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展量化力量训练时,需要认识和监测影响整体力量训练的众多因素,例如运动类型、负重量、训练量、组间休息时间、重复次数、组数、速度等。在力量训练期间,外部训练负荷法、2比2法、最大重复次数百分比、以及最大重复区域法是常用的力量训练监测方法。运动压力的感知评级、最佳组-重复组合、自动调节渐进阻力运动、基于速度的训练监测等方法具有自动调节的性质,据此可以更深入了解日常准备情况。建议实践中应选择适当且可行的监测方法。未来需要改进评估运动学习和技能习得方法,且与力量训练调整进行整合利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力量训练监控方法的精准度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力量训练与骨骼肌的生理性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骼肌质量在维持人类的健康、体力活动和竞技运动成绩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力量训练显著性生理性适应之一是肌肉肥大。力量训练是提高骨骼肌质量的最有效方法。在分子水平,泛素连接酶MAFbx/atrogin-1和MuRF1可能在力量训练诱导骨骼肌重构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力量训练诱导骨骼肌实时变化过程,有利于制定力量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3.
耐力训练对骨骼肌重量的影响相对较少,而力量训练可显著诱导运动肌发生肥大。不同的训练方式诱导适应的分子机制是不同的,激活和表达各自特异的信号通路和相关的基因。力量和耐力进行组合训练时,在分子水平存在一个干扰现象,不同训练方式可诱导细胞内信号通路产生拮抗,从而抵消骨骼肌对不同运动方式产生特异性适应。当前,一些训练学上的对策已经被证明能够有效降低力量和耐力组合训练产生的干扰。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助于我们理解骨骼肌疾病的病因、老龄化时维持其新陈代谢和功能以及运动员的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4.
跑步经济性和运动成绩密切相关。进行专项运动训练,下肢运动肌募集方式更为精炼。耐力训练可诱导神经骨骼肌系统发生适应,降低代谢需求,提高运动成绩。自行车运动单项与多项组合项目相比,下肢运动肌募集方式存在差异。目前,研究非常关注单项与多项组合项目诱导神经骨骼肌系统适应间的差异。但是,并不清楚这些特异性神经骨骼肌系统适应是否有助于提高或损害耐力性项目的运动成绩?神经骨骼肌系统适应可能在影响耐力性项目的运动成绩。力量训练和超等长训练可提高运动的经济性,但这些适应性的变化对跑步时运动肌募集方式产生多少有益的影响并不清楚。当前,尚没有充足的证据显示拉伸训练和运动鞋可提高运动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慢性力竭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金其贯 《体育与科学》1999,20(5):23-28,56
为了研究力竭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对大鼠进行为期8周的力 竭性游泳训练,用DNA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骨骼肌细胞的凋亡,并用免疫组化的方 法检测骨骼肌细胞中bcl—2和Fa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①力竭性训练后,大 鼠骨骼肌细胞凋亡显著增加。骨骼肌细胞凋亡可能是力竭性训练导致肌肉酸痛和运动 能力降低的病理生理机制。②力竭性训练后,大鼠骨骼肌细胞中bcl—2蛋白的表达显 著下降,Fas蛋白的表达轻度增加。因此,力竭性训练可抑制骨骼肌细胞bcl─2蛋白 的表达而促进Fas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力竭性训练导致大鼠骨骼肌细胞细胞凋亡发 生的基因调控机制。③力竭性训练后,大鼠骨骼肌组织和血清中SOD活性显著下降, MDA含量显著增加。因此,力竭性训练使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导致氧自由基生成 增多,这可能也是骨骼肌细胞凋亡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6.
