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初步对我国农村体育现代化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索。农村体育现代化是指在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在处于部分连接、未连接状态的乡级地域和村级地域以及常住人口不足3000人或3000人以上非独立的各类特殊区域内,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所发生的转型与动态发展过程;或在我国社会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现代化需求下,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应达到的理想水平和状态。组织管理民主化与法治化、社会功能定位综合化、体育技术传播知识化、体育设施多样化以及体育格局和谐化是农村体育现代化的5方面特征。  相似文献   

2.
小城镇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枢纽和桥梁,研究小城镇体育发展,体现了对农村体育的一种关注,对中国大众体育发展的一种关注。笔者通过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剖析了当前湖南省小城镇体育发展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1、小城镇体育发展滞后于小城镇自身的发展。2、不同地域间体育发展的失衡与参与人群的失调。3、规划的缺失与推进过程的功利性。4、体育组织的乏力与专业人才的匮乏。5、资金的短缺与来源渠道的单一。同时,针对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契机与小城镇体育的历史背景提出了湖南省小城镇体育发展的传统模式、特色模式与企业自主模式,以期推动湖南省群众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今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地域发展不平衡导致体育发展不平衡.对我国农村体育需求区、体育潜需求区和体育盲需求区三个不同地区的体育发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论农村体育走向持续发展应树立的行动取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体育与农民生活的意义联系、与农村社会文化的共生发展、与农村地域群落的不同需要出发,对农村体育发展的行动取向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进行新农村体育建设,不必仅仅从"民享"的意义上来思考农民的体育需求,还应当从"民生"的意义上去发现体育对农民生活的价值.对农村进行体育输入,应当尽可能使输入的体育元素与不同农村的社会文化传统相一致,这样才能使输入本身显示出更为强大的发展意义.实践中,尽管村落作为农村体育新的发展重点已经启程,但乡镇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重点地位还没有落幕.当前,农村体育发展重点的确立,应从不同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乡镇"和"村落"间做兼顾选择.通过部门间的协作,把农村体育与农村其他社会事业进行联动发展,是农村体育走向持续深入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大港区职业中学天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港区随机抽样的16所学校的学生家属的调查, 获得有效答卷268份。经分析、得出大港区农村体育的基.本现状结果: 1.农村体育发展不平衡;2.农村体育组织和骨干队伍还不够完善;3.农村体育人口中“文化参与”高于“身体直接参与”;4.体育经费没有列人预算, 社会办体育之路还不广阔。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农村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进一步了解农村体育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陕西省11个地区的近2 000名农村人口和各级体育管理部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农村在文化发展薄弱,缺乏意识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体育锻炼场地、体育健身知识、体育活动项目少、体育活动的组织缺乏、行政部门开展的体育健身活动和健身知识的普及不能够深入的农村基层是造成农村体育工作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农村体育是提升农村人口健康的需要,也是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农民对体育的价值认识不足,以及农村体育区域性发展不均衡、资源设施匮乏、落实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缺乏专业指导,需要多渠道、多途径提升农民体育意识,拓展体育信息的服务,结合农村的农闲时间、地域、风俗、习惯、环境、民族特色文化、四季变化等因素,体现地域与民族特色相融合,做到精准扶持,保障农民群众享受基本的体育公共服务,实现"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8.
体育健身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农民身体素质,而且在丰富农民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从体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跨学科视角,以定西市安定区7个乡镇14个行政村的农民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体育科研方法,对定西市安定区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研究得出:农民对体育健身的认识和体育健身的观念存在偏差;农村经济水平以及农民生活压力过大影响着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农民体育健身消费主要处于实物消费的初级阶段;农村体育健身场地和设备相对匮乏.本文认为定西市安定区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应基于当地的文化特征、经济基础、农民年龄组成等相关因素,开展面向不同群体的体育健身项目;充分利用当地中小学的体育资源,拓展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空间;培养农村体育骨干人员,并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带动作用;结合地域特点,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项目.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查找中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现状,运用哲学的观点对中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进行探析,为农村的体育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提供参考。提出实现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平衡任重而道远,必须发展农村经济;中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应建立在自下而上的需求机制下;结合地域特色,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充分发挥政府、非营利组织、市场在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逐步实现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  相似文献   

