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有位老师教学《赤壁之战》,指名生①读:这一天……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 ”曹操定眼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 师:(发现将“船帆”读“帆船”)请你再读一遍,好吗?  相似文献   

2.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来到长江北岸,想侵吞江南的东吴。东吴的周瑜率领三万士兵驻在南岸的赤壁,与曹操的兵马隔江相对。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曹操便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地连起来,上面铺上木板,就象平地一样。周瑜手下的老将黄盖见到这个情况,就对周瑜说:只有用火攻,才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他还想出了具体的打法,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他就这么办。黄盖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周瑜自不量力,一定要失败,愿意带兵士和粮草投降。曹操收到了这封信高兴得不得了。这一天,大刮东南风,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  相似文献   

3.
“望梅止渴”的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故事发生在哪里,书中没有详细说明。据说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伐吴,领兵十万从许昌南下,路过安徽含山县梅山,天气闷热,道路崎岖,兵士口渴心焦,找不到水喝。曹操心生一计,指着前方说:前山有一片大梅林,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兵士听说后都流出口水来,也就不那么渴了。现在梅山北麓乌龟坡石壁上还留有前人刻的“曹操行军至此望梅止渴”十个大字。(杨迟辑)“望梅止渴”@杨迟  相似文献   

4.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十·一”放假逛超市了吗?我们来说说超市的物品怎么摆放的,好吗? 生:把文具放到了一起;把食品放到了一起;把玩具放到了一处;把服装摆放到了一个地方…… 师:把同样的或同种类的物品放到一起,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一起要研究的“分类”。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既要有教师的“训”,又要有学生的“练”。怎样“训”和“练”?让我们来看看刘秀云老师教学《画鸡蛋》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二两句话的教学片断: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二句话,说 说你知道了些什么。生1:我知道了达·芬奇画画很好。师:老师刚才怎么说的?生2:老师说,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二两句话,说说 知道了什么。  相似文献   

6.
在有些文章中常看到将字故意写错或人物将字读错的现象。例如:“他说:‘你爸爸这样关心天气?他干啥工作?’小孩骄傲地说:‘开仙(山)工!’”(杜鹏程《夜走灵官峡》) 由于是一个小孩,有些话说不清楚,故把“山”读成了“仙”。像上面引文把“山”读成了  相似文献   

7.
〔教例〕:“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师:同学们说说句子中哪些词是描写人物神态的?生:“鲁肃吃惊地说”中的“吃惊地”。生:“诸葛亮笑着说”中的“笑着”。师:大家能按提示语的要求朗读人物的语言吗?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这句话。(学生练读)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生读)师:你读得有声有色。同学们听他这么读,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形势这么紧张,诸葛亮怎么还笑得出来?生:诸葛亮不怕吗?生:诸葛亮真的在笑吗?师:大家读读这句话,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诸…  相似文献   

8.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练习的是“基础训练5”的“听话·说话”题,请同学们默读“听话·说话”的要求,思考我们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什么?有几个要求?(生默读,思考) 生: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讨论:怎样过一  相似文献   

9.
吴奇 《语文学习》2020,(1):13-15
解读诗歌时,我们不妨来个“诗文对读”,通过联系思维,找到解读诗歌的另一条路径。师:通过学习,我们来总结一下诗中曹操的形象。生:忧人生苦短。生:忧贤才难得。生:忧功业未成。生:一个伟大的忧者形象。师:对曹操评价,历来毁誉参半。东汉名士许劭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中用大白脸直接宣判曹操为“大奸贼”。  相似文献   

10.
[教例一] 师:(指名读课文第4节)说说海伦·凯勒是怎样学习盲文的? 生1:(被指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师:是这一句吗? 生2:“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师:怎么那么笨,难道找不着吗? 生3:(冒着风险站了起来)“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师:回答完了吗? 生4:(学习委员站了起来)“她是这样的如饥似渴,以至小手指都摸出了血。”师:终于找出来了。那么,这说明海伦·凯勒学习怎么样呢? 生:(齐答)刻苦!师:对!(和…  相似文献   

11.
【教学实录】(苏教版第八册《祁黄羊》)一、字音教学突出一个“实”(出示生字新词,“开火车”读生字新词各两遍。)师:你们谁听出了哪个词语的读音有问题呢?生:“兴亡”的“兴”应该念第一声“XīNG”,陈海鑫读成了第四声“XìNG”。生:“兴亡”两个字都是后鼻音,陈海鑫的后鼻音  相似文献   

12.
犤教例一犦师:(指名读课文第4节)说说海伦·凯勒是怎样学习盲文的?生1:(被指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师:是这一句吗?生2:“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师:怎么那么笨,难道找不着吗?生3:(冒着风险站了起来)“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师:回答完了吗?生4:(学习委员站了起来)“她是这样的如饥似渴,以至小手指都摸出了血。”师:终于找出来了。那么,这说明海伦·凯勒学习怎么样呢?生:(齐答)刻苦。师:对。(和教案上相符,于是板书“刻苦”)我们一定要学习海…  相似文献   