抗阻训练运动处方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阻训练作为全面身体锻炼的一部分,可以显著增长肌肉力量和体积及发挥慢性病防治作用。抗阻训练运动处方的内容主要包括训练强度、组数、频率、方式、顺序、间歇时间、肌肉收缩速度和训练量等方面。根据运动人群和运动目的不同,其中每一方面都可以制定出多种不同处方方案。正确合理的处方制定和使用涉及到不同的运动效果,对于专业运动人群和普通大众合理科学地安排运动和锻炼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综述有氧和力量同期训练对骨骼肌肥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发现可能是由于耐力训练激活的AMPK、Sestrin和p53等蛋白对mTORC1信号通路产生抑制,进而促使骨骼肌蛋白质合成速率下降;也可能是由于耐力训练可活化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和自噬-溶酶体系统使骨骼肌蛋白质降解,或两者同时存在从而抑制骨骼肌肥大,但其机制尚无定论。研究认为,同期训练不同的训练顺序和训练变量可能会对骨骼肌肥大及其分子机制亦产生不同影响。建议未来进行同期训练时,应予以考虑不同训练变量这一因素以最大限度降低同期训练对骨骼肌肥大的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同期力量和耐力训练(以下简称“同期训练”)对中老年人骨骼肌适应性的影响,并分析不同训练频率、总量对骨骼肌影响的差异。方法 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opus、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通过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利用Stata 15.1软件对纳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8篇,样本总量为764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同期训练在静态力量、瘦体质量等方面的效应显著高于力量训练。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当训练频率由每周2次增加到3次时,同期训练组瘦体质量增长显著高于力量训练组;当同期训练组与力量训练组接受等量力量训练时,同期训练组下肢最大力量显著高于力量训练组。结论 同期训练能够更有效地提升中老年人的静态力量、动态力量以及瘦体质量,肌肉适应性未受耐力训练影响。训练频率未对下肢力量产生差异影响,而每周3次同期训练更有利于降低体脂。在力量训练总量相等的条件下,同期训练对下肢力量提升的效率高于单纯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9.
现代中长跑训练发展趋势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训练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长跑训练技术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现代中长跑训练由传统的训练量、负荷量、负荷强度、训练时间及次数组数,都会对训练结构产生影响,故中长跑训练出现新的动向。1.趋势一:强调无氧能力和加强速度的提高80年代初教练员都认识到了发展速度的重要性,在训练中突出了速度训练,由于对中长跑的特征认识不够,曾有不少教练员对中长跑运动员按短跑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运动员100米成绩虽然有所提高,但对中长跑运动成绩的提高起的作用不大。我国著名中长跑教练员马俊仁提出中长跑项目是高速度的耐力项目,中长跑运动员既要…  相似文献   

10.
任何运动项目,其优异成绩的取得都主要依赖于身体训练的发展水平。运动员的机体越是强健有力.就越能尽快适应训练量和更长时间地保持运动竞技状态,没有一个好的身体训练准备,就不可能以有效的方式保持比赛本:身所需要的技、战术要求。拳击运动是一项与对手直接进行击打、对抗的运动,又由于比赛时间的限制,要求运动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发挥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耐力运动员较少进行力量训练,主要担心肌肉肥大对毛细血管和线粒体功能产生潜在负性的影响。但是肌肉的无氧工作能力、肌肉力量和肌肉的爆发力可能影响耐力运动项目的成绩。力量训练能够提高神经肌肉特征和无氧代谢能力。耐力训练中嵌入力量训练的训练模式可能有助于提高耐力性项目成绩。  相似文献   

12.
恒定负荷耐力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实验法研究恒定负荷耐力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 ,运动训练可能导致骨骼肌细胞出现凋亡。运动训练导致的肌肉细胞凋亡有一定的时相性和矛盾性 :运动导致的凋亡不是运动后即刻发生的 ,而是延迟发生的 ;运动可以导致骨骼肌细胞凋亡 ,但是运动本身对已经凋亡骨骼肌细胞具有清除作用或对即将凋亡的骨骼肌细胞有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3.
