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西南大学2007级免费师范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免费师范生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认知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免费师范生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持"基本认可"和"基本满意"的态度。调查同样发现,免费师范生的报考动机有功利化的倾向;免费师范生对政策的了解程度较低,存在认知误区;免费师范生对于政策所代表的公共意志与自身个体发展之间的冲突存在着顾虑。鉴于此,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应在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宏观指导下,立足于免费师范生的个人成长和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进行长期规划,以平衡公共意志和师范生个人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2.
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的实施情况是对该政策效果进行评价的基础,也是完善与继续推行这一政策的前提。通过对北京某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表明: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的"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及"优化师范院校生源、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等目标得到了有限实现。同时,就业政策实施中存在政策部分失真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就业政策目标多重,易导致"目的失真";仅靠就业政策,难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等目标;政策存在"免费"与"优秀"、"有志"与"优秀"两对错位的矛盾。此外,还可能产生免费师范生学习动机减退、阶层固化等非预期结果。进一步完善与继续推行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政府应完善、落实相关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免费师范生培养院校应细化免费师范生准入、退出机制,加强培养及政策宣传;免费师范生应合理选择,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3.
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职业认同对教师的成长是一种内驱力,是做好教师职业的心理基础,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绩效,同时对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是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免费师范生作为"准教师",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的主力军,他们的职业认同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今后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路线的确定,对未来的教育质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在读免费师范生为调查对象,欲从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角度进行考察和分析,调查免费师范生对中小学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试图为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和培养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进一步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2013届级免费师范生为调查对象,基于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解读对免费师范生就业个体选择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进行考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免费师范生就业个体选择与政策目标一致性较高;政策目标中的"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二年"和"鼓励免费师范生到偏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任教"基本处于流产状况,对"一般回原籍所在省份就业"、"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二项政策认可度较低,"鼓励免费师范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有待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政府、高校应基于其相关因素研究,出台相应的配套完善制度,以促进免费师范生就业个体选择与政策目标一致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师范生的就业意向及其对免费师范生政策的态度进行调查,重点了解师范生毕业后的就业意向。研究发现: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深得师范生的拥护;大部分师范生愿意毕业后在教育行业内就业;绝大多数的师范生表示能够接受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一些条件,但仍有一些因素制约着该政策的顺利实施。并提出若干更好地实现该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价值观呈现主体性、多变性和功利性的特点,这些特点的成因既有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不完善的因素,也有社会舆论错误引导和免费师范生培养中存在问题等因素。要通过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强化学校培养和家庭介入等途径,塑造免费师范生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缓解新疆教师缺乏的现状,自治区于2010年起在疆内6所高校实施免费师范生政策。为研究新疆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现状,对新疆5所大学的1032名免费师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免费师范生在性别和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独生子女、专业、年级、民族以及家庭月收入上差异显著。基于调查结果试图从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加强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工作;培养免费师范生的跨文化适应性;加强对教育实习的监管,与基础学校构建"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为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和培养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进一步促进新疆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首届免费师范生入学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六所部属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免费师范生喜欢教师职业;了解和支持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但对政策的实施有一定的担忧;对将来自己是否能终身从教不能完全确定;西部高校的学生更能主动适应政策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9.
