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本文就心电图对冠状动脉供血问题的研究作了全面地论述。关于运动是否会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供氧不全问题将及出两种结论:1.没有心脏病的人,运动时不会有缺血症状(血流不足),健康人最大心率能满足运动中对血液的需求;2.运动时心搏量加大及心率加快,心肌耗氧增加,而固定的心输出量、不能代偿地适应血管床张的需要量,乃呈显冠脉机能不全,超负荷的大强度训练或比赛,导致心肌正常代谢功能剧烈变化,S-T压低表示心肌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两种观点都有待更深一步地论证。  相似文献   

2.
运动对心肌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分析了安静状态时、运动状态下心肌组织能量代谢的特点及长期运动训练对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作用。安静状态下 ,心肌组织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 ,尤其是以血液游离脂肪酸的有氧氧化供能为主。运动时 ,随运动强度的增加 ,心肌组织内源性、外源性能源物质的消耗均增加 ,心肌不但吸收乳酸 ,而且自身也产生乳酸。长期运动训练可以使心肌组织的糖酵解代谢能力、有氧代谢能力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运动与心脏     
心脏的机能运动能提高心脏的机能是人所共知的,本章想关于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运动时心脏功能提高的主要目的是输送全身组织器官所需要的氧气。运动时骨骼肌和心肌的需氧量增高,为了供给较多的氧,心脏舒缩频率增加,输送较多的血液,把其中含有的氧气供给骨骼肌和心肌。为使氧气进入到肌体内,呼吸和循环的共同作用当然是重要的,空气中的氧气在呼吸机能的作用下被送入肺,在肺泡的毛细血管与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些氧合Hb在心脏“泵”  相似文献   

4.
5.
以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游泳训练方式,观察了增龄小鼠心肌收缩蛋白ATP酶活性、肌浆网SRCa2+ ATP酶活性的变化,以及游泳训练和急性运动对其的影响。研究表明,心肌收缩性的增龄性下降可能与增龄使心肌收缩蛋白ATP酶活性、肌浆网Ca2+ ATP酶活性下降有关。运动训练能延缓增龄引起的心肌收缩蛋白ATP酶活性的下降并维持肌浆网Ca2+ ATP酶活性,但运动对这两种蛋白分子的影响存在年龄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1,6-二磷酸果糖对游泳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 1,6 -二磷酸果糖 (FDP)对一次性游泳大鼠心肌组织磷酸果糖激酶 (PFK)、丙酮酸激酶 (PK)、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Na 、K -ATP酶的活性 ,MDA含量及血浆中谷草转氨酶 (GOT)、肌酸激酶 (CK)和血乳酸含量 ,以探讨FDP对大强度运动大鼠心肌组织的代谢和细胞膜稳定性的作用。和对照组相比 ,服用FDP使大鼠安静时心肌PFK活性明显升高 ,运动中PFK维持在较高水平 ,PK活性无明显变化 ,Na 、K -ATP酶活性明显升高 ,运动时心肌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增加的幅度下降 ,SOD活性无明显变化 ,安静时血浆CK活性降低 ,运动后血浆GOT和CK活性降低 ,服用FDP可使PFK活性升高更快 ,血浆中GOT和CK恢复加快。结果显示 ,FDP能促进心肌组织糖酵解代谢 ,对运动大鼠心肌细胞膜有一定保护作用 ,能够促进运动后心肌细胞膜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在这时期,胎儿状态较为安定,所以孕妇可进行简单的运动,使未来的生产过程更为顺利。适度的运动对胎儿非常重要。以前如果谈到孕妇也能游泳,一定会被人们视为无稽之谈,可是在这几年,游泳被认为可以避免孕妇在妊娠期间过度肥胖,并帮助顺利生产。可是孕妇在游泳时要特别注意。首先要学会放松全身、漂浮在水面的方法。因为分娩要重复全身紧张和放松的运动。如果能学会全身放松,对生产过程很有帮助。在水中憋气或练习用力、练习盘腿,使平常很少  相似文献   

8.
运动对老年小鼠心肌bcl-2、bax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运动对心肌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运动与心肌衰老的关系。方法:选取40只12月龄清洁级雄性KM小鼠,随机分成10、20、40分钟运动组和老年对照组,每组10只,运动组实施12周不同的运动方案,应用RT-PCR技术分别对心肌bax和bcl-2基因表达进行测定。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老年对照组相比,10分钟运动组心肌bax基因mRNA阳性表达(率)降低而bcl-2/bax比值升高(P<0.05);20分钟运动组心肌bcl-2基因mRNA阳性表达(率)和bcl-2/bax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40分钟运动组的这些指标与老年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运动对心肌bax、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与负荷有关,适宜的运动可以抑制心肌bax的表达,促进心肌bcl-2基因表达,使心肌bcl-2/bax比值升高。(2)适宜的运动使心肌细胞bcl-2基因表达增强及bcl-2/bax比值优化,有利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促进心肌细胞存活,延缓心肌衰老。  相似文献   

