元构成、材料选择和练习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