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我们经常遇到求如下一类数列:m,mm,mmm,mmmm,…的通项公式问题,其中m是k位数。k∈N,k≤n,n∈N。 下面讨论: 1 当m为一位数时, 例求数列|an|:7,77,777,S7777,…的通项公式。 2 当m为二位数时,如求数列|an|: 12,1  相似文献   

2.
在许多参考书上都有这样一个命题: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 首项al>0,公差d>0;等比数列|bn|中,公比q>0,且al=b1,a_(2n+1)=b_(2n+1),(n∈N),试比较。a_(n+1)与b_(n+l)的大小。 关于这个问题的解法,各书都是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性质,化为不等式证明.比较繁琐。其实,如果从函数观点出发.利用线性函数和指数函数图象,问题的结论简直是一目了然。 设线性函数y=f(x)=al+dx. 指数函数 y=g(x)=blq~x(q>0), 则有an=f(n—1),bn=g…  相似文献   

3.
等差数列具有一系列基本性质,掌握这些特性对提高解题速度有着重要的作用。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性质1 有限项等差数列到首尾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等于首尾两项的和。即:等差数列|an|共有n项,则a1+an=a2+an-1=a3+an-2=…。 性质2 若|an|是等差数列,am、an、ap、aq分别是该数列的第m、n、p、q项,且m+n=p+q,则am+an=ap+aq。 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容易证得以上两个性质。 性质3(性质2中的条件再加强些)在性质2的条件下并满足:①公差 d≠0;②mn>p…  相似文献   

4.
〔题〕已知数列{bn}是等差数列,b1=1,b1+b2+…+b10=145.(1)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bn;(2)设数列{an}的通项是an=loga(1+1bn),(其中a>0,且a≠1),记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试比较Sn与13log...  相似文献   

5.
下面三道高考题有着很深的渊源:题目1数列{bn}是等差数列,b1=1,b1+b2+…+b10=100.(Ⅰ)略;(Ⅱ)设数列{an}的通项an=lg1+1bn,记Sn是数列{an}前n项和.试比较Sn与12lgbn+1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199...  相似文献   

6.
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史类数学试题的最后一道题为:“已知数列{bn}是等差数列,b1=1,b1+b2+…+b10=100,(Ⅰ)求数列{bn}的通项bn;(Ⅱ)设数列{an}的通项an=lg(1+1bn),记Sn是数列{an}的前n...  相似文献   

7.
若数列{an}中每一项都含有组合数Cmn,则称{an}为组合数列.短文介绍一种利用组合数列的通项求其前n项和的方法.兹举例说明如下:例1求C1n+2C2n+3C3n+…+nCnn.解所求的和式是以通项ak=kCkn的组合数列的前n项之和.∵ak=kC...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比值的过程中 ,发现两类规律 ,一类是两个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比值 ,另一类是等差数列前m项和与前n项和的比值。1.设等差数列 {an}的首项为a1,公差为d1,等差数列 {bn}的首项为b1,公差为d2 ,它们前n项的和分别为Sn、Tn,则它们前n项和的比值SnTn有下列性质 :定理 1:等差数列 {an}与等差数列 {bn}前n项和的比SnTn是关于n的一次分式函数 ,即SnTn=an+bcn+d。证明 :由Sn =na1+n(n - 1)2 d1,Tn =nb1+n(n - 1)2 d2  得 :SnTn=d12 n +(a1- d12 )d22 n +(b…  相似文献   

9.
命题设a1>a2>…>am>0,0<b1≤b2≤…≤bm,则 (n∈N)引理1设a1≥a2≥…≥am>0,0<b1≤b2≤…≤bm,则(a1+a2+…+am)n,(n∈N)m(a1b1+ a2b2+…+ambm)引理 2设 a1, a2,…, am> 0,则an1+an2+…anm≥m1-n(a1+a2+…+am)n,(n∈N)引理1、2都易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证略下面给出命题的证明.证明因为a1≥a2≥…≥am>0,0<b1≤b2≤…≤bm,所以然 (n∈N)因此下面举例说明该命题在证明不等式时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如何捕捉题中隐含的信息,优化解题过程。 一、捕捉隐含的定义、定理、公式信息使解题变得简洁 例题1设数列an的前n项的和为Sn,该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后项减去前项的差为常数,且Sn=(nN),若bn=(-1)nS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 分析 1:如果仅仅发现题中 Sn、an(或n)的关系,直接运用公式an=则解题较复杂.如果同时发现该数列是等差数列,则可利用题中公式和等差数列的知识来解,解题过程就变得简洁. 解法1:在Sn=中令n=1可得: a1=1,令n=2,得1+a2=a…  相似文献   

