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晚清洋务派作为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其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们首先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他们大搞“借法自强”,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迫切需要及自身认识能力上的局限性,使其“借法”局限在“学技”领域。最后,西方列强的侵略政策,清朝最高统治者对汉族地主阶级的心怀猜忌和封建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的不断阻挠,是促使“借法自强”一直局限于学技不学政状态的又一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2.
租界与近代中国城市市政早期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租界作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一方面昭示了侵略对中国主权的严重践踏;另一方面又以令人嘱目的现代市政明在古老的中国激起层层波澜。在租界的强烈刺激和震动下,中国有识之士开始“仿租界之武”创办自己的现代市政,由此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市政现代化的艰难一步。  相似文献   

3.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打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均势,但是制定和维护远东“国际秩序”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分别采取了所谓的“不干涉主义”、“不承认主义”和“好人主义”的政策,而与中国东北接壤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实行了“两面主义”的政策。欧美大国对“九·一八”事变的政策都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起到了纵容日本侵略的作用,对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是一个重大打击。  相似文献   

4.
浅谈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社会改革措施徐可纯自鸦片战争以来,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下的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从龚自珍、魏源开始一批先进的思想家批判了封建旧制度的种种腐朽、不合理的现象,在主张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同时,又主张吸取西方的文明,他们提出了变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清末及民国的相关资料,对北方书曲艺人的拜师行为进行了考察,认为其实质是拜师者通过“拜师”这种仪式化的行为,向本行业缴纳“投名状”,以获得同行的接纳。“拜师”行为实质上完成的是从业资格的授受。出于现实的需要,艺人们既扮演着行规的维护者与执行者,同时又不断地变通与打破着规矩。而变通与打破规矩的行为,又成为后来者可以踵武的成例与规矩。  相似文献   

6.
戴园园 《文教资料》2010,(29):21-22
《离婚》围绕江南水乡平息纠纷的风俗“和谈”进行叙事。“和谈”是传统固有道德秩序“公正”的表征.其潜在规则却是“弱肉强食”,这种道德秩序的虚伪性和残酷性昭然若揭。而类似爱姑的广大农村妇女虽然敢吵敢闹,似乎是对传统礼教的挑战,但深究起来,却无一不是在处处维护着、维持着传统的封建礼教。爱姑是生活在整个道德秩序最底层的被损害者,但同时又是这个虚伪的道德秩序的不自觉维护者。  相似文献   

7.
介绍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如何看待反侵略战争、中国资本主义能否独立发展及民族独立与中国近代化问题等四个方面的研究状况,展示20年来研讨“西方侵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这一问题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通过战争,联军达到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随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的狂潮”(参阅《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6页)。  相似文献   

9.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随着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一些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焦虑、挫败、自卑等心理问题已逐渐引起了教师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两千多年来的古代中国,以儒家理论为基础,形成了一种处理外交关系的独特制度——朝贡制度,像处理封建宗族关系那样处理中国与其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逐渐由宗藩关系发展成为朝贡体系。这种体系曾经长时段发挥作用,有效维护着以中国为“天下”中心的“国际”政治秩序。然而,历史发展到近代,亦即到清帝国后期,随着新航路开辟而来的西方商业文明和殖民侵略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认为,西方长期遭受穆斯林、日尔曼人、匈奴人、马札尔人和维金人的侵略,所以其旧秩序遭到严重的破坏,正是这种破坏把西方的旧文明变成一片废墟,所以在西方,新的文明成长就有很大的空间,而且其生长受到最小的阻力,正是因为如此,西方在近代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的这一观点可以归纳为文明发展的“废墟法则”。  相似文献   

12.
“华夷秩序”是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在儒家传统文化和亚洲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之下而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在这个国际秩序下,中国周边的各朝贡国长期以来自觉地遵守朝贡制度。然而,这几百年建构并逐步巩固起来的“华夷秩序”,在日本走上近代化之路的不久后被打破。日本以朝鲜、琉球为突破口,一步一步冲破了“华夷秩序”,并最终掀起了一场侵略中国的狂潮。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思想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思想内涵蕴涵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就是着力培养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从“三个代表”的高度培养人才,促进人才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世纪发展高等教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具有野蛮性,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又具有先进性,两者相辅相成,使近代中国的历史跌宕起伏。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即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侵华战略,  相似文献   

15.
1905──1911年伊朗资产阶级革命和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都是二十世纪初“亚洲的觉醒”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世界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与伊朗革命相比较,辛亥革命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①,产生的影响更为巨大。本文从与辛亥革命比较来分析伊朗1905—1911年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中伊两国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但近代又先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西方列强变中伊两国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中,两国人民最主要最凶恶的敌人是英俄。英国是最早侵略中国的西方国家。1840年发动可耻的鸦片战争,用炮舰…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我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教育,更影响着旧中国遗留下来教会学校,并最终导致了教学学校在中国的消亡,教会学校是“帝国主义化侵略工具”,但它在进行化侵略的同时,也引进了西方的化和教育,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并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必须具有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有中国特性这样一个科学的命题。他指出,社会主义,从社会方面观察,可分为三项:“照政治方面言,必须无产阶级专政”;“照法律方面而言,必将旧的经济生活与秩序,废止之,扫除之”,“另规定一种新的经济生活与秩序,将资本财产法、私有者改为公有者之一种制度”;“从经济方面言,必须使劳动的人,满足欲望,得全收益”。(《李大到文集》下卷,第373页)不具备上述特征,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王鹏 《中国德育》2010,(3):32-35,53
一、中国近代公民教育的艰难推进“公民教育”概念源自西方,但这并不意味着公民教育只能生长于西方社会的土壤之上。近代以来,国人一直在思考和探寻如何将“公民教育”移植到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中。1840年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启,西方的殖民侵略敲碎了清帝国长期以来“唯我独尊”的幻影。之后,从“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器物文明”的失利,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60年代在西方世界不断对中国进行侵略和传统华夷秩序观的崩溃的大背景下,清政府为了能与西方进行国家间的交往,非情愿地接受并使用国际法来作为国家间交往的准则。《万国公法》在总理衙门的支持下的出版无疑是清政府在近代外史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思想学说纷至沓来的“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者提出对西方文化要“选择得当”。其理论依据是:其一,由于民族性所在,西方的文化未必皆适合中国;其二,他们认为“提倡新文化者”在输入西方文化上存在着误区——迷信、盲从欧化,有“偏”和“隘”的倾向;其三,西方文化的构成是广博、复杂、良莠并存的。要“选择得当”,前提是对西方文化有广博的了解、深入的研究、精确的判断,并且遵循一定的标准,如“真”、“精华”、“相互发明”、“补吾所缺”、“救吾之弊”等。从理论上来说,他们的这些主张是比较理性和可资借鉴的,但是在实践中,他们却常常背离了理论上的“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