9.
1,6一二磷酸果糖对游泳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1,6-二磷酸果糖(FDP)对一次性游泳大鼠心肌组织磷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 、K -ATP酶的活性,MDA含量及血浆中谷草转氨酶(GOT)、肌酸激酶(CK)和血乳酸含量,以探讨FDP对大强度运动大鼠心肌组织的代谢和细胞膜稳定性的作用.和对照组相比,服用FDP使大鼠安静时心肌PFK活性明显升高,运动中PFK维持在较高水平,PK活性无明显变化,Na 、K -ATP酶活性明显升高,运动时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增加的幅度下降,SOD活性无明显变化,安静时血浆CK活性降低,运动后血浆GOT和CK活性降低,服用FDP可使PFK活性升高更快,血浆中GOT和CK恢复加快.结果显示,FDP能促进心肌组织糖酵解代谢,对运动大鼠心肌细胞膜有一定保护作用,能够促进运动后心肌细胞膜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运动诱导心脏保护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表明: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内质网应激蛋白的增加、心肌环氧合酶-2活性增加、心肌热休克蛋白增加、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以及一氧化氮增加等可能不是完成运动诱导心肌细胞保护作用所必需的分子;肌纤维膜ATP敏感性钾通道可能在运动诱导心肌细胞保护作用;运动诱导心肌抗氧化能力提高可能在运动诱导心肌细胞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运动诱导心肌细胞保护可能是多种心肌细胞保护分子相互适应的协调结果,潜在分子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间歇运动(Intermittent exercise)对心肌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受体活性修饰蛋白2(Receptor activity modifying protein,RAMP2)和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alcitonin receptor like receptor,CRLR)(两者组成肾上腺髓质素特异性受体)的影响,探讨ADM在间歇运动诱导心肌细胞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30只,分为对照组(C组),间歇运动组(IE组),IE组进行3 w的间歇跑台运动,应用免疫印记法检测心肌肾上腺髓质素特异性受体RAMP2和CRLR的定量。结果 IE组心肌RAMP2和CRLR定量均明显上升。结论间歇运动使心肌ADM特异性受体CRLR和RAMP2在蛋白水平上调,ADM对于心肌的作用会因CRLR和RAMP2的上调而加强。间歇运动引起的ADM特异性受体的正向调节作用是适度的反应性增强调节,能增强心脏对运动的适应,对在运动中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和保护心肌细胞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和RT-PCR技术研究力竭性游泳运动后及恢复期不同时相大鼠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mRNA表达.结果:力竭运动后,锰SOD (Mn-SOD)活性呈现升高的趋势,直到力竭运动后24hMn-SOD活性下降,但仍高于安静对照组.与安静对照组相比,力竭运动后即刻组、1h组和4h组的大鼠心肌铜、锌SOD (CuZn-S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与力竭运动后即刻组相比,力竭运动后24h组的大鼠心肌CuZn-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力竭游泳运动使大鼠心肌CuZn-SOD mRNA表达增加.在运动后恢复期,CuZn-SOD mRNA表达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力竭游泳运动使大鼠心肌Mn-SOD mRNA表达增加,并且在运动后恢复期,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Mn-SOD mRNA表达逐渐增加,直到运动后24h才有所降低.结论:心肌组织中线粒体丰富,CuZn-SOD和Mn-SOD的亚细胞定位和各自的特性不同,使得心肌SOD同工酶对运动的反应性不同.运动对CuZn-SOD和Mn-SOD的影响发生在转录前水平.力竭运动后恢复期,大鼠心肌CuZn-SOD mRNA表达保持较高水平,Mn-SOD mRNA表达持续增加,Mn-SOD活性保持较高水平,CuZn-SOD活性持续增加,维持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王磊 《体育世界》2009,(8):105-106
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是保证每个人身体健康,承受长时间大强度运动训练、应付各种应激状况的重要前提,运动是一种特殊的生理、病理过程,也是一种应激源。适度运动有利雩促进人体健康和提高运动成绩,过度运动则导致机体受损,尤其是心肌损伤。适宜的运动虽可使心肌产生可逆性缺血、缺氧现象,但不会对心肌造成损伤,这可能与心脏自身的防御系统有关。当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了心脏的承受和防御能为,则会导致运动型心肌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马拉松作为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高的耐力运动,对心脏的影响是利大还是弊多,对马拉松参赛选手心脏产生哪些生理适应,又对心脏健康存在哪些潜在风险,经常困扰着运动医学研究者和马拉松参赛者。依据目前的国内外研究,全面综述分析了马拉松对心脏各腔室以及冠状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深入探讨了马拉松与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律失常、心肌纤维化和心脏猝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1)马拉松会引起心脏发生离心性肥大,心房和心室腔体积均会增大,提升心脏功能。一次马拉松运动后,心房和左右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均出现了短暂性的下降,舒张功能下降更明显,这是心脏的一种生理适应,数周内可恢复至正常水平;2)尽管马拉松与冠状动脉风险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但与同龄和相同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对照人群相比,马拉松运动员仍具有较低的冠状动脉斑块形成风险;3)马拉松诱导的循环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是可逆的,是对剧烈运动的一种暂时生理性应激反应;4)马拉松运动猝死的风险较低,多数马拉松猝死的发生和参赛者遗传的显性或隐性心脏疾病有关。为预防赛场心血管意外,应该建立马拉松赛场心血管意外的预防体系,包括赛前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筛查程序、增加并合理布置赛中救助力量。  相似文献   