免费师范生报考动因与政策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三年来,六所部属高校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的部署,扎实推进相关工作的开展.但面对近年来基础教育尤其是边远地区教育的基本现状以及免费师范生的种种政策限制,免费师范生的职业选择是基于一种对基础教育事业的热爱,还是迫于经济条件的负担,还是规避就业压力的一种权宜之计?师范生在签署《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之前是否已经对相关政策有了充分的了解和真正的赞同?对于想继续深造的师范生,他们是否愿意以教育硕士的形式完成?本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在读免费师范生为对象,运用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免费师范生报考的原因、相关政策的了解以及认同程度等进行调查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与策略,以期为政策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将优质师范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人力资源置于"公共领域",导致基础教育教师的个人成本和个人收益外部化,从而弱化了对免费师范生的成本约束和收益激励,助长了免费师范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完善退出机制,提高基础教育教师待遇,增加意识形态投资和扩大政策惠及范围,有利于增强基础教育教师岗位的竞争性、提高免费师范生从教热情,并能避免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伦理缺陷。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我国首届免费师范生已经顺利毕业。为了充分了解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现状,发现免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培养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提供政策建议,我们以某部属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为对象进行调查,试图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教育目标的理解存在偏差当前大学教育的责任在于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何谓创新人才?调查显示,大部分免费师范生都能充分认识到创新人才应当具有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特征的智力和能力、自由发展的个性以及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职业认同对教师的成长是一种内驱力,是做好教师职业的心理基础,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绩效,同时对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是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免费师范生作为准教师,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的主力军,他们的职业认同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今后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路线的确定,对未来的教育质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在读免费师范生为调查对象,欲从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角度进行考察和分析,调查免费师范生对中小学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试图为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和培养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进一步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三年来,六所部属高校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的部署,扎实推进相关工作的开展.但面对近年来基础教育尤其是边远地区教育的基本现状以及免费师范生的种种政策限制,免费师范生的职业选择是基于一种对基础教育事业的热爱,还是迫于经济条件的负担,还是规避就业压力的一种权宜之计?师范生在签署《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之前是否已经对相关政策有了充分的了解和真正的赞同?对于想继续深造的师范生,他们是否愿意以教育硕士的形式完成?本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在读免费师范生为对象,运用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免费师范生报考的原因、相关政策的了解以及认同程度等进行调查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与策略,以期为政策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课题组对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的483名非教育技术学专业免费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免费师范生现有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为改进现有的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提供参考。调查结果显示: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理论水平、对常用软件和课件制作工具的操作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有待提高;对"农远"工程三种模式的操作、维护和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对教育技术领域新的技术或应用的关注度不够。对于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建议要建立面向专业学习的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机制,建立面向混合学习的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更新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内容和强化免费师范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在对免费师范生毕业意愿的调查中发现,49.2%的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一定会"如期履约,33.3%的免费师范生"可能会"如期履约。就目前免费师范生就业方面的政策规定来看,回生源地工作的政策要求与免费师范生自身的流动意愿之间存在更突出的矛盾。毕业后直接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制度安排与学生的升学意愿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研究建议,应进一步明确免费师范生跨省区任教的具体实施办法,并完善免费师范生升学制度,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升学选择。同时,在以省为主的管理办法与中央层级的督察机制下,建立中央层级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指出,该项政策的实施就是为了择优选拔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优秀高中毕业生,鼓励师范生到农村任教,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从而提高我国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的整体水平,使我国教育能够得到均衡发展。但免费师范生的从教信念是否会因为这一纸协议而坚定起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制约及诱惑,十年以后免费师范生是否会做出再就业的决定?本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在读免费师范生为调查对象,对免费师范生从教信念及农村任教意愿进行调查,并尝试性提出促进免费师范生从教职业信念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国家重新推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对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师范院校发展意义重大.教育部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执行几年来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也暴露了不足,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继承教育部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将政策目标聚焦农村教育师资短缺和教师综合素质偏低问题、采取“以县为主”的免费师范生招生就业机制、缩短免费师范毕业生服务年限,增加了政策的灵活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18.
免费师范生报考动机的调查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264名免费师范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免费师范生报考免费师范专业的最大动机是"两免一补"--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第二大动机是"教师职业理想";第三大动机是"就业有保障";第四大动机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部属师范大学";第五大动机是"高考成绩".鉴于此,师范生免费教育及其政策要做一系列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以吸引真正具有教师职业理想的优秀高中生从事教师职业.  相似文献   

19.
师范生免费教育是国家为了培养一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促进我国教育公平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课题组的调研结果显示,该政策实施三年来,大部分免费师范生对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和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是比较认可的。但是,也存在着诸如对免费师范生规定的权利义务不太满意、对自己身份的荣誉感不强和对自己的发展前景比较担忧等突出问题。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通过建立免费师范生弹性协议、加大对中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和为免费师范生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环境来切实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从而培养免费师范生良好的教师职业情感,为我国中西部教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2011年第一批免费师范生将走出校园,去担当他们的责任。对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免费师范生们是如何看待的呢?笔者对此做了一项质性研究,选取了某部属师范大学三位免费师范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和文本分析法。本研究关注的是三位免费师范生对政策的理解与感受,通过当事人的描述来透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给研究对象带来的欣喜与向往、困惑与不解、担心与焦虑等的内心矛盾的心理,并试图分析造成这种矛盾心理的原因。通过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分析出四种冲突,即:政策的模糊性和个体对公平性性期望的冲突;时空的阻隔性与个体实现抱负期望的冲突;外在的关注与个体对自我身份期望的冲突;地域的约束性与个体对情感期望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