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服务创新已经成为制造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战略,但现有文献对动态竞争环境下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还缺乏深入探讨。鉴于此,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视角,选取247家中国制造企业为样本,对动态环境下制造企业渐进式和突破式服务创新战略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类服务创新战略对竞争优势的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这两个维度均具有直接正向影响;市场动态性越高,相比突破式服务创新战略而言,制造企业渐进式服务创新战略更有助于竞争优势(企业相对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提升。竞争强度越大,相比渐进式服务创新战略而言,制造企业突破式服务创新战略越有助于竞争优势(企业相对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提升。本研究结论对于现存文献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对于动态环境中的中国制造企业服务化有着直接和引申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141家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供应链协同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信任与承诺在这些影响路径上的调节效应。结论表明:供应链协同显著提升两类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信任显著正向调节渐进式产品创新且促进渐进式产品创新;善意信任显著正向调节突变式产品创新且促进突变式产品创新;承诺显著负向调节企业突变式产品创新而显著正向调节渐进式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3.
将企业能力双元性区分为组合维度和相对技术维度,并引入突破式和渐进式2种技术创新模式,建立分维度双元能力对2种技术创新模式影响的研究模型。来自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303套双份调研问卷的实证检验肯定了分维度能力双元性对于2种技术创新模式的异质性影响:组合维度同时促进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且对前者的影响更强;相对技术维度以倒U型方式影响突破式创新,却与渐进式创新之间呈U型关系。  相似文献   

4.
针对企业双元创新的特性,通过对知识惯性不同维度的分析与探讨,探究学习惯性和经验惯性影响企业突破式创新与渐进式创新的差异性,并引入企业知识治理作为调节变量。采用多元层次回归的方法对362家企业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惯性(学习惯性、经验惯性)对企业渐进式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知识惯性(学习惯性、经验惯性)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与渐进式创新不同,表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知识治理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其中正式知识治理和非正式知识治理都正向调节学习惯性与经验惯性对渐进式创新的影响,而正式知识治理正向调节学习惯性对突破式创新的倒U型关系,对经验惯性与突破式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非正式知识治理正向调节学习惯性与经验惯性对突破式创新的倒U型关系。研究结论进一步深化对企业知识治理下知识惯性作用机理的认识,为企业提升双元创新绩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党兴华  魏龙  闫海 《科学学研究》2016,34(9):1432-1440
针对创新组织的适应性行为,通过分析技术创新网络组织惯性产生的根源性,从结构惯性和认知惯性两个维度,探究组织惯性对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差异性影响,并引入网络嵌入性作为调节变量。以研发强度较高的行业为对象进行问卷调研,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惯性对渐进式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相比认知惯性,结构惯性更有助于促进渐进式创新;组织惯性与突破式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相比结构惯性,适度的认知惯性更有助于促进突破式创新;关系嵌入在组织惯性对双元创新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调控作用,结构嵌入的调控作用部分支持。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的适应性行为特征,对于提升组织创新能力、维持网络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立龙  魏江 《科研管理》2015,36(5):118-126
本文以华为公司为案例,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探索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与技术能力的战略匹配关系。研究发现:当企业技术能力较弱时,实施渐进式服务创新战略为顾客提供完备的产品支持服务,能有效增加产品价值提升市场绩效。当技术能力较强时,实施突破式服务创新战略,能够与技术能力形成知识溢出效应,更有助于市场和财务绩效提升。本研究拓展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研究的理论边界,研究结论对中国制造企业选择和实施服务创新战略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营销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将环境作为调节变量,并将营销创新划分为渐进式营销创新和突破式营销创新,构建了公司创业导向对组织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以中东部八省市242家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公司创业导向对组织绩效有正向积极影响,突破式营销创新在其间发挥了完全的中介作用,且环境在其中起着调节作用,而渐进式营销创新却没有发挥中介作用.该结论进一步丰富了创业导向理论,为企业创业导向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相似文献   

8.
学者们在研究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对产品(或服务)创新的影响时出现了分歧,为了找出分歧的原因,本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尝试将渐进式服务创新划分为以技术为基础和以市场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将突破式服务创新也划分为以技术为基础和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并构建了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对服务创新的作用模型.本研究以国内266家服务业企业为样本,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对以技术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和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同时,知识整合机制在其间发挥着调节效应;而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对以市场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和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本研究为解决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对服务创新影响研究的分歧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战略管理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组织距离对战略联盟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探索知识流动在其中扮演的中介作用。同时,引入知识保护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从而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以471家战略联盟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距离越远越有利于联盟企业实现突破式创新,社会距离越近越有利于联盟企业突破式创新;知识获取和知识泄漏在技术距离和社会距离与突破式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知识保护能力负向调节知识泄漏与突破式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供应商选择、搜寻策略与企业创新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67家中国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运用层次回归法实证考察了企业不同创新模式下供应商选择、搜寻策略与企业创新的关系.研究表明:无论是效率导向的供应商选择(产品层面或运营层面)还是技术导向的供应商选择都与企业创新(渐进式和突破式创新)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关联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导向的供应商选择与市场搜寻策略相匹配不仅正向作用于企业的渐进式创新,还可以推动突破式创新的产生;而效率导向的供应商选择与关系搜寻策略相匹配主要影响的是企业的渐进式创新.  相似文献   

