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习近平爱国主义重要论述是对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和新论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气质和风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基于实现中国梦的鲜明主题和目标导向,在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立足新时代,放眼全人类,彰显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世界担当。在新时代条件下,以习近平爱国主义重要论述为指引,对于深刻把握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科学内涵和全面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爱国主义一直是各个时代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之源,是推进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逻辑表现为对中华民族优秀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对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的坚持,对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思想一脉相承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观,蕴含深刻的生成逻辑: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理论之源,黄河泛滥成灾的历史教训与中华民族的治黄方略是历史之鉴,中国共产党领导治理黄河的长期探索是实践之基,防洪形势不容乐观、生态保护刻不容缓、协调发展短板突出、黄河文化根基深厚构成现实之需。探赜习近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观的生成逻辑,对于深入理解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太原大学学报》2020,(4):17-2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于时代的潮头,以人类发展的广阔视野高瞻远瞩提出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基于马克思交往思想、世界历史理论和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遵循世界全球化发展和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立足于回答世界发展之问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实需要的实践逻辑,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作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支柱,在新时代条件下具有科学严谨的内在逻辑:一是历史逻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的内生动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精神源泉。二是理论逻辑: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是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着力点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三是实践逻辑: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需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先导、以完善制度机制为保障、以涵育先进文化为根基。  相似文献   

6.
教育强国与文化强国具有深层逻辑关联。教育强国以文化强国为基础,文化强国以教育强国为动力,构成了教育强国的基本文化逻辑。深刻认识教育强国的文化逻辑,还须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方位,阐明教育强国的文化遵循和文化使命。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引领,以教育强国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成为新时代教育强国的文化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教育强国建设的文化方向、增强教育强国建设的文化自信、指导教育强国建设的文化实践,教育强国建设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意义体系、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增强扩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力量。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深根植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其形成和发展具有清晰的理论逻辑、时代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价值逻辑,坚持“两个结合”是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发展过程的逻辑主线。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在文化理论和文化工作的各个领域都提出了具有标志性和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原创性的文化理论成果,构成了原创性的文化理论体系,发展了原创性的文化理论话语,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话语体系是对党的爱国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思想凝练与外在表达。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话语体系有其严密的内在逻辑,明确了党的爱国主义话语体系的本质要求,凸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身份认同,强化了中华优秀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推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实践。新时代推动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话语体系守正创新,必须坚定话语立场、创新话语内容、发展话语方式、完善话语表述和推动话语有效传播,牢牢掌握党对爱国主义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核心内容,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与实践主题;既遵循客观规律又紧贴中国实际,既着力顶层设计又注重整体协同发力,重视历史与现实的逻辑统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内在逻辑;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根本意蕴.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逻辑,显著体现于文化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这四大维度之中。基于文化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涵养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脉”;基于理论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承继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之“魂”;基于历史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肇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之“根”;基于实践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2.
英烈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精神动力。新形势下,党内法规保障英烈精神弘扬具有坚实的政治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党内法规保障英烈精神弘扬符合党中央历次全会精神、符合习近平重要论述精神、符合党的专项政策要求,此即政治逻辑。党内法规与英烈精神的同根同源性、党内法规坚实的法理基础以及党内法规天然的制度优势构成理论逻辑。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的历史检验构成历史逻辑。英烈精神弘扬的现实需求、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建设成果以及党内法规保障英烈精神弘扬的成功经验构成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从历史逻辑看,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协商民主思想在新时代的新发展;从理论逻辑看,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是历史和现实自洽的统一;从实践逻辑看,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是在问题导向下不断推进协商民主发展;从价值逻辑看,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是历史、理论和现实的综合运用,必将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未来观是习近平立足伟大时间历史与伟大历史时间而形成的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论创新,合历史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于一体,显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历史逻辑,以历史、现在和未来相贯通的逻辑,体现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时代逻辑,以新时代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逻辑,演绎了思想在时代潮流中的发展和创新;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展现了科学理论的继续发展;实践逻辑,以"将到哪里去、如何去"和"那里怎么样"的运行逻辑,回答了"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未来观是习近平立足伟大时间历史与伟大历史时间而形成的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论创新,合历史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于一体,显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历史逻辑,以历史、现在和未来相贯通的逻辑,体现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时代逻辑,以新时代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逻辑,演绎了思想在时代潮流中的发展和创新;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展现了科学理论的继续发展;实践逻辑,以"将到哪里去、如何去"和"那里怎么样"的运行逻辑,回答了"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未来观是习近平立足伟大时间历史与伟大历史时间而形成的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论创新,合历史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于一体,显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历史逻辑,以历史、现在和未来相贯通的逻辑,体现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时代逻辑,以新时代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逻辑,演绎了思想在时代潮流中的发展和创新;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展现了科学理论的继续发展;实践逻辑,以"将到哪里去、如何去"和"那里怎么样"的运行逻辑,回答了"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爱国主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生成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爱国理论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思想,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回应新时代爱国主义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坚持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既要立足民族又要面向世界。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包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典型的先进引领作用,注重运用仪式庆典,强化制度和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8.
理解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有三种逻辑。从历史的逻辑看,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觉醒;从现实的逻辑看,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标志着强国时代的文化自觉;从理论的逻辑看,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标志着基因符号的文化传承。在新时代,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本土化、大众化、课程化使其在广东高校的传播成为可能。推动文化自信广东高校传承模式需要构建广东高校文化自信传承的话语体系、广东高校"互联网+文化自信"的传播模式以及广东高校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方案。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当代中国重要的法治指导思想。深入理解这一思想的生成逻辑,要从历史、理论和现实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从理论上看,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集中体现;从历史逻辑上看,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党和人民法治建设实践历程的深刻历史总结;从现实逻辑上看,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中国法治实践的现实考量。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责任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潮流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责任思想以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为基本逻辑理路,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高度凝练了责任与人民、政治、社会、民族以及人类之间的内在关系,全面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是强化新时代党员干部责任意识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