11.
设Bn表示所有的n阶布尔矩阵的集合,R(A)表示A∈Bn的行空间,|R(A)|表示R(A)的基数,设m,n,k,r为正整数,本文证明了(1)当n≥13为奇数且n+52≤k≤n-3时,对于任意m∈[2k,2k+2n-k+1+2n-k+…+21+20],存在A∈Bn,使得|R(A)|=m;(2)当n≥14为偶数时,对于任意m∈[2n2+2+2n2+1,2n2+2+2n2+1+2n2-2+2n2-3+…+21+20]或[2n2+2+2n2+1+2n2-1+2n2-2+…+2n2-r,2n2+2+2n2+1+2n2-1+2n2-2+…+2n2-r+2n2-r-2+2n2-r-3+…+21+20](其中1≤r≤n2-4),都存在A∈Bn,使得|R(A)|=m  相似文献   

1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12的倒数是;|0.5|的相反数是;若|x|=7,则x=。2单项式-3x2y3z5的系数是;次数是。3多项式3x2y-x3-y3+5xy2是次项式,按x的降幂排列为。4已知m-n=25,则25-m+n=。5当a时,代数式a-45与310a-1的值互为相反数。6合并同类项-a-a-a+a2+a2+a2=。7若25xym与-5x2m-5yn+2是同类项,则m=,n=。8若x=-3是方程14(x-k)=-1的解,则k=。9在公式an=a1+(n-…  相似文献   

13.
一个分式和不等式的推广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刊文〔1〕关于分式和的不等式:若a1≥a2≥…≥an>0,0<b1≤b2≤…≤bn;或0<a1≤a2≤…≤an,b1≥b2≥…≥bn>0,则a1b1+a2b2+…+anbn≥n(a1+a2+…+an)b1+b2+…+bn.本文将其推广为:对于p≥1...  相似文献   

14.
在《数论中的问题与结果》(曹珍富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一书中,丢番图方程x4-4x2y2+y4=N被列为数论中未解决的问题。到现在为止,人们仅仅解决了|N|≤200的一些值,而对于|N|>200的值根本没有涉及到,本文用递推序列的方法解决了N=-239这一情形。1 预备知识令ε=5+26,ε=5-26,Tn=12(εn+ε-n),Sn=146(εn-ε-n),n是整数,则通过验证可得如下诸性质:S。=0,S1=1,Sn+2=10Sn+1-Sn(1)T。=1,T1=5,Tn+2=1…  相似文献   

15.
文 [1]得到Tn=cosn2π7 cosn 4π7 cosn 6π7的一个递归式 :Tn 3 =- 12 Tn 2 12 Tn 1 18Tn.本文给出 {Tn}的一个通项公式Tn=- 12 72 n k∈KCkn [1 ( - 1) n] 72 n 2 C[n2 ] n ,( )其中K ={k|n - 2k =7m ,0≤k≤ [n - 12  相似文献   

16.
陈济涛 《中学教研》2002,(8):F003-F004
人教社高中数学第一册(上)第142页上有这么一道题:有两个等差数列{an},{bn},a1+a2…+an/b1+b2+…bn=7n+2/n+3,求a5/b5,能求一般式子an/bn的值吗?  相似文献   

17.
题目:已知实数a、b满足a2+ab+b2=1,求a2-ab+b2的取值范围.(1998年湖北黄冈市初中数学竞赛题)解:令k=a2-ab+b2,由于a2+ab+b2=1,当ab=0(a、b不能同时为零)时,不妨设a=0,则b2=1,易得k=1.当ab≠0时,不失一般性,不妨设|a|≤|b|.作等腰△ABC,使底边AB=2|a|,高CD=|b|.设AC=BC=c,△ABC的面积为S,∠ACB=α,则0°<α2≤45°,0°<α≤90°,0<sinα≤1,|ab|=S=12·c2sinα.(1)若ab…  相似文献   

18.
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前n项和公式Sn 经转化都可以看作是关于自然数n的函数 .本文用函数观点把有关等差、等比数列问题转化为平面解析几何中直线斜率来解决 ,同时把两部分知识得以综合应用 .我们知道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a1 (n-1)d可变形为an =dn (a1-d) ,所以等差数列的项an 是项数n的一次函数 ,亦即点 (n ,an)在直线 y=kx b (k=d ,b =a1-d)上 .由此得 :性质 1 若数列 {an}为等差数列 ,则它的各项对应的点An(n ,an)在同一条直线上 ,n∈N .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n =na1 n(n…  相似文献   

19.
一、应用方程和函数思想解题我们知道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 ,用函数的观点学习数列 ,能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数列。而用方程的思想可以方便地解决数列中的计算问题。例1 :已知{an}是等差数列 ,{bn}是等比数列 ,{an}的公差d和{bn}的公比 q相等且都不等于1 ,a1=b1,a4=b4,a10=b10,求a1 和d。解 :由题意得 :a1=b1,d=q例2 :一个等比数列 ,前n项和为48 ,前2n项和为60 ,求前3n项的和。解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式比为 q,显然 q≠1 ,依题意得有 :例3 :已知f(x)是一次函数 ,且…  相似文献   

20.
构造二项方程xn=b巧解一类三角问题吴文惠陈叶柳(湖南省新化县六中417613)对于方程xn=b(n∈N且n≥2),设复数b的模和辐角分别为r和θ,则其n个不同的复根为:xk=nr(cosθ+2kπn+isinθ+2kπn).又记θk=θ+2kπ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