11.
By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 regimes,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show how the rapid pace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the telecom sector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close links between the sector's own R&D and the creation of numerous innovations, many of which are radical. In contemporary innovation theory, a theoretical antinomy exists: Whereas, the creation of incremental innovations is variously explained in terms of «rational» responses to markets, dynamics of technological regimes, dominant design, etc., radical innovations, in contrast, are explained in terms of serendipity, chance or haphazard scientific discoveries. Evidence from analysis of innovations in the telecom sector suggests that innovation regimes have provided a capability of coordination, direction and leadership in the creation of many of the radic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that have emerged in the sector. Thus, one may claim that the strong innovation regimes and high R&D intensity of the telecom sector, at least until recently, have provided a capability of creating innovations on purpose — for a purpose.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is contradict some of the assumptions on which the prevailing market-oriented R&D governance models and policies are based — and which are supported by contemporary innovation theories.  相似文献   

12.
秦剑  王迎军 《科学学研究》2010,28(8):1273-1280
针对既有突破性创新缺乏前端驱动机制研究的局限,考察了跨国公司在华的营销资源、技术资源及其交互效应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在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的经费资助下,利用165家在华跨国公司高管团队填写的调查问卷实证检验了相关研究假设。结果显示,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均与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正相关,而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替代和互补关系,表现为两者的交互效应对突破性产品创新绩效的负向阻碍作用以及对突破性过程创新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还发现过程创新对产品创新也有着正向影响。最后,讨论了研究结论、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并指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渐进、突破与破坏性技术创新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兰剑 《软科学》2010,24(3):10-13
对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破坏性创新的理论进行整理,分析三种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为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渐进性技术创新是依据创新的程度不同而进行的一种分类。突破性技术创新产生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不连续点,而渐进性技术创新是在原有技术轨道上的延伸。破坏性技术创新理论是从对原有的市场是否产生威胁和替代角度展开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探索专用性程度不同的人力资本对突破性创新能力和渐进性创新能力的影响、两种不同的技术创新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以及专用性程度不同的人力资本在创新能力与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以我国157家企业为样本,以企业规模、R&D投入、环境的不确定性、需求不确定性和竞争强度作为控制变量,构建理论模型并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越强,渐进性产品创新能力而非突破性产品创新能力越强。然而人力资本专用性较弱并不负面影响突破性产品创新能力对新产品绩效的效果,相反,对于渐进性产品创新能力来说,弱专用性人力资本有利于新产品绩效而强专用性人力资本不利于新产品绩效。  相似文献   

15.
科创板推行以来,度量其重点是企业是否实现了产品突破性创新。产品突破性创新是组织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掌握先进技术、突破技术封锁的重要途径,而使命是驱动企业实现产品突破性创新的精神支柱。但现有研究关于在使命驱动情境下企业如何更好地实现产品突破性创新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深入探讨。本文基于权变观,以科创企业为例,从领导行为与意义建构的动态匹配视角出发,选取极具典型性和极端性的HB生物医药企业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揭示了在使命驱动情境下,科创企业使命的导入、认同、内化三种使命形式分别驱动着产品突破性创新实现萌芽、形成、强化的三个阶段。针对产品突破性创新的不同阶段,通过授权、命令、双元领导与不同意义建构主体的有效适配促进产品突破性创新实现,并由此形成领导行为与意义建构的附助性匹配、补偿性匹配及整合性匹配三种动态匹配模式。本文从使命驱动、领导行为与意义建构的动态匹配视角揭示了产品突破性创新的实现过程,为科创企业创新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企业质量能力与技术创新都是建立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但在实践中往往被割裂看待,在理论中缺乏相关性的定量实证研究。以双元创新为视角,根据北京市168家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分别对3种创新方式下的不同质量能力与技术创新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求创新方式异质性下不同质量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来看,质量能力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其中,采取渐进式技术创新企业的质量控制能力显著促进技术创新,采取突破式技术创新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和质量改进能力显著促进技术创新,采取综合式技术创新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显著促进技术创新。据此提出建议,开展渐进式技术创新的企业要注重建立质量控制系统,保证质量符合性,及时处理质量偏差;开展突破式技术创新和综合式技术创新的企业都要注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及时纠正体系审核问题,同时,开展突破式技术创新的企业还要注重明确质量改进计划,持续改进质量,以促进技术创新的有效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组织柔性推动技术创新是动态环境下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在组织柔性理论和创新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战略导向的分析框架,并在调研基础上对各假设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能力柔性和资源柔性对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资源柔性对渐进创新起促进作用,但对突变创新反而有不利的影响;而能力柔性对突变创新和渐进创新均有正向的推动作用。顾客导向只能提高资源柔性,对能力柔性没有显著的影响;企业家导向会增强企业的能力柔性,但会降低企业的资源柔性。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战略导向对企业柔性影响的差异,阐述了导向对技术创新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ole of technology standards in firms’ product innovation in terms of both incremental innovation (within a technology life cycle) and radical innovation (beyond the present technology cycle). We first develop a theoretical model which predicts that technology standards can be used by firms as an “insurance” hedging against the risky process of developing new products. This insurance mechanism fosters incremental innovation and product growth especially for those further away from the technological frontier. Using data from a weighted panel of UK manufacturing firms over seven years, we find that the use of technology standards over past years significantly enables a firm’s incremental innovation while also reducing its incentive to deliver radical innovation. Additionally, we show that this relationship is contingent on a firm’s R&D intensity in line with predictions of our theoretical model.  相似文献   

19.
徐宁  姜楠楠  张晋 《科研管理》2019,40(7):163-172
设计有效的激励契约以引导高管在资源约束条件下进行理性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是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途径。本文采用2007~2014年中国中小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均值T检验与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检验了高管股权激励对中小企业双元性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授予高管股权激励的中小企业,自主研发投入水平、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水平等均明显高于其他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路径方面,股权激励强度越大,中小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内部自主研发,而非外部技术引进;在技术创新模式方面,股权激励强度与突破性创新模式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这是传统委托代理理论与行为代理模型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论为创新导向的公司治理制度设计提供了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