13.
片断一:(师引导学生解读课文题目)生:老师,我想给编辑叔叔、阿姨提个建议——这个题目太长了,读起来有点拗口,是不是可以把“必须”这个词去掉?师:请同学们发表意见:课题中的“必须”能去掉吗?注意联系课文内容讲出自己的理由。(生自学,合作探究,师巡视,相机点拨)生:课文里说:“这时,耳边传来爸爸低沉的声音:‘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是爸爸对汤姆说的话,如果去掉“必须”,题目前后就不能加引号了。师:说得对。但可以把爸爸说的话改成这样呀:“你把这条鱼放掉!”生:不好!“必须”,有一定得这样做的意思。去掉“必须”,命令的语气就…  相似文献   

14.
曹静 《语文知识》2015,(5):66-70
一、词语热身【投影展示】凸训诫峭壁迂回嘲笑暮色啜泣屡次高不可攀瘦骨嶙峋头晕目眩灰心丧气生:领读词语。师:刚才领读的同学把“训诫”读成了“xun xie”,他是把哪两个字混淆了?生:他把“械”和“诫”混淆了。师:(板书:械诫)这两个字偏旁不同。还有哪个字读得不准?生:“迂回”的“迂”应该读“yu”,他读成了二声。  相似文献   

15.
犤案例犦片断一:师:3×1你用了哪句口诀?生1:三一得三。生2:是的。这里应该用“三一得三”,刚才1×3是用“一三得三”,那3×1不就应该用“三一得三”吗?我认为我们在发明口诀时,少发明了这一句口诀。师:真不简单,生2又发明了一句口诀。你们觉得它放哪儿合适呢?生3:我也感觉少了一句“三一得三”,就把它放在“一三得三”的下面吧。(师板书。)师:那3×2用哪句口诀呢?生4:这里也少了一句“三二得六”的口诀。……师:请同学们自己把黑板上的乘法口诀读一读。(学生读口诀。一会儿,生4举手想发言。)生4:老师,太多了,我想是不是可以减少点?师:可以…  相似文献   

16.
善待质疑     
[教例]《称象》师:请同学们边看插图边练说曹冲称象的方法。生:老师,这幅图画画错了。师:(大吃一惊)哦,请你说说看。生:曹操怎么比大象还高呢? 师:说说理由。生:课文中说大象“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说明大象很大很大。书上这幅图曹操看起来却比大象还要高,应该画得小一点,才能对。  相似文献   

17.
我在教学“肺”字时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师:(幻灯上打出“脯”)这是什么字?生:这是“胸脯”的“脯”。师:谁来说说我们的胸脯里有些什么器官?生:有心。生:有肝。生:有肺。……师:下面,老师来作个透视,你们会看到什么器官?(依次抽去“脯”的一点和两横,“...  相似文献   

18.
“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一位男孩正深情地朗读着他喜爱的这段诗句。“他读得怎样?”老师征求小朋友的意见。生A:他读得很好,很动情。生B:他把最一行的“你”读成“您”了。师:好,你听得真仔细。不过,老师请大家想想,把书中的“你”换成“您”字可以吗?生C:可以,用“您”念起来好听,还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师:对,老师也觉得这位同学肯动脑筋,把“你”改成“您”字,改得多好啊!把这一段一起再读一遍。(生齐读时都把“你”读成了“您”。)这是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实小朱以秀老师执教《一株紫丁…  相似文献   

19.
要善“抠”     
“噢,通行证,我就拿。”——这是《列宁和卫兵》中列宁说的一句话。一位老师教学至此,在“噢”字上做了一番文章:师:这里的“噢”是什么意思?生:是列宁想起应该出示通行证。师:列宁不知道应该出示通行证吗?生:知道。师:列宁为什么不主动出示呢?生:因为他工作很多、很  相似文献   

20.
[教例]第五册《瀑布》师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屏”是个生字 ,课前不少同学已查了字典 ,字典上告诉我们“屏”是什么意思?生 :屏是用来遮挡视线或挡风的用具。师 :你在哪里看到过屏?生1 :我和妈妈到××饭店吃饭 ,看到饭店里有屏 ,屏上还有用丝绸绣上的图案。妈妈说这是绣屏。生2 :我在哈尔滨的时候 ,看到过用冰雕成的屏。生3 :在我的房间里有一块玻璃屏 ,它把房间分成卧室和书房。师 :这句诗中的“屏”是什么屏?生 :诗中讲的是“珍珠的屏”。师 :这“珍珠的屏”指的又是什么呀?生 :“珍珠的屏”指的是瀑布。师 :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