10.
收集1997-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项目相关材料,对体育学、社会体育立项分布情况、主持人所属单位及单位的地域分布、社会体育研究内容及研究热点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在立项主题上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近几年的立项研究热点主要是:社会体育、体育改革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农村体育、体育文化、体育社团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之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现代化”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国农村体育发展问题是一个崭新的议题,但却招来了一系列责问与怀疑:中国农村没有体育何有现代化,中国农村相当贫困落后现在提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时机不当以及我国城市尚未实现体育现代化,农村怎能实现体育现代化是现实中所出现的主要质疑之声。文章针对上述疑问逐一进行反驳与分析,并从理论角度阐述了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了解四川省新农村全民健身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四川省3个地区的近3 000名农村人口和各级体育管理部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新农村在文化发展薄弱,健身意识缺乏等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体育锻炼场地和锻炼的项目少、体育活动的组织匮乏、行政部门开展的全民健身活动和健身知识的普及不能够深入到农村基层是造成新农村全民健身工作开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和历史逻辑分析方法探索我国农村体育现代化起源问题。结果显示:在20世纪20、3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通过发展乡村教育、促进乡村建设,将现代体育引入农村,并传播现代体育思想及其生活观念;共产党人将现代体育思想与我国农村社会现实相结合,传播现代体育,成立统一的体育管理组织,形成了苏区体育运动。乡村建设运动与苏区体育运动使我国农村体育发生深刻变化,并呈现出某些现代化特征,共同开启了我国农村体育现代化之门。  相似文献   

14.
推进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我国体育事业一贯的价值追求,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时代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的差异化、不均衡,与公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这种矛盾体现在: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制度差异化,公共财政投入二元化,资源配置非均等化。应完善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建构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城乡公共体育资源一体化供给与配置,不断缩小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之间的发展差距,让城乡居民更加公平地分享体育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5.
何文清 《四川体育科学》2011,(4):117-119,133
农村地区是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地段,一直面临着经济落后、农民健身意识淡薄和体育资源严重缺乏的状况。近年来,篮球运动在农村地区的蓬勃发展使广大农民群众对体育健身娱乐的需求呈迅猛发展的趋势,成为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推动器。本文从全民健身的视角去审视我国农村篮球运动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促进我国农村体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20字总要求为切入点,在解析乡村振兴与体育发展内在关联后,提出新时代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基本方向与路径。研究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加快乡村体育的现代化、生活化与产业化节奏,提升乡村体育参与人口增量式发展步伐,实现城乡体育设施一体化布局;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刺激乡村经济增长,影响居民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质量指数,促进社会群体交流,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升居民综合素养。建议: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体育走产业发展方向与产业化路径;生态环保方向走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乡土民俗方向走文体融合发展路径;社会治理方向走公共服务治理路径;体娱生活方向走健身康体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我国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不均衡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现实要求。关于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逻辑起点,文章主要从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概念界定、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分配不均问题、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兴起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而关于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乡村体育文化发展的滞后性、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失衡、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缺乏长期规划等方面。关于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文章提出了增强乡村地区体育文化建设、规划乡村社区提高供给效率、完善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体系等举措。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文献述评为基础,概述了"十一五"期间农村体育研究涉及的领域与阶段性成果,并从农村体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农村体育保障机制、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以及交叉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等热点方向对"十一五"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认为我国相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研究方法单一陈旧、不规范、难与国际接轨,研究结果应用价值不高等。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农民体育权利、农村体育文化、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农村体育发展的保障机制、农村体育组织等命题在"十二五"期间仍有待于深入研究,同时对"十二五"期间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体育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为贫困农村地区的精准扶贫提供了“体育+”的可行之路,而首要任务是对贫困农村地区进行体育资源开发。在体育资源开发过程中,首先要加强机制建设,既包括“政府—市场—贫困地区”三方协同的体育资源开发机制、开发政策的监督机制、体育资源开发的精准扶贫机制,又包括法律保障、环境保护、评价问责、信息平台建设等配套机制。贫困农村地区体育资源开发可实施“体育+”精准扶贫模式,完善贫困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要坚持因地制宜、因贫施策原则,发展贫困农村地区特色化体育资源;引入专业体育旅游运营商,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扶贫模式,走“体育+”产业化发展道路;实施“体育+教育”精准扶贫,培养体育扶贫人才;完善体育资源开发政策支持,加强实施保障。  相似文献   

20.
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是新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决定着我国体育现代化的最终实现。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城乡体育文化的冲突以及大众体育文化传播的“城市中心主义”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陷入了困境。加速“三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大众体育文化传播体制,引导农村体育文化发展,以及加强城乡关联,促进体育文化整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走出困境的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