Myostatin对骨骼肌生长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yostatin属于TGF-β超家族的新成员,是骨骼肌生长发育的主要负调控因子,Myostatin基因及其功能的深入研究在如何提高骨骼肌质量与力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Myostatin的生物学特性及对骨骼肌质量、力量的调控及相关机制进行了综述,为Myostatin分子在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监控、药物筛选、废用性肌肉萎缩等运动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罗马尼亚著名专家L·巴罗加教授根据各运动项目的特点撰写的,原文发表在罗《体育运动》杂志上。现根据苏联《国外体育》上的译文,摘编其中一部分,供专业和业余训练中参考。其中关于下面几点有必要加以说明:①总负荷量,即每次训练课完成的总公斤数;负荷量指数即总负荷量除以运动员的体重;强度指数为负荷量指数除以一次训练课的总次数。文中的计算只是一种模式,其中算的不精确的地方,甚至错算,漏算的地方已发现有多处,未一一加以修改。②运动量和强度我们只可用来做为参考。并且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力量素质的提高,可以增加量和强度。一般说来,强度指数在0.4——0.5以下,表明主要是发展力量性耐力,在0.6——0.8左右,主要是发展速度性力量,在0.9——1.0以上主要是发展爆发力和绝对力量。完全要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和训练中的要求,加以掌握。③短跑、兰球、足球、排球、击剑、乒乓球,准备期每周可进行2—4次训练;跳跃、柔道可进行3—5次训练,速滑、体操等可达5—6次乃至7—8次。冬季都可以比夏季多些。比赛期和积极性休息时期,每周的训练次数,训练量(强度、组数、次数)均可以减半,起到保持力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运动训练中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训练密度和运动项目的特点是构成运动训练量的要素。其中运动强度是最重要的训练要素。运动强度可理解为单位时间内的输出功率。竞技体育比赛实际比的是运动员能否在单位时间内产生与运动项目特征吻合的最大输出功率。因此,在专项训练时必须强调训练强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运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显示,力量训练与耐力训练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作用。文章综述了两种训练引起的骨骼肌细胞适应性变化。主要涉及力量训练引起骨骼肌肥大的分子机制,有氧耐力运动引起骨骼肌细胞线粒体功能提升的分子机制。讨论了这两种不同的适应性变化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最后从分子机理层面简要阐述了两种训练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划船运动力量素质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现代划船运动中力量素质决定着比赛成绩,因此力量训练是划船运动中的主要因素。对力量训练的生理学特征、训练原则、项目特点、训练方法以及训练恢复做了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纪逊 《游泳》2008,(3):25-28,29
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在整个游泳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训练量(距离)在全年训练量中占主要地位,长距离运动员有氧训练的量所占百分比则更多,如澳大利亚长距离运动员每周的训练计划中有氧训练的量要占到70%。近年来澳大利亚游泳训练成功经验表明。即便是短距离运动员,在赛前减量期也要重视有氧训练。而奥运会50米、100米自由泳金牌得主波波夫的训练指导思想就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游泳是一项耐力运动,因此需要高度地发展有氧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名体能类男性运动员,分为力量训练组和有氧训练组进行为期8周的对照实验。实验发现不同运动对人体成分的改变效果不同,力量训练可以促进骨骼肌的增长,有氧训练可以起到降低体重、减小体脂、抑制骨骼肌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观察不同强度有氧耐力训练后的骨骼肌PPARаa/δ表达、相关酶活性、肌纤维类型和运动能力的变化,探究PPARа/δ在提高C57BL/6小鼠骨骼肌有氧耐力中的作用以及训练强度的影响.选用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45只,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分别为76%VO<,2>maX 60 min训练组(LS)、86%VO<,2>max 60 min训练组(HS)和安静对照组(RC).各运动组进行跑台训练,采用RT-PCR、Western blot、MATPase 染色检测骨骼肌中PPARа/δ、CPT-1、BoAcDH和GPDH的表达及肌纤维类型的变化.结果发现:运动各组骨骼肌PPARа/δ转录和翻译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而HS组均显著高于LS组;各运动组CPT-1、BoAt-DH的蛋白表达和运动能力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但运动组间没有显著差异,GPDH的表达没有显著改变;运动各组耐力能力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增强,但运动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各组之间的骨骼肌I、Ⅱ型肌纤维组成百分比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PPARа/δ可能作为靶点在骨骼肌对耐力训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强度训练对于这种适应过程的影响较大;运动并没有导致骨骼肌纤维类型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