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从五个方面探讨科学教学由“封闭”到“开放”的策略,初中科学是初中的教学体系之一,科学教育就是为了教导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环境,对自然界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主要从生活、思维、实验、媒体和社会这五个方面来实现科学教学的开放.  相似文献   

2.
科学活动中的幼儿探究式学习,指幼儿对一些科学现象经历从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进行观测和实验,得出结论和形成解释,到与同伴讨论、交流等基本探究过程。幼儿的朴素理论认为幼儿对事物的看法有一套自己的逻辑体系,且该理论和科学理论一样,具有解释和预测功能,是有反例处理机制的。要想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就要求教师尊重幼儿的朴素理论,在充分唤醒幼儿朴素理论前提下,通过解释、预测、提供反例等策略,促进幼儿理论和证据的协调,从而实现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信念根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学认识存在的基本事实出发,揭示出这些事实背后潜藏着存在信念、可识信念和经验信念,它们是科学认识的根本逻辑前提,且唯一地为科学所有,并通过本体论、美学、认识论和价值论等4个哲学维度,以理性方式实际地从原则上引导、规范着科学认识。正是这几个信念与理性的统一体即科学理念,构成了全部科学的存在根基。  相似文献   

4.
当前以具体事实为中心的科学教育实践存在着一些弊端。超越事实的科学课教学的基本内涵是指:在科学课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以具体科学概念和概念性观念为核心,以具体事实性知识和主题为工具,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并最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改进当前以具体事实为中心的科学教育实践的策略是:改进现有的课程设计与编排;在科学教育中关注科学史的内容;改善教师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浅谈高等数学课中微分中值定理教学方法——反例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数学中对主要定理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充分”和“必要”性的理解是学习数学的一个基本功 .本文就微分中值定理教学中采用“反例教学法” ,通过生动的“反例”揭示数学上这种“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的特点 ,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微分中值定理 ,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理论研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生物科学史是高中生物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史能为学生提供科学知识(包括科学概念、事实、理论等);揭示科学方法的完善过程和科学发展的不断深化过程。普通高中生物学中安排的学习史料有两类:一类是必修本或选修本中以课文形式出现的史料,如“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等;另一类是建议学生自行阅读、收集、分析的史料,  相似文献   

7.
科学理论的形式与解释、科学解释与科学说明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科学说明”是指以科学原理或规律为出发点 ,对现象的原因或根据的阐释 ;“科学解释”是指对用来说明现象的这些原理或规律的进一步理解的观点。从特定的原理或规律出发 ,对特定的现象总会给出同样的说明。然而 ,对特定的原理或规律却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从而形成不同的解释。因此 ,科学解释是一个依赖于语境的概念。理论的抽象化程度越高 ,理解与解释的语境依赖性就越强、越复杂  相似文献   

8.
一位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将小学生科学探究的要素简约成“问题-事实-推理-解释”。在这几个要素中,笔者认为“问题”是孩子们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事实”是探究上述问题的证据,“推理”是基于事实形成认识,让学生建立概念,“解释”则是应用形成的科学概念对周围的事实做出合理的分析与解读。基于上述理解,笔者以为:孩子们的科学探究过程是一个在教师的引领下,有一定价值取向的,主动获取、整理、分析事实,从而形成科学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参加国家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学习中,《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教学策略概览》课程所呈现的15个教学策略.许多策略经常被广大教师所采用,但相对枯燥的“重视科学史内容的学习”教学策略,却往往被教师和学生忽视.就此现象,我对这一教学策略进行粗浅的分析.“重视科学史内容的学习”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授课程新知的过程中引用了一些与所授知识相关的历史小故事,通过教师讲述、学生阅读和讨论、共同整理和归纳,从而实现教学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的基本依据是记载着人类科学发展历史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不仅作为重要的理念被强调,作为教学建议被提出,而且被列入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在现代教育文献中“科学探究”、“探究式教学”、“探究式学习”都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模仿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来主动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学习内容上,不但包括事实、理论等陈述性知识,还包括科学过程和方法等程序性知识。  相似文献   

11.
科学创新的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科学领域中人们对创新概念理解较为混乱,应从科学哲学层面分析创新的蕴涵。从科学实践来看,创新指科学活动中的发现事实、发明方法和创造理论三种基本形式;而从哲学上来分析,创新则是观念的转变,是“思想革命”的过程。因此,从内涵和外延上完整把握这两方面才能正确理解“创新”的一般涵义,分析创新概念在科学领域和经济学领域中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志的教育改革,其核心理念就是“创生”.“创生”价值观,指师生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和变革性,充分挖掘潜能.创新的时代,需要创生的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借用教材渗透科学思维和方法的培养以及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生存,使他们通过建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和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来获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美学信念随科学美学思想的历史发展经历了这三个阶段。而在现当代,许多科学家已经把追求科学美的信念发展成为一种深厚的哲学信仰,科学美学信念成为他们自然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美学信念有其客观基础和主体依据,因为科学中蕴含着内在的理性美,具有审美价值,能够成为审美的对象;科学美学信念是建立在“科学具有审美价值”这个基础上。科学美学信念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而且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它是科学发现的重要动因,是科学研究的指导原则之一和科学理论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此外还是科学教育的重要主旨。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学中的反例,是指符合某个命题的条件,而又不符合该命题结论的例子,它是用已知真的事实去揭示另一判断的虚假性。在数学中反例因其简明、直观、说服力强等突出特点,决定了它在数学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反例在笔者的教学中常常用到,通过反例对学生所犯错误加以剖析,让学生从分析中认识产生错误的原因,这对他们准确、深刻理解概念、定理、公式,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文笔者拟谈谈在教学实践中反例的一些妙用。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课程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或合作讨论为学习的形式,运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作业。探究性作业的实施将对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价值观、科学方法、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学生的成功体验和人生信念等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学科具备文化属性。据此,科学实践本质上是一种科学文化实践,学生参与科学实践的过程亦是参与科学文化实践的过程。科学文化理论框架的建立既揭示了科学文化实践的要素,也从理论层面阐明了科学文化实践的育人价值。以“人性的释放与创造”为目标、以“突出科学的情境性和共同体参与”为内容和以“‘三位一体’促进文化觉醒和自信”为过程,确立了科学文化实践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机制,搭建了科学教学和科学文化实践间的桥梁。从科学史、科学情境、科学道德和科学审美四个角度出发,可以进一步探寻通过科学文化实践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波利亚说:“数学事实首先是被猜想,然后被证实。”数学猜想是数学研究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指根据某些已知事实材料和数学知识,通过思维的能动作用,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作出的一种猜测性推断。数学猜想或问题的提出,有时比问题的解决更有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猜想,让猜想在数学教学中飞扬。  相似文献   

18.
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课堂教学中关注数学体验的策略有: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强烈体验的内驱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获得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数学体验;让学生经历“再创造与再发现的过程”,获得科学发现的体验;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获得学数学、用数学的数学体验。  相似文献   

19.
“提出问题”是科学课程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第一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针对初中生科学课程的探究式学习,提出了由“背景知识”和“经验事实“”理论”之间的矛盾、由“科学猜想”的不同、由“实验检验“”探索研究”、由“结论的应用”与事实的普遍性不符等问题提出基本路径,梳理出了“因果、对比、反问、推广以及推理”等问题提问方法,并通过相关实践案例进行了阐述。研究认为,作为科学课程的任课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要在不断实践中加以优化。  相似文献   

20.
价值观是人们对基本价值的信仰、信念、理想系统·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四个方面·本文所讨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指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对科学学习目的的价值取向·韦钰院士指出,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态度是公民的科学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