15.
1,6-二磷酸果糖改善运动员左心功能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FDP对运动训练期间运动员左心功能的影响,我们选取16名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冬训大强度期间服用10天,服用前后观察监测血压、脉搏、左心功能,结果表明:FDP能使心肌耗氧量明显降低,使静态SV、CO、LVEF及FS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由此可见FDP可明显改善左心功能,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6.
游泳能使你体型健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庆银  赵明 《游泳》2002,(4):33-33
游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它不仅使全身的大肌群都能得到充分活动,而且使身体的各个主要关节也都参加活动,因而使身体各部位的肌肉都能得到均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长期运动训练对老年小鼠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小鼠跑转笼运动方式,研究了从5月龄开始为期8个月的运动训练对小鼠心肌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随年龄的增长心肌线粒体MnSOD和GSH-px活性有升高趋势,而运动训练组小鼠心肌线粒体MnSOD和GSH-px活性又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衰老过程中心肌线粒体自由基的产生增加,从而诱导抗氧化酶产生增加。而长期有规律的适量运动训练能适量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循环和局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产生和作用机制,探讨了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功能以及运动对其的影响;提出运动能改变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的表达,改变以及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与运动性心肌肥大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充刺五加提取物对大强度耐力运动大鼠不同组织中NO、NOS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强度耐力运动训练,通过补充刺五加提取物对比实验,观察大强度耐力运动后大鼠不同组织中NO、NOS含量的变化。结果:运动服药组心肌组织和肝脏组织中NO含量高于运动组,有显著性差异。运动服药组心肌组织中总NOS酶活性高于运动组,有显著性差异;运动服药组脑组织和肝脏组织中总NOS酶活性明显低于运动组,有显著性差异;运动组和运动服药组肾组织中总NOS酶活性无明显差异。结论:补充刺五加提取物可以使运动大鼠体内心肌组织和肝脏组织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升高,改善运动大鼠心脏和肝脏中血管收缩状态,使血管舒张,血供增加。  相似文献   

20.
运动对心肌线粒体钙和细胞色素C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张钧  许豪文  杨小英 《体育科学》2003,23(2):130-133
目的:研究运动对心肌线粒体钙浓度和细胞色素C含量的影响,以探讨运动对心肌细胞凋亡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大鼠中等运动强度训练,一次性力竭运动和过度训练为运动模型,用Dalky的方法和微电极电化学法测定大鼠心肌线粒体钙离子的浓度和心肌细胞中细胞色素C的含量,用MDA和SOD试剂盒测试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力竭运动和过度训练可造成大鼠心肌线粒体Ca^2 浓度、心肌细胞中细胞色素C和MDA含量明显增加,SOD活性显著下降(P<0.01);而中等强度运动训练未见大鼠心肌线粒体Ca^2 浓度、心肌细胞色素C、MDA含量和SOD活性的显著变化。结论:力竭运动和过度训练造成的心肌线粒体钙超载而致线粒体损伤,使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漏入胞浆,是力竭运动和